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又到一年双十一,不少海外侨胞和留学生又经历了倒时差,算优惠,等时机!只为买!买!买!
尤其是今年,受疫情影响出门不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线上购物。他们从中国电商平台采购商品,经过几个星期的等待,亲手拆开来自国内的包裹,拿到自己选购的东西,细细品味那种快乐和满足感。
最近,这种购物模式被称为“反向海淘”!
从中国淘到的宝贝们
对于身在海外的侨胞和留学生来说,家乡的美食味道总是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这些美味在异国他乡买起来十分不方便,于是,零食小吃便成了大多数人“反向海淘”的首选。
热爱螺蛳粉的中国留学生,通过中国内地购物网站并利用国际快递团购了一大箱螺蛳粉。老干妈、辣条、腊八蒜等零食小吃备受留学生欢迎,被大家反复采购!
除了食品类,小家电也备受“反向海淘”者青睐。留学生小李表示,很多中国小家电、手机网络小配件等都是“反向海淘”的热门东西。
小李“反向海淘”了一台国产电压力锅,蒸煮、焖炖、煲汤,十大菜单功能。小李说,“这锅价钱不贵,300多人民币,加上国际运费,到手合50欧左右,用起来得心应手,非常方便。”
法国华人冬戈通过阿里全球速卖通,买到了“碧螺春”和“雀舌”等中国茶叶,一解老茶客的燃眉之急。
在西班牙的课堂上,一名女教师身穿从中国海淘的“人体器官服”,亲自上阵为学生示范教学。她说,当她穿着“人体器官服”前往课堂后,学生们的反应十分不同,有的孩子惊讶着大喊,有的孩子遮住了眼睛,还有的孩子大力鼓掌。
“反向海淘”的“摆渡人”
虽然“反向海淘”物美价廉,但因为语言、政策等原因,对有些人来说,实操还是有些困难。不少有商业头脑的人瞄准商机,做起“反向海淘”的生意。
在法国留学的小观同学,发现华侨华人在海外对不少买不到的东西“望图兴叹”。小观就早早做起“反向海淘”生意,文房四宝是他常常帮忙“海淘”的领域。
小观说,海外华侨华人对子女学习中文、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情始终不低。很多旅法中国艺术家对文房四宝的需求也很大。写毛笔字,就少不了笔墨纸砚,毛笔的需求量不小。
中国传统的文化用品在法国市场上根本买不到,所以,小观的“反向海淘”,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购买文房四宝提供了一个便捷的途径。
华人赵国典是一名中缅跨境电商“摆渡人”,他的工作是把中国电商的包裹从位于中缅边境的云南省瑞丽市送到缅甸消费者手中。
避免风险,理智海淘!
其实,“反向海淘”也存在风险,东西容易丢或被海关扣留是两个最大的风险。不少用户表示,有些东西在中国内地网站上买了,结果物流快递方面出问题,没有收到货,也无处索赔。
在法国一家银行工作的王女士介绍说,自己有几次买的面膜和小孩子的衣服,被法国海关扣住,要求缴纳关税。
由于现在很多都是个人在做“反向海淘”,流程手续有些不太规范。所以大家在“反向海淘”前,了解好当地的法律法规还是很有必要的。
此外,大家在海淘的时候,如需要选择第三方代理下单,一定选择经验丰富、口碑良好的第三方公司,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