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本报讯 据中新社报道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又到一年清明时,华侨华人或返乡祭祖缅怀故人,或“云祭”亲人遥寄哀思,追忆先人的方式虽不相同,但慎终追远、礼敬先祖是共同的主题。
清明前夕,西班牙华侨华人协会主席陈建新和家人一起回到家乡祭祖扫墓。陈建新表示,海外游子最牵挂的就是家乡和亲人,很多老华侨亲人都不在世了,只能通过扫墓来怀念亲人表达哀思,所以即便路途再远也要赶回来。“前几日我带着女儿去扫墓,看到很多说着不同国家语言的孩子,手里拿着祭扫用品走在田间地头,听父母讲述为什么清明节要扫墓。”
登高望远遥寄思念、书写文字表达哀思、翻开族谱追忆先人......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美国韦伯州立大学终身教授乐桃文在清明节用这样的方式缅怀先人。虽然旅居海外多年,清明节追思先人仍然是乐桃文每年的习惯。
“在马来西亚,清明节对于华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华人通过祭拜先人表达敬重和怀念。”据马来西亚留华同学会会长林国元介绍,因马来西亚未将清明节列入公共假期,大家通常选择在清明前后的周末返乡祭祖扫墓,有些家庭因乔迁等原因,至亲祖坟不在一地,需要连续奔波两三天才能祭扫完。
“清明节扫墓是对故去亲人的缅怀,也是回归传统文化的留根之举,如今很多华人父母都会带着孩子一起去祭扫,希望将这一传统代代延续下去。”林国元说,在清明祭扫的同时,也能见见许久未见的亲人,一大家子在一起聊家常、叙亲情,是难得的团圆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