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新闻详情 < 返回
集美区集美街道:嘉庚精神薪火传 嘉庚建筑名天下

发布时间:2019/03/15作者:来源:点击量:7875鹭风报1405期04版 专题

厦门市侨乡侨文化系列宣传报道四十三

集美区集美街道


       集美街道是著名的侨乡,是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故里,也是国内侨校、侨生最多的城区,具有“嘉庚精神”和“华侨文化”等独特的文化底蕴。这里环境恬静幽雅,风光旖旎,陈嘉庚先生故居、鳌园归来园、李林园、龙舟池、学村建筑群等都是独具风韵的人文景观,年旅游人数近百万人次。

       集美先人移居海外的历史,有文字可考的可追溯到元末明初,清代及民国时期人数尤众,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一带。他们长期与居住国人民和睦相处,凭着刻苦耐劳的精神,前赴后继的勇气,披荆斩棘,艰苦奋斗,涌现出陈嘉庚、陈敬贤、陈文确、陈六使、陈永和等一批出类拔萃的优秀人物。华侨、华人素有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他们身居异乡,情系桑梓,创业有成后,纷纷回乡捐资兴学,兴办公益事业,支持故乡建设。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是海外华侨中的杰出代表,被毛泽东赞之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村已有百年的历史,享誉海内外,拥有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完善的教育体系和完备的教育设施。他创办的集美学村入选了“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他兴建的建筑成了“嘉庚风格建筑。”他不仅影响了厦门这座城市的建筑风貌,还有教育体系、现代化建设等方面,他身上诚毅、勤俭、奉献、爱国的品质,以及开放包容的胸怀和胆识,彰显了赤子的拳拳情怀,成为我们弘扬的“嘉庚精神”

       近年来,集美街道高度重视侨乡历史文化保护,留住爱国华侨的根,让广大华侨华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今天,嘉庚精神,嘉庚风格建筑,嘉庚故里的大社老宅,正焕发着新的活力。


嘉庚建筑成厦门名片

道南楼.jpeg       清风徐徐、书声朗朗、朱色陶瓦、庄严典雅。漂亮的建筑群融合了民族古典美与西洋现化浪漫风格。依势布局,因形成趣,错落有致地分布于集美街道的土地上。校园绿树成荫,环境幽静,多数是继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大专院校延续发展起来的,学校规格品位享誉海内外——这便是独一无二的集美学村。

       这些矗立在蓝天下,被誉为中西合璧、穿西装戴斗笠的嘉庚风格建筑楼群,被评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共和国建筑精品,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有人说,陈嘉庚不是建筑家,却胜过建筑家。

  嘉庚风格建筑在集美街道主要集中于集美学村。集美学村是陈嘉庚先生和胞弟陈敬贤倾资创建的,包括原厦门水产学院、集美航海学院、集美师范专科学校、福建体育学院、集美华侨补习学校、集美财经专科学校、集美中学、小学、幼儿园。这些建筑总体上为闽南式屋顶,西洋式屋身,装饰细节上则为南洋式。在空间结构上,注重与环境的协调。在细部的处理上,充分利用闽南地区盛产各色花岗岩和釉面红砖的优势,发挥闽南能工巧匠的创造性,展示了建筑的细节之美,处处体现了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这就是独特的“嘉庚风格”。后来学村新建的各种建筑,也延续了嘉庚建筑风格,如集美大学新校区的建筑,与原有的建筑风格和谐统一。

       坐落于集大财经学院内的尚忠楼群,是嘉庚建筑的起点之作,更是精品之作。尚忠楼群包括尚忠楼、诵诗楼和敦书楼。尚忠楼居中,敦书楼和诵诗楼分立左右两侧,呈半合围式,建于民国1921年,时为集美女子师范教学楼。抗战期间,被日军飞机炸损。1946年修复,改为集美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教学楼。1949年11月,因国民党军队飞机轰炸再次受损,1954年9月修复,现为集美大学财经学院学生宿舍。

       南薰楼群则可以说是嘉庚建筑的巅峰之作,它坐落于集美街道鳌园路,包括延平、南薰、黎明和道南4幢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薰楼建于1959年,现为集美中学教学楼。主楼15层,楼顶为穹隆式钟亭,两护楼形似鸟翼,翼两端为八角亭,与主楼顶钟亭交相辉映,呈“山”字形架构,整座楼宛如战机凌空而起,威武挺拔。南薰楼建成之初为福建省第一高楼,屋面铺绿色琉璃瓦及少量嘉庚瓦,柱头、屋檐装饰细腻,融合中西建筑特色,现在也还是集美标志性建筑之一。

       南侨楼群位于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内,建于1952—1959年,共4排16座,依次命名为“南侨一”至“南侨十六”。其中南侨13—16号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墙以花岗岩条石砌筑,辅以红砖镶砌装饰,色彩明亮,庄重大气,楼顶山花图案有齿轮、麦穗、五角星、五边形等各不相同。

       允恭楼群位于集美大学航海学院内,运动场对面的五幢“一”字形排列的楼群,依次楼命名为即温楼、明良楼、允恭楼、崇俭楼和克让楼,统称为允恭楼群。楼名取自《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借以希望学生能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

       陈嘉庚的印记深深地烙在了厦门这座城市的心里,这些建筑所表达出来的“嘉庚风格”,更是让建筑名扬天下。


嘉庚精神彰显人文魅力

在集美,嘉庚精神“无处不在”.jpg       一座城,一个人。集美街道虽是一方小镇,却和陈嘉庚这个伟大的名字连在一起。

       2018年10月20日,“十年树木 春风化雨——陈嘉庚纪念馆(2008—2018)”展览开幕式暨“四驱万里诚毅行”发车仪式在陈嘉庚纪念馆举行。来自马来西亚、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21名车队成员将作为中马、中新的友谊使者,在39天的时间里穿越中国华南与西南三省,跨越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五个国家,在9000多公里的行程中,一路寻履嘉庚足迹,访问嘉庚遗业,宣传嘉庚文化,弘扬嘉庚精神。据悉,该活动迄今已连续举办11年。

       陈嘉庚先生是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著名爱国侨领,以“忠公、诚毅、勤俭、创新”为核心的嘉庚精神,是其一生形成的崇高精神和高贵品质的统称。嘉庚先生与厦门、集美渊源深远,集美是嘉庚先生的故乡,嘉庚先生的光辉事迹和嘉庚精神不仅在集美家喻户晓、广为传颂,更已成为厦门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于厦门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中。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集美校友总会的回信中特别指出,要弘扬嘉庚精神,共圆民族复兴之梦。嘉庚先生一生情系桑梓,为厦门、集美的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嘉庚先生、嘉庚精神是集美乃至厦门最具代表性标志性的精神文化旗帜。

       从2014年起,厦门将每年的10月确定为“嘉庚精神宣传月”。在集美街道,嘉庚精神“无处不在”,您甚至不用特意走进鳌园、陈嘉庚故居、陈嘉庚纪念馆等特别的场所,也能明显感受到嘉庚精神对这一方土地潜移默化的影响。

  街头巷尾,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图说嘉庚精神”公益广告,已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各中小学乃至大学,嘉庚精神教育相关内容已纳入课堂,成为学生们的必修课。


集美大社:古厝旧貌换新颜

       作为嘉庚故里,坐落在龙舟池畔的集美大社,拥有着700余载人文底蕴。集美大社的美,散落在每一个角落,传承文脉的宗祠古厝、复刻时代的侨楼剪影。集美大社老景区正焕发新活力,这里正以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再现百年老街繁华。

古厝新颜的郑建松工作室.jpeg       现在来大社,你可以触摸中西合璧的风情建筑、尝遍闽南传统的古早美食、走访知名艺术家工作室、体验创新的手作文化……郑建松工作室:实际是一间闽南古厝,涧松老师擅长刻字、陶刻、书法、国画,尤其在现代木刻上颇有造诣,木头与书法交融的庭院里,零星点缀着翠绿葱葱的竹子,仿若进入了世外桃源。而小白楼则成了将美学融入生活,结合了多种模式跨界的美学生活体验馆,走进禾本生活美学体验馆,便可感受到花香馥郁、醇香的咖啡。有着“中式+欧式”混血,历经90年风貌犹存的松柏楼,如今旧貌换新颜,华丽转身变为“艺墅家”,是高端的精品民宿,本土艺术的“发声场”。

       集美大社项目打造“文创+旅游+商业”开放式文旅街区,规划“一环线、一中心、一聚落、五主街”,构建大社文旅核心,再现百年老街繁华,力塑全厦门最有故事、最有情怀、最有温度的文旅新地标,掀起一场文化复兴热潮,也是新、老厦门人重拾城市记忆的最好去处。

禾本生活美学体验馆.jpeg       集美街道办事处文化旅游办公室主任薛兆镰表示,大社发展文旅,要因地制宜。“一精神(嘉庚精神)三文化(闽南文化、华侨文化、学村文化),嘉庚精神的魂不能丢”。在他看来,发展“城市双修”要让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还要留得住文脉。薛兆镰说,目前,集美旅游铛铛车和电瓶车已开通,可直达街区;连接厦门大桥与集美大桥的浪漫海岸线,预计今年开工建设;嘉庚纪念馆地下停车场,计划2019年完成;集美旅游大通道前期工作大力推进;集美旅游集散中心已完成初步规划设计;以集美街道为试点的区级民宿管理办法即将出台……


(据林忠阳《嘉庚精神与人文集美》,冯立东《弘扬嘉庚精神 十年成果丰硕》,陈成沛、卢瑜《集美大社打造厦门文旅新地标 再现百年老街繁华》以及集美街道提供的资料等文综合整理)

下载鹭风报1405期04版 专题
相关新闻

要闻|专题|侨乡动态|海外侨讯|人物|副刊|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