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发布时间:2019-04-05 作者: 点击量:7330 鹭风报1408期03版 环球侨讯

“厦门牧羊人”纪念碑在昆士兰州落成

       本报讯(通讯员 杨大卫)   3月30日,一座划时代的纪念墓碑在距离布里斯班500公里的昆士兰内陆小镇圣乔治地区落成。这座坐南向北的墓碑是为了纪念从1848年至1853年间,300位从厦门坐船抵达悉尼后,再一路向北移迁来到圣乔治从事五年劳工合约的厦门拓荒者。他们在布里斯班成为契约牧羊人——拓荒、放牧超过45万只绵羊,这300个人也因此被称为“厦门牧羊人”。

       这群辛勤的牧羊人把传统技术运用于灌溉及农作物生产方面,然而五年合约完成后由于无法赚够回乡费用以至归乡无望而长眠于此。其后代也与大多数为澳洲土著的当地居民通婚而扎根该地,然而他们的血泪史从未被后人忘记。原本的原始木质墓碑在1970年代被烧毁后,在当地出生长大的联邦国会议员佩瑞特先生在数年前提议建造一座大理石纪念碑,纪念碑于去年建成完工。

        当天下午四点,一场专门为他们而设计的纪念碑落成仪式,在仅有2500人的圣乔治小镇举行。吸引了圣乔治市长和副市长、中国驻布里斯班总领事馆官员、澳洲国会议员及有关昆士兰州华人社团代表和各界民众一百多人参加。在孙健先生担任主席的圣乔治华人纪念碑委员会在近两年的筹备过程中,举办了各类筹款活动及墓碑设计比赛,得到了澳洲联邦政府总理和昆士兰州政府及布里斯班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一幅由圣乔治高中生所作的水彩画,被设计为纪念碑图案——中澳两国国旗各在画作一侧,一座小桥链接两国的交往,一边的澳洲土著举手欢迎另一边的华人远道而来。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千多年前,诗仙李白的《静夜思》,现被永久的镌刻在庄严华丽的黑色花岗岩墓碑上了,把逝者和故乡永远紧紧相连。“厦门牧羊人”的故事也用英文刻在了纪念碑上。碑文仅8行小字,却将他们对澳洲的贡献定格——“厦门牧羊人”是布里斯班发展历史的见证者。厦门牧羊人血泪奋斗史将伴随着华人社会对昆士兰州乃至整个澳洲发展的贡献所起的至关重要作用而永远被后人所铭记。 

QQ图片20190404103713.jpg


要闻| 读城| 侨乡动态| 专题| 海外侨讯| 人物| 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