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海外侨讯 / 新闻详情 < 返回
“老板,再来一盘海蛎饼!”

发布时间:2020/05/15作者:村长来源:选载自《旅日》点击量:4534鹭风报1463期06版 侨居海外

        关于吃,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可以与中国人相提并论。中国人不光会吃,还会做,更会想方设法去寻觅获取美食的渠道。全世界各地华人街的建立都是以中华料理的出现开始的,中国人每去一个新地方首先想到的是这里有没有家乡的料理,家乡的食材。

        因为从事导游工作,我每天的任务便是带着中国游客尝遍各种日本料理:生鱼片、寿司、拉面……但每当工作结束后,我自己却扎进东京城北琦玉县内一个叫西川口的地方。那里车站周围有着几十家中华料理和中国物产店等,号称琦玉“中华街”。因为房租便宜,这里有着更多东京主城区所没有的小吃,比如这家福建小吃馆——福记。

       来到店门口就看到墙上贴着几张被中日媒体报道过的新闻照片,相信是店长引以为傲的宝贝。店面的装修没有很高大上,简单的几个桌椅,就和中国街边上的小馆子一模一样,在一片中国红映衬下,感觉分外亲切。老板林先生是一个看着身板健壮,却有着清秀南方人面孔的福建小伙,一会跑进厨房炒菜,一会又和日本客人聊天开玩笑,偶尔还能听见日本客人在用生涩的中文夸奖老板是“帅哥”。

       大老远跑来福记做饕客,怎少得了这道招牌菜。作为一个地道的东北糙汉子,第一次吃海蛎饼竟还有点小清新的感觉。海蛎子的鲜美和炸得酥脆的面糊掺在一起,外面炸得金黄嘎嘣脆,看起来像是东北的锅贴饺子,但口感却意外Q弹,里头咬出来的汤汁和海蛎肉,就一个字:“鲜”!

       砸吧着嘴,竖起大拇指,这卖相普通的小吃完全开启了我这个吃货新世界大门。而且福记的海蛎饼才卖300日元(约合人民币18元),在高物价的日本简直难以置信,路过店门口谁都可以买个捎带着回家尝鲜。

       除了海蛎饼,还有福建传统特色小吃番薯丸。番薯丸用东北人的话说就是地瓜丸,又是个表里不一的食物。外皮软却很有嚼劲,用猪肉、海苔、葱、牡蛎搅和调出来的鲜美混合馅,咬上一口让人欲罢不能。同时林先生对食材的选料非常讲究,就拿番薯丸的配料海苔来说,虽然日本也有海苔,但他还是坚持使用从中国运过的福建海苔,他说这样味道才更正宗。番薯丸外形圆圆的,林先生说有着那么点团团圆圆的意思,这大概也是福清人离家后的“乡愁”吧。

福建传统小吃海蛎饼

日本埼玉县海蛎饼网红店

       几年前福记开业之初并不像如今这般门庭若市,起初林先生选择的是随大流的日式居酒屋,主打传统日料,但因经验不足,门可罗雀。眼看着这样下去就要关张大吉,那时正巧一位福建的朋友来到店里,带来了做家乡小吃海蛎饼的工具勺,说想尝尝家乡的味道。林先生顺手操起小勺做起了海蛎饼。海蛎饼以新鲜海蛎搭配上蔬菜,裹上稠稠的米浆,是福清人心中的最爱,当时意外的这一勺竟受到了其他中国客人的好评,从此一传十十传百,这里成了日本海蛎饼网红店。

       林先生终于琢磨到了门路,原来福建小吃才是那把金钥匙,开业半年后日式居酒屋的菜单全都撤掉了,店里卖起了福建小吃。店名也从最开始迎合日本人的“酒厂一旬屋”改成“福建料理福记”。刚开始一些中国食客尤其是福建老乡经常来光顾,后来当地的日本人陆陆续续也会来尝鲜,现在在网上用日语都能搜出来“海蛎饼”,日本最大的电视台NHK也曾经来这里采访过。其实福清料理在日本的华人华侨圈里不怎么知名,但就这样一个装修简单的小店,却吸引着好多舌头挑剔的日本人前来。

       我有一次好事地和隔壁桌的日本客人聊了起来,这位日本食客因为自己在中国厦门留学过,对海蓝蓝的厦门别有感情,一听说有福建小吃店,就立刻赶来了。他说“泛着海潮的香气,好吃到牙软。”

       林先生说他有一个小目标,就是在东京推广福建小吃,让更多人吃到正宗的福清料理。来到异国,就意味着与家乡告别。但至少到他这里,坐下来点一盘海蛎饼,也许没那么精致,但热腾腾香喷喷,够解馋,也算是过一把回家的瘾。如果觉着好吃,那就再来一盘。



下载鹭风报1463期06版 侨居海外
相关新闻

要闻|专题|侨乡动态|海外侨讯|人物|副刊|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