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发布时间:2020-07-24 作者:伊藤元重 点击量:5761 鹭风报1473期06版 财经

金融市场“新冠泡沫”或迅速破裂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伯南克早前把新冠危机比作暴风雪,称“在此期间谁也无法外出,因此需要提供政策支持,以免弹尽粮绝”。这一比喻也带有一种期待感,即如果能熬过较短的一段时间,生活很快会恢复原样。

       但是从目前状况来看,疫情似将长期持续,经济不会很快得到恢复。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恐怕会创下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的新低。世界经济大萧条之所以可能长期持续,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各国采取的保护主义政策,导致全球经济出现混乱。另一个原因是,金融政策失败导致货币贬值,进而使财政和金融领域发生混乱。

       重要的是,保护主义与经济不仅存在因果关系,会给经济造成负面影响,还与经济存在反向因果关系,即经济混乱也会加剧保护主义势头。如果各国经济上的困难持续存在,保护主义的压力将会增大。

       在新冠问题发生之前,就已经出现保护主义动向。2008年发生雷曼危机后,保护主义的动向扩大。而新冠危机也许会进一步加快这一势头。雷曼和新冠这两个危机相继发生后,社会变化将进一步增大。

       雷曼危机后的变化具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政府从财政和货币政策两方面采取了大胆的刺激措施。尽管如此,实体经济的恢复依然迟缓。日本这个现象特别突出。在美国、欧洲等其他发达国家中,也出现了同样的倾向。

       大约在30年里一直持续下行的长期利率就是一个代表性例子。它也跟发达国家经济“长期停滞”有关。在这种背景下,3月曾陷入困境的金融市场,其后得以明显好转。股票、债券等的价格得到恢复,但实体经济依然惨淡。

       尽管市场动向与实体经济存在很大差距,但如果金融市场能正确反映经济状况,将来实体经济也会迅速恢复。不过,我无法做出那么乐观的预测。

       市场相关人士把现在的兴旺景象称为“新冠泡沫”。如果财政金融政策刺激经济的“神力”衰减后,经济很可能陷入长期低迷,股票和债券可能发生大幅调整。

       明明实体经济低迷,股价和债券价格却很坚挺,这种情况从雷曼危机以来一直频频出现。只不过新冠疫情让这种情况变得更加明显。造成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是被称为“三低”的“低利率”“低通胀”“低增长”。

       问题在于,始于雷曼危机后、在新冠危机中加剧的上述动向,在今后能够持续下去吗?

       值得注意的是今后长期利率的动向。如果它迅速上涨,金融市场很可能陷入巨大的混乱之中。利率上涨的最大原因,是经济恢复导致民间资金需求扩大。

       非常希望经济得以恢复,但如果利率出现过度反应,就会有麻烦。不可否认,利率上升的影响不仅限于日本国内,还有可能波及国外。



要闻| 读城| 侨乡动态| 专题| 海外侨讯| 人物| 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