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曾清华,湖里街道康乐社区党委书记,康乐社区侨联主席,侨眷。厦门市人大代表、湖里区人大代表,曾先后荣获福建省劳动模范、省新长征突击手、省巾帼建功标兵、省三八红旗手、厦门市劳动模范、市三八红旗手、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在她的带领下,康乐社区建设进入全市、全省社区先进行列,近年来获得“全国和谐邻里示范社区”等60余项区级以上荣誉。
到康乐新村二期大门检测岗检查小区疫情防疫工作
身先士卒,冲在防疫第一线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里,当大家都足不出户自我隔离的时候,她却和同事一起逆行在社区里。她的身影遍及社区的每一个角落,社区居民很是感慨:“天天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我们觉得心里踏实。”她便是社区居民心中的“知心人”“贴心人”——曾清华。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曾清华紧急召开社区两委会议,研究应对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她每天走访各小区了解防疫工作开展情况,关心鼓励小区居民与志愿者,及时检查测温盘查点与监测点,把防控意识做在前面。
她身先士卒,冲在防疫第一线,让康乐社区真正康乐祥和。她带领党员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顶风冒雨挨家挨户上门宣传解释,积极摸排外来人员情况。她每天到辖内各小区检测岗检查小区防控疫情工作,强化居民出入管理,细心核对返厦人员信息,上门慰问防疫一线家属,帮助群众消除恐惧心理,坚定必胜信心。
她指导并协助物业单位以及业委会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她和同事走访检查辖区内无星级酒店,摸底排查入住人员信息、宣传疫情防御基本知识,要求酒店及时向社区反馈新增入住人员基本情况及体温等基本信息。
疫情期间,防控物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曾清华和社区同事发动各方力量,筹措防控物资。。每次为社区一线防疫人员发放防疫物资时,曾清华都要一再叮嘱他们加强自身防范工作,仔细向他们讲解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
连续二十多天,曾清华一直坚守在防疫工作岗位上,社区各个角落时常出现她忙碌的身影,虽然身体疲惫,但她依然奋力拼搏。她用冲锋的姿态,用辛劳的坚守,换来社区居民的健康和安全。回想起几个月前的点点滴滴,曾清华平淡地说:“我是真的热爱这份工作。”
和社区志愿者们一起守护共同的家园
带动侨界志愿者贡献力量
曾清华的默默坚守,带动了社区侨界志愿者的积极响应。他们争做疫情防控的“宣传员”“劝导员”“监督员”,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社区的统筹安排下,侨联志愿者们主动协助分发宣传册普及疫情防控知识、人员摸排、爱心帮扶、心理干预等防疫工作。
有的侨联志愿者利用下班时间参与小区夜间值班,在小区门前拉起一道防控“安全线”,严把防疫关口。有的身着红马甲、头戴红帽子、佩戴红袖标,协助物业公司开展防范工作,对居民走廊楼道进行重点消毒处理,协助做好各小区的人员出入登记、测体温以及小区外来人员劝返等各项工作,温暖小家,保障大家。
有的帮忙划片包干,通过电话联系等方式对小区住户信息进行排查,与社区居民群众齐心协力做好疫情防控;有的积极为社区提供一次性手套、护目镜等物资,来支持社区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
2016年8月,康乐社区侨联获福建省侨联授予“侨胞之家”
为侨胞建休闲交流的温馨家园
2019年6月,康乐社区侨联邀请中医师郑宜娟在社区居委会大会议室,为归侨侨眷和社区居民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中医养生视角说老年人健康”的健康知识讲座。
郑宜娟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利用多年积累的中医中药养生保健知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分别从中医九种体质的辩证及食养建议、老年人应急救护常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现场教学保健系列之手指保健操,同时鼓励老年人改善不良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
现场以交流互动、答疑解惑的形式强化授课效果。郑宜娟精彩丰富的授课,获得了归侨侨眷和社区老人们的一致好评。
社区侨联主席曾清华一向重视归侨侨眷及社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健康讲座结束后,曾清华也以自己家庭和邻里老年人健康问题为例,引导老年人加强自我保健,保持乐观的心态,使心理与生理共同健康。
每年,类似这样的活动不间断地在康乐社区侨联“侨胞之家”举办。为年老的归侨侨眷举办“长者生日会”、为归侨侨眷举办幸福婚姻家庭讲座、组织归侨侨眷观看爱国电影……这些都源于康乐社区侨联“侨胞之家”健全的机构和完善的制度。康乐社区侨联不仅建立了侨情信息资料,成立“同心侨”志愿服务队,还设有图书室、棋牌室、多功能活动室,心理咨询工作站、为归侨侨眷提供文化娱乐和侨法咨询等方面服务。
曾清华带领基层侨联为归侨侨眷排忧解难,团结侨胞骨干,维护侨胞权益,真正将“侨胞之家”建设成为归侨侨眷休闲交流的温馨家园。
2016年8月,福建省侨联对验收合格的基层社区侨联组织正式授牌“侨胞之家”,湖里区的康乐社区侨联荣获授牌。
为厦门加快建设“两高两化”城市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做一名名副其实的人大代表
去过康乐社区的人都知道,社区有一面碧波荡漾的大湖,是社区的“颜值担当”。站在湖边,蓝天绿水,树影婆娑,令人心旷神怡。此情此景,令人难以相信,眼前这一池绿水,几年前曾臭气熏天,令人头痛。居民们都说,他们之所以能享受到这“高颜值”的湖景,多亏了市人大代表、社区居委会书记曾清华。
2010年,社区景观湖突然发黑发臭,碧波荡漾的大湖一下子成了臭水湖,居民们苦不堪言。曾清华多方奔走,多次提出建议、议案,积极建言,努力争取各级有关部门的支持。2011年,一笔治理资金终于到位,景观湖恶臭现象得到了初步治理;2013年,又有一笔资金到位,景观湖引进“活水”,慢慢解决了湖水发臭的问题。昔日臭水湖变成今日“社区会客厅”。
曾清华说,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就是要多听民意,反映民生,能够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多做一些实事,才能体现作为市人大代表的价值,才能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人大代表。
身为厦门市人大代表、湖里区人大代表,曾清华为厦门加快建设“两高两化”城市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今年市两会上,代表委员围绕市民关心的民生热点问题,纷纷建言献策,提出意见和建议。曾清华就一下子提了《关于我市违建别墅整治的建议》《关于提升仙洞山庄管理的议案》《关于增设连接湖里公园东部居民区与3号线湖里公园地铁站天桥的建议》等。其中,曾清华建议增设天桥,连通地铁3号线湖里公园站与公园东门附近的康乐新村等小区,通过便捷通道,惠及更多周边居民,最大限度发挥地铁作用。
2019年市两会上,就城市发展方面,曾清华建议,岛内“村改居”社区更新提升,应该纳入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范围。应该加大力度推进城市更新,从而优化环境、改善形象,完善配套、提升安全,改变城市面貌、改善人居环境、增加发展空间。
多年来,曾清华不少建议、议案得到了政府的采纳,并终于得以落实,如《关于进一步推进湖里工业区腾巢换凤的建议》《关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湖里老工业区转型的建议》《关于在康乐路路段安装路灯》《关于落实社区治安报警监控系统整体规划的建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