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新闻详情 < 返回
烽火仁心 ——林可胜与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下)

发布时间:2020/09/11作者:来源:点击量:6363鹭风报1480期08版 专题

       (接上期)

       由于运输强度日增,亟需汽车驾驶员和修车机械员。在陈嘉庚的号召下,1939 年3200 多名南洋华侨华人踊跃应募回国,冒着枪林弹雨抢运战略物资,参加救护。

       1938年美国医药助华会联合其他旅美华侨团体发起“一碗饭运动”,即每人用“一碗饭”的费用,捐赠购买药品和医疗设备。该运动迅速席卷美国各地,并扩展到英国、加拿大、南美洲等地,掀起援华募捐风潮。在“旅美华侨抗日统一义捐救国总会”主席邝炳舜的领导下,旧金山各界人士以游行演艺、“一碗饭”捐、劝售纪念章捐、上街义演、时装表演多种形式开展募捐运动,收益用于支持和装备救护总队卫训所分校及骨科医院。

       1940年,作家赛珍珠发起“希望之书”运动,侨界纷纷响应,募集近10 万美元用于购买医疗设备和药品。旧金山唐人街举办“中国战区难民惨状展览”和“中国抗战战绩展览”,鼓励各族裔声援中国抗战。1940 年11月1日,纽约举行“一碗饭”餐宴,华人影星黄柳霜着金色“锦鸡”旗袍出席活动。她曾多次参与美国各地的“一碗饭运动”,为祖国难胞呼吁。

       许许多多国际友好人士怀抱人道主义理想和反法西斯信念,与中国人民同甘共苦,结下深厚情谊。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一支由欧洲各国白衣战士组成的国际援华医疗队,也不远万里来到图云关。这些参加过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的志愿者被称为“西班牙医生”,他们加入救护总队,与中国人民生死与共,直到抗战胜利。


精神感召 团结抗战

       在抗战爆发之初,林可胜医学界的同僚、同事和学生,就参与到他组织的各项救护活动当中。全面抗战爆发后,职业理念与爱国情怀令他们凝聚在一起,前仆后继,投身战场。他们筚路蓝缕,不畏艰险,在不同领域各显其才,报效国家。

       林可胜的人格魅力和赤诚的爱国情怀,感召了一大批中国医学界精英,共同为战地救护和中国近现代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抗战时期,由于医护人才的匮乏、公共卫生体系及其教育体制的落后,林可胜等医界精英向中央政府建议设立培训机构和专业学校,以正规教育培养各层次的医护人才。这批学员通过不断的培训学习、演练实战,成长为抗战时期前线后方救助工作的中坚力量。

       1937 年9 月,在林可胜倡议下,以“培植公医人才,倡行公医制度,增进民族健康”为办学宗旨的国立中正医学院在南昌成立。首任校长由湘雅医学院院长王子玕担任。1937-1945 年间,中正医学院迁徙于江西、云南、贵州等地,师生们在恶劣艰苦环境和简陋的条件下教学求学,艰苦卓绝。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发展战后军医教育,林可胜以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和贵州安顺军医学校为基础,在上海江湾组建国防医学院。


英名永志 浩气长存

       以林可胜为代表的中外医护人员在抗战时期挺身而出,为全民族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在战争中为正义、为和平、为保土和民族尊严而奉献出宝贵生命的人们。缅怀英烈,珍爱和平,是人类共同的心声。

       在战场上殚精竭虑的林可胜,因支持国共联合抗日,屡遭构陷。1942 年和1943 年,林可胜被迫先后辞去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职务。由于全面内战的爆发和官场的人事倾轧,他深感宏图难展,1948年末奉命迁台后不久辞职,移居美国继续从事医学研究和教育工作。

       1945年起,林可胜先后任军医署署长、海军军医处处长、国防医学院院长,全票当选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并受教育部委托筹备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

       1949年7月,林可胜返新加坡后赴美执教。林可胜晚年潜心投入痛觉生理学与药理学的研究,再次活跃于国际生理学界。1955年,林可胜正式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69 年病故于牙买加。

      为铭记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在抗战时期的历史功绩,人们通过各种纪念方式缅怀先贤。

       1943年,汤蠡舟和糜雪亭捐资在图云关总部树立“中华民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殉职员工纪念碑”。1985年贵阳市在图云关原救护总队旧址竖立一座汉白玉纪念碑,纪念国际医疗队医务工作者。2013年4月,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纪念碑立于贵阳。

       贵州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贵阳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于2015 年8月30日-9月1日举行“抗战胜利70周年暨国际援华医疗纪念活动”。

       2019年11月14日,台湾“国防医学院”世界校友会100余人抵达贵阳开展寻根之旅考察,追思先辈。

08-2.jpg

1946年春美国医药助华会中国委员会在重庆开会,讨论战后医疗、救济、教育事宜。  出处: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图书馆

08-3.jpg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纪念碑,2013年4月立于贵阳。 出处:文金伟拍摄


林可胜年谱

       1897 年10月15日 出生于英属海峡殖民地新加坡,父亲林文庆,母亲黄端琼。

       1905年 母亲黄端琼因肺炎去世,林可胜被送往苏格兰。

       1905-1911年 随父亲友人(巡回布道士)在苏格兰多地就学。

       1911-1913年 就读爱丁堡沃森男校(George Watson’sCollege)。

       1913-1919年 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学习,获得医学学士和外科学士。

       1914-1916年 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派驻法国的印度军团,任军医助手,兼训新兵,也是军乐队成员。

       1917-1919年 爱丁堡大学生理学系助教。

       1919-1921年 1919年取得爱丁堡大学医学学士,1921年获得博士学位,导师谢弗爵士(Sir Edward Sharpey-Schafer)。

       1919-1923年 爱丁堡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系讲师。

       1920年 获得 Goodsir奖学金;取得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7月10日和苏格兰造船工程师的女儿Margaret Torrance结婚。

       1921年 5月 长子Edwards Lim Keng-to 出生。

       1923年 长女林维辉(Effie Lim)出生。

       1923年8月-1923 年10月 在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资助下前往德国观摩进修。

       1923年11月-1924年8月 在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资助下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生理学系研究进修。

       1924年-1925年6月1924年 获爱丁堡大学颁授科学博士学位;奉父命返国,原拟在厦门大学任教,后至北平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任客座教授。

       1925-1938年 就任北平协和医学院生理系主任。

       1925-1927年 参加北京博物学会,担任顾问。

       1925年 上海发生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他两次与协和学生一道上街参加游行示威,支持学生成立救护队,救援在示威活动中的受伤学生和市民。因是英国国籍,遭驻华英国公使警告;7 月就任北平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襄教授、系主任;10月参加东京远东热带病学会,发表两篇论文;12月参与协和南苑救护。

       1926年2月27日 发起中国生理学会,1927年开始发行英文季刊《中国生理学季刊》(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担任主编。

       1926年 次女 Margaret Lim 出生。

       1927-1928年 中国生理学会会长。

       1927年2月 次女Margaret Lim死于肺炎;次子林国仁(JamesTorrance Lim)出生;10月25日长子Edwards Lim Keng-to死于脑膜炎。

       1928-1930年 中华医学会会长。

       1929年 协和医学院管理委员会成员;8月 幺女Joannie Lim出生,因眼黑色細胞瘤,于1934年早逝。

       1930年 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委员。

       1932-1937年 规划筹建中正医学院于江西南昌。

       1932年1月 底带领协和学生奔赴上海救护“一二八”淞沪抗战伤兵;当选为德国自然科学院名誉院士,意大利Bologna 皇家科学院通讯会员;8月参加罗马第14届国际生理学大会。

       1933年2-5月 加入红十字会华北救护委员会,参与喜峰口、古北口等地抗战救护达11周。

       1935-1937 年 和马士墩、吴宪组成协和医学院三人教授管理委员会,代行校长职权。

       1935年8月 参加莫斯科第15届国际生理学大会,发表一篇论文,并考察苏联国家医学制度和医学教育。

       1936年 成为国际标准局会员;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训练研究委员会主席;中央研究院评议员;6 月妻子Margaret Torrance因脑出血去世。

       1937年11月 中央卫生实验处副处长。

       1937年12月6日-1942年8月 成立中国红十字救护委员会(后更名为中国红十字救护总队部),担任总干事和总队长。

       1938年5月-1943 年9月 成立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担任主任。

       1940年1月-1941年2月 中央卫生实验处处长。

       1942年3月-7月 赴缅甸组织远征军救护,率队成功从胡康河谷、野人山逃生;4月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9月辞去中国红十字救护总队部总队长职务。

       1943年5月 中国远征军军医监卫生总视察;5 月7日获得美国罗斯福总统颁Legion of Merit军官勋章;9月请辞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主任职务。

       1944年3月 任军医署战时卫生勤务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4月考察学习美国军队医疗;10月任军医署副署长,中美联军医疗供应中国部门负责人;11月受教育部委托筹建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

       1945年4月-1949年6月 任军医署署长、军医总监。

       1946年 先后被授予干城甲种一等奖章、忠勤勋章、四等云麾勋章各一枚以及美国的自由勋章;7月2日迎娶国民党元老张静江五女张倩英。

       1946年3月-1947年6月 海军军医处处长。

       1947年6月-1949年 国防医学院院长;1947 年当选美国外科学院荣誉院士,国际生理学会永久委员会会员。

       1948年3月 全票当选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生物组);4 月获美国军医学会荣誉会员;12月22日—1949 年1月18日被任命为卫生部长,因国共内战未就任。

       1949年3-5月 将国防医学院由上海江湾,分三梯次搬迁至台。

      1949年7月-1950年 离台赴美,伊利诺大学访问学者。

    1950-1951年  Creighton University生理暨药理学系教授兼主任。

       1952-1967年 迈尔斯实验所(Miles Laboratories)负责医学实验室。

       1955年 获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64年 成为美国临床药理学暨化疗学会院士。

       1969年7月8日 病逝于牙买加次子林国仁家中。



下载鹭风报1480期08版 专题
相关新闻

要闻|专题|侨乡动态|海外侨讯|人物|副刊|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