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本报讯(记者林硕 通讯员 林坤山)8月10日下午,40余名两岸青少年、香港同胞及印尼侨胞在厦门朝宗宫欢度自己的成年之礼。
“‘七娘妈生做十六岁’是闽台地区生命礼俗之一,三百多年前,伴随着闽南先民下南洋、过台湾,这一习俗也在东南亚、台湾地区传衍。”民俗专家卢志明介绍道。
今年参与活动的包含4组金门家庭、6位印尼籍少年、3位香港同胞。朝宗宫管委会主任阮鹭清介绍,“七娘妈生做十六岁”是思明区非遗项目,至今已开展多年,希望通过这样一场仪式让两岸乃至华侨华人群体能够相互认识并结下友谊,让这些青少年学会感恩、立志成才,携手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代代传承。
典礼一开始,少年们便纷纷行成年礼,随后排队穿过成年门,走过平安桥,钻过“七娘妈亭”,就是所谓“钻桌脚,转大人”。最后回到朝宗宫为长辈奉上一杯茶,表达感恩之情。
在踩街的队伍中有一个阵头格外醒目,他们是来自金门的“打花草”阵。“打花草”是流行于古泉州府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引用了郑元和上京赴考的故事进行演绎。由南音做伴奏,因为独特的动作,又称为“拍胸舞”或“打七响”。
金门妈祖宫庙文化发展协会理事长杨耀芸表示, 金门也有“七娘妈生做十六岁”习俗,今年特意带上金门的传统表演节目,前来助兴。也祝福两岸的少年郎健康成长。
来自金门的陈麒安穿上礼服,他开心地说,在金门也有很多类似的民俗活动,自己也曾参与其中,这是第一次在其他地方体验民俗活动,来见证自己特殊的“成年礼”。
现场还举行了厦门朝宗宫印联会交流基地揭牌仪式。多年来,朝宗宫与厦门印联会互动频繁,每年都有印尼侨胞参与活动。有鉴于此,厦门朝宗宫与厦门印联会达成共识,在朝宗宫设立“闽南民俗文化交流基地”。
厦门印联会副会长陈雪芬表示,在朝宗宫设立闽南民俗文化交流基地,是双方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更加紧密合作,互相学习,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