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爱国教育熏陶 埋下报国种子
李美娣1941年出生于印尼泗水,自小便沐浴在父母经商的繁忙与家庭的爱护之中。在印尼成长的岁月里,李美娣深受家中长辈爱国教育的影响。她所就读的泗水新华中学,不仅贯彻新中国教育方针,采用中国版教科书,更在每星期固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课,组织爱国主义联欢会。在这些活动中,李美娣不仅学会了唱中文歌、跳中国舞,更在心中埋下了报国的种子。
1957年,李美娣的姐姐在母亲的陪同下,率先回国。1960年,虽然面对回国之路的未知与挑战,但李美娣和家人积极响应祖国号召,经过十个日夜的航行,终于踏上了心心念念的故土。随着他们乘坐的船只缓缓驶入祖国的怀抱,李美娣内心充满了幸福的喜悦,她的成长也与祖国更加紧密相连。
李美娣(第二排居中)全家福(摄于20世纪40年代)
从学生到教师 充满敬业精神
回国后,李美娣和妹妹被分配到集美侨校补习,开始了在祖国的学习生活。从集美中学到厦门师范学院,再到后溪珩山小学,李美娣逐渐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蜕变。她以满腔的热情投身于教育事业,不仅担任过语文、数学、英语和音乐老师,更在繁忙时期一人负责数百名学生。她的敬业精神和卓越的教学能力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赞誉,每年都被评为“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
除了教学工作外,李美娣还积极参与集美区的教育体系建设和其他工作。她曾在1986-1987年间担任集美人大常委,为集美区的教育事业出谋献策。1994年,她加入中国致公党,一方面在工作中继续为祖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在支部内,她长期积极参与活动,每一年的中秋,都少不了她的演出,一次次的表演给支部党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活跃气氛的同时,也加强了支部的凝聚力。
李美娣(第一排右五)参加印尼泗水新华中学毕业合影
坚持爱国爱家 谱写美好人生
李美娣演奏《歌唱祖国》(摄于2024年5月)
李美娣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她热爱祖国,毅然决然随家人从印尼归国,在艰苦的条件下为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她热爱家庭,曾因为家庭的责任感,为了更好照顾陪伴亲人而拒绝了在香港定居和更好的岗位机会。每当提起她的事业和家庭时,她总是满脸笑容地表示:“如果用四个字形容我,那就是‘爱国、爱家’。”
李美娣的一生如同一朵盛开的金花,在祖国的土地上绽放出最美的光彩。她的美好人生不仅彰显了个人价值的实现,更展现了老一辈归侨浓浓的爱国情和报国精神。
人物名片
李美娣,祖籍广东梅县,印尼华侨,1960年归国,先后就读于集美侨校、集美中学和厦门师范学院,曾先后任教于后溪珩山小学、西郭小学和厦门三中。致公党思明区第七支部党员,曾任集美区人大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