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发布时间:2020-05-22 作者:吴侃 点击量:6022 鹭风报1464期07版 侨居海外

海外华人超市转型寻商机

       随着海外多国逐步解封,华人超市纷纷重新营业。经过了一个“寒冬”,复工过程虽困难重重,但华人超市仍积极探索转型,寻求新商机。


华人超市复工

       “顾客少了、员工走了、货源紧缺……生意什么时候才能好起来,我心里没底啊!”西班牙亚洲(联合)食品超市总裁潘文尧对现状感到担忧。

        亚洲(联合)是西班牙最大的华人连锁超市之一,在马德里、乌塞拉等地设有多家分店。“现在每日客流800到1000人次,比疫情前减少了一半还多,原本的70余名员工也辞职了大半,收银员只剩下两个。”更让潘文尧头疼的是,西班牙的食品厂和肉联厂5月初才复工,生产力没完全恢复,进不到货是常有的事。  

       在美国纽约,停业近一个月的中国城超市已经重新开门,董事长邓龙说,“目前上班的员工很少,即使给收银员加薪,他们仍不敢来。另外,纽约上州的肉类供应商停止供货,我们的员工需要从费城进货。”

       阿根廷Ultramar超市是一家大型华人连锁超市,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佩尔加米诺等城市共有7家分店,最大的一家面积超过2000平米。总经理叶钊说,疫情下阿根廷很多中小型华人超市倒闭,大型超市仍在坚持,但生意受冲击很大。

  “物流受阻、客流减少、商品缺货只是一方面,阿根廷政府最近采取严格的基础商品限价措施,使一些商品几乎没有利润空间。”叶钊坦言,种种因素影响下,Ultramar的日营业额从疫情前的60万阿根廷比索跌到20万。


开通网上平台

       经营困局之下,不少华人超市寻求转型,开通网络销售平台,但发展线上业务也面临着诸多困难。  

       “西班牙封城当天,亚洲联合超市旗下‘西瓜购app’就爆单了,此后几乎每天有四五百份订单,当地快递不给力,只有我们自己开车一单单送。”无奈之下,潘文尧从3月底开始暂停了超市的线上业务。

       网上订单量暴涨,物流配送却跟不上,是海外华人超市普遍面临的问题。新西兰太平华人超市近日发布公告,“我们每天都在超负荷配送,暂时无法查询到货时间,请您谅解。” 

       加拿大大统华超市的网站也出现爆单现象,有华人网友吐槽,自己4月1日订购的两袋大米,4月14日才收到货。

       纽约中国城超市董事长邓龙已经亲自上阵送货,“我们旗下的‘爱新鲜(ifresh)’app销售的是生鲜,配送一刻也耽误不得,单太多了,员工忙不过来,我也从家里搬出来天天去送货。”


探索“线上订货、到店自提”新模式

       为了弥补在物流配送方面的不足,不少华人超市摸索出了“线上订货、到店自提”的新模式,同时在店内做好限流、测温等防疫措施。加拿大大统华超市提供蔬菜水果、肉类海鲜、粮油副食等品类的“零接触到店自提”服务,顾客只要在网站上下单并自选提货时间,车开到大统华的停车场,工作人员就会把货物放进后备箱。

       大统华超市行政总裁李佩婷说:“从5月11日开始进入大统华必须戴口罩,超市内的货架通道也改为单向,以保证顾客间的安全距离,同时延长营业时间,鼓励分时段购物。”  

       西班牙亚洲(联合)超市目前也鼓励顾客线上下单,“我们先把货配好,顾客来了,无需排队即取即走,目前店里30%的订单都是以这种方式完成的。”潘文尧说。

       “阿根廷的民众很少有网上购物的习惯,但顾客会通过电话订货。”叶钊说,5公里以内Ultramar超市都可以送货上门,远距离则需顾客上门自提。据他介绍,Ultramar超市也做了充分的防疫措施,除了每隔两个小时全面消毒之外,超市内严格控制只能有20位顾客,并确保顾客间有1.5米的安全距离。



要闻| 读城| 侨乡动态| 专题| 海外侨讯| 人物| 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