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01作者:杨缅燕点击量:1942327鹭风报1437期06版 副刊
缅甸是父亲和母亲曾经为之奋斗的地方。2017年11月13日至21日,我跟随厦门市缅甸归侨联谊会组织的团队,抱着寻找父母足迹的愿望,来到缅甸的仰光和曼德勒。
父亲杨章熹1936年来到缅甸。初到缅甸,父亲即创办了《南国生活》《南国导报》等杂志,宣传进步思想,启蒙缅华社会广大侨胞为民主革命贡献力量。抗日时期,父亲以学校作掩护,白天在学校教书育人,晚上搞抗日救亡活动。撰写演讲救亡文章,导演抗日救亡剧本,积极宣传抗日救国思想。这些活动不仅构建了争取群众、联系群众的桥梁,而且也为日后创建进步社团奠定了坚实基础。父亲于1940年在缅甸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响应中共的抗日救国方针,先后组织并领导了“缅华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团”、“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缅华总部”等进步团体,发表了《缅华抗日救亡教育实施纲领》等著作,推动缅甸华侨积极投身抗日救国运动。
父亲十分关心缅华贫寒子弟的教育问题。父亲在1940年独立创办的仰华公学就是为缅华贫寒子弟服务的一所学校。学生白天上班,晚上到学校补习文化。在仰华公学的经费处于最困难的时期,父亲将他每月大部分的工资,补充学校的经费,支持仰华公学的正常运转。
仰华公学旧址(仰光只荷坦107号)
我到仰光后,带着从资料中查到的地址,从居住的酒店走到仰华公学的旧址(仰光只荷坦107号)。在那里,我回忆起前辈在资料中所记载着的仰华公学史料,仰华公学当年是进步青年活动的重要据点。皖南事变后,父亲热情接待了周恩来总理派往缅甸的张光年(著名诗人光未然,《黄河大合唱》的作词者)、赵渢(曾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李凌(曾任中央乐团团长)等一批国内进步文化人士,并邀请他们在仰华公学教书。这不仅解决了他们初抵缅甸的吃住问题,而且为该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些进步文化青年经常在校内举办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座谈会、朗诵会和歌咏会,提高了全校师生的思想觉悟,学校的抗日氛围十分浓厚,“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就是当时学校流行的抗日口号。后来成立的战工队,主要领导和队员,大部分都是曾在仰华公学教书和学习的师生。在仰华公学旧址,我仿佛听到“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歌声从这所最早教唱《黄河大合唱》的侨校中传出。
除此之外,为丰富缅华青年的文化生活,父亲还创办了缅华公立书报社,后为缅华图书馆,为缅华子弟们提供精神食粮,为发展缅华文教事业做出了努力。
我们来到了缅华公立书报社的旧址(南勃陀街上段一百零五号二楼),找到了缅华图书馆的现址,并参观了现在的缅华图书馆。
缅华图书馆
1948年父亲参与创办了缅甸南洋中学,并担任南洋中学第二任校长。南洋中学创办初期,校舍简陋,但校内蕴含的进步思想和优良校风吸引着全缅侨胞。他们不嫌路途遥远将子女送到南中就读。在父亲担任南洋中学校长时期,南中实行的是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集体主义与个人品德修养并重,促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其既定目标,就是培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接班人。在南洋中学期间,父亲领导南洋中学全体师生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南洋中学为新中国革命和建设,培养和输送了众多优秀青年和干部。
来仰光的第一天,在南洋中学校友的陪同下,我来到南洋中学初中部旧址(仰光巴罕区坎伯路)以及高中部。尽管南洋中学已不存在,但那里的一草一木都让我感到格外亲切。来到南洋中学旧址,仿佛看到父亲当年为缅华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呕心沥血所做的一切。
父亲在缅甸从事缅华进步教育文化事业达十多年之久,参与创办了南洋中学,独立创办了仰华公学、师范专科(附设于南中),并担任这些学校的主要领导。除此之外,他还创建了“缅华教育工作者协会”、“缅华公立书报社”、“缅华文教社”和“缅华图书馆”等社团和机构。其间,父亲撰写了《华侨新文化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缅华启蒙运动的理论和实践》《集体主义教育学》等著作,为缅华进步教育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仰光,我们参加了缅甸南洋中学仰光校友会欢迎世界各地校友回缅联欢宴会。我不是南中校友,能参加这样的活动感到格外的高兴。年长的校友向我讲述父亲在南中的一些往事,校友们对父亲的尊重和怀念令我感动万分。南中的校友遍布世界各地,正如歌词所写:南中南中,朴实的校风,培育出无数精英,获得侨胞赞颂。南中校友,遍布在全球,人人都自强自爱,个个都好成就。
杨章熹和杜坚
1936年杨章熹离开厦门港赴缅甸
11月17日,我们来到了曼德勒。曼德勒是缅甸第二大城市。母亲杜坚就是在曼德勒参加了侨党领导下的抗日队伍——战工队。战工队于1941年底在仰光筹备,1942年1月在曼德勒成立。当时母亲还在缅甸南部城市勃生家中居住,当她得知战工队成立的消息,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参加战工队,将自己的青春献给抗日救亡事业。经过一番努力,母亲终于说服了舍不得她冒着生命危险单身离家的长辈,与几位进步老师,历尽艰辛,几经辗转,终于来到曼德勒,实现了参加侨党领导下的战时工作队的愿望。
站在伊洛瓦底江边,回忆《伊洛瓦底战歌 》一书所记载的史料以及母亲生前所告诉我们的往事,我浮想联翩。
战工队的生活紧张而有序。在曼德勒的日子里,每天晨曦初露,男女队员们便活跃在云南会馆的广场上,为强壮身体而勤奋操练,为掌握杀敌本领而学习射击。吃完早饭,队员们就三五成群外出活动,或张贴抗日标语、散发传单,或用缅语、闽南语、粤语进行口头宣传……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队员们又为排练抗日合唱节目和制造灯光道具而忙碌。
战工队是由一批朝气蓬勃、充满爱国热忱的进步华侨青年组成的。全队队员七十余人,来自缅甸四面八方。战工队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唤起民众,团结民众,共同抗日。它是最早震响缅甸夜空的抗日怒吼。
在曼德勒,我们参加了第九届世界缅华同侨联谊大会,见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缅甸同侨侨胞。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情感,使侨胞欢乐地拥抱和畅谈。
缅甸之行如此圆满、顺利,要感谢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精心组织,感谢联谊会的辛勤付出,还要特别感谢黄振才老先生及其他侨胞在仰光为我联系、安排所做的一切。正是有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这个缅甸侨胞温暖的家,才让我来到缅甸并圆了多年的梦。
南洋中学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