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发布时间:2021-06-25 作者:齐倩茹 点击量:6961 鹭风报1518期06版 侨居海外

这群华侨青年 亲历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北京举行。在天安门广场上30万欢腾的人群中,有一群归国不久的华侨青年。他们亲眼见证中国历史翻开新的篇章,亲历开国大典也成为他们毕生难忘的青春记忆。

       1949年3月,时年20岁的华侨青年王明爱自香港达德学院来到北平,在中共中央统战部青训班学习充电,他的50多名同窗也于半年前陆续从香港乘船北上,相聚于此。

       这群华侨青年来自南洋各地,最小约16岁,最大约28岁。

       “别看女同学不乏娇滴滴的千金小姐,男同学大多一身书生气,其实都各有精彩的经历。”

       这些同学中,有抗日时期的地下工作者、话剧演员、报社撰稿人等。大家都在所在国积极参加反殖民主义斗争以及反内战、反饥饿等民主运动。

       这群追求真理、热爱中华,以天下为己任的华侨青年,在家长的赞同和鼓励下回到中国。

       王明爱说:“大家都向往一个自由、民主、民富国强的新中国。同学们,期待为建设新中国贡献力量。”

       见证新中国的诞生,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王明爱至今回想起参加开国大典当天的情景,仍然清晰如昨。

       1949年10月1日早上7点,青训班同学们整装出发,前往天安门广场。他们身着淡黄泛绿中山装,戴着鸭舌布帽,神采奕奕列队在金水桥畔西华表边上,等待着历史性的一刻。

       下午三点,典礼正式开始。

       王明爱回忆说:“我们亲聆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接着是奏国歌、升国旗,激越的军乐声响彻云霄。我们都情不自禁高声唱起国歌,目送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心潮澎湃。”

       典礼结束后已是夕阳西斜。同学们虽打道回府,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晚回到宿舍,大家一直在兴致勃勃讨论着,这一夜无人入眠。

       学业结束后,这群亲历开国大典的华侨青年投身到祖国建设的各行各业。

       他们亲身经历、亲眼见证了国家70多年的发展历程,也为国家建设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要闻| 读城| 侨乡动态| 专题| 海外侨讯| 人物| 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