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发布时间:2020-06-19 作者:肖恩 点击量:5863 鹭风报1468期07版 财经

手握捕鱼权“王牌”:英国将了欧盟一军

       天还没亮,35艘法国小渔船进入离本国西北部海岸12海里的海域,与5艘体型更大的英国渔船在公海边缘对峙,试图阻止英国渔船的捕捞活动。烟雾弹和叫骂声,充斥着英吉利海峡的夜空。

       事件发生在2018年8月英国筹备脱欧期间,两个隔海相望的国家争夺的是一种在欧洲很受欢迎的美食——扇贝。

       冲突源于两国对休渔期的不同规定,当地媒体称之为英法“扇贝战争”。最终英国渔船撤退,次月两国发布联合声明称就扇贝捕捞的原则性问题达成一致,英吉利海峡恢复平静。

       当时已经完成脱欧公投的英国还未与欧盟达成协议,“扇贝战争”只是双方争夺捕鱼权的前奏。

07-1.jpg


欧洲各国专属经济区分布

       2020年6月伊始,被疫情拖累的欧洲各国小心翼翼地按下经济重启键,另一场耗时费力的拉锯仗也同步打响。英国和欧盟就未来关系的最后一轮谈判于6月2日至5日举行,最艰难的部分就是捕鱼权问题。

       保障英国对渔业资源的控制权,是2016年公投前英国脱欧派向国内做出的承诺,首相约翰逊在2019年大选前也再次强调了这一立场。

       英国政府认为,欧盟的捕鱼“配额制”并不公平。根据欧盟2018年发布的报告,2011年至2015年,欧盟各国平均每年在英国海域的捕捞量是76万吨,而英国在欧盟其他国家海域的年均捕捞量只有9万吨。

       由于英吉利海峡地处冷暖水流交汇地带,海底淤泥上泛,浮游生物丰富,利于鱼类生长。英国和欧盟的共同海域里有超过100种鱼,这也成为英国与欧盟谈判的重要筹码。约翰逊的前任特蕾莎梅在位时,就提出要恢复英国“海洋强国”的地位,不再与欧盟共享捕鱼权。

       作为回应,欧盟打出了金融牌,提出把捕鱼权问题和伦敦金融城在欧盟市场准入问题联系起来。欧盟是英国最大的金融服务出口市场,年规模达260亿英镑。

       欧盟还表示,除非在6月底就继续广泛准入英国海域达成协议,否则就不会有对英国有利的贸易协议,无论是在渔业还是其他领域。而且英欧协议必须建立在现有脱欧协议的基础上。

       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对法国人来说。在该国最大渔港滨海布洛涅,很多渔民从18世纪起就在英吉利海峡捕鱼。

       受疫情影响,留给英国和欧盟的时间不多了。双方此前承诺将“尽最大的努力”在7月1日前达成协议,给渔民们充足的适应时间,但截然不同的立场让局势似乎走进了“死胡同”。至少从现在看来,没有一方展现出让步的意愿。

       约翰逊已确定本月晚些时候亲赴布鲁塞尔,重启与欧盟的谈判。他将会见欧盟委员会和欧洲理事会主席,正式评估谈判进展。



要闻| 读城| 侨乡动态| 专题| 海外侨讯| 人物| 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