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新闻详情 < 返回
融合两岸资源 传承闽南文脉

发布时间:2019/04/26作者:来源:厦门日报点击量:9095鹭风报1411期05版 专题

      4月22日,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厦门海沧)保生慈济文化旅游节开幕,海峡两岸的上千名信众齐聚一堂,共同祭拜保生大帝。在此之前,两岸文化交流又迈出先行先试的一步,4月20日,厦门市海沧区闽南文化研究会换届大会在海沧举行。35名台胞在这次换届中加入研究会,成为正式会员,他们将发挥各自特长,助力两岸在闽南文化传承发展领域的交流融合。在海沧未来海岸社区工作的台胞符坤龙当选为研究会的副会长,他表示,将力争在两岸文化资源对接、文脉传承发扬上发挥优势,有所作为。

往年精彩民俗表演.jpg

深入贯彻惠台政策 积极吸纳台胞加入

  吸纳台胞加入民间学术团体,这也是海沧贯彻国家“惠台31条政策”的实际举措。去年4月,厦门市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厦台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提出“鼓励在厦门的台湾同胞参与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台湾文艺工作者可以进入厦门的文艺院团、研究机构任职或研学,可以加入厦门的各类文艺社团”“鼓励台湾同胞参与闽南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参与厦门的闽南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申报市、区两级闽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同传承闽南文化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落实该项措施精神,发挥台胞的才能和作用,厦门市海沧区闽南文化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在换届筹备工作中,对其章程进行了修改,在入会条件中增加了“在厦工作、生活的台胞可以申请加入研究会”的内容。

  “相比大陆,台湾地区在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先行经验,而且台湾跟闽南同文同种、同根同源,具备共通的闽南文化土壤。”新一届研究会会长林合安表示,希望通过吸纳台胞加入,借鉴台湾的经验做法,让研究会的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


构建两地交流通道 弘扬闽南文化精神

  海沧不仅是设立最早、面积最大、功能最强的国家级台商投资区,也是闽南文化祖地之一,有“闽台文化基因库,海丝文化桥头堡”的美誉,蕴藏着丰厚的文化资源,但海沧同时也是一座新兴城区,建制沿革几经更迭,文化传承的脉络谱系较为复杂和曲折,客观上对文化资源的整理保护和阐发转化工作造成了困难。因此,研究会成立后,在四年时间内承担了大量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交流工作。

  据了解,除了吸纳台胞加入,研究会还聘请厦门著名文史专家洪卜仁、龚洁、彭一万、何丙仲、陈耕等为顾问和专家组组长,聘请杨渡、林谷芳、林安梧等台湾知名学者、作家担任专家组成员,构建起海沧与台湾之间的文化交流通道,增强两地的文化互动和共振。同时,研究会还聘请来自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担任专家组成员,并吸引了大批本土社区书院、非遗传习中心、宫庙理事会、宗亲理事会等民间文化机构成员以及文创企业代表、艺术家、文化爱好者等加入。

闽台送王船.jpg


延伸阅读


接地气通天道    走出文化自信的海沧步伐

  4月20日上午,保生青草药传习中心在海沧慈济北宫青草药园揭牌。揭牌仪式上,福建省唯一一位以青草药传承享国务院津贴荣誉的黄锄荒老师授徒传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立志成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这个由海沧区“台助”参与推动成立的传习中心,是当地众多非遗项目传习中心的其中一个,也是海沧区深挖传统文化内涵,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大力推进闽南文化弘扬传承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海沧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立足对台交流融合的责任担当,落实国家“惠台31条政策”,依托闽南文化研究会的平台,营造闽南文化传承发展的群众基础和浓厚氛围,走出坚定文化自信的“海沧步伐”。


重挖掘   运用名人资源为闽南文化代言

  如果说闽南是中华文化的奇葩、扬名世界的热土,那么186平方公里的海沧就是这朵奇葩、热土的缩影,更是闽南文化的“基因库”。以颜思齐、周起元、丘菽园、林可胜等为代表的海沧历史名人,近年来更多地与闽南文化联系在一起,广为人知。海沧区还嫁接央视等平台,将名人史料拍摄成影视作品广泛传播。其中,纪录片《开台王颜思齐》获中国电视纪录片长片十优作品,《海洋赤子——周起元》荣获第24届中国纪录片长片“十佳作品”奖。这些正是海沧区加强传统文化弘扬传承的重要举措——挖掘本土名人资源,丰富闽南文化的内涵。

     “可以说海沧的这项工作在全市乃至全省都走在前列。”原厦门市文化局局长、福建省旅游学会执行会长、文史专家彭一万表示,海沧的“名人”都是群众耳熟能详的乡亲,这让百姓对文化的传承更有认同感和自豪感,也让这项工作更有群众基础。

  与此同时,海沧区还发挥闽南文化研究会的平台作用,通过基础性的挖掘工作,让传统文化的资源生动鲜活起来:编写《红色海沧》,极大丰富了海沧的革命史料;设立青草药传习中心、筹备北宫书院,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支持沧江古镇保护性开发;装帧制作古法线装书籍,让《周忠惠公传疏》《金沙书院记》等得到很好的保护。不仅如此,研究会还组织专家学者和民间人士,深入巷弄田间,考察记录海沧的文化坐标,并整理成册。

  “面对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丰富历史遗产,我们要怀着更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挖掘整理、抢救保护的步伐。”林合安介绍,海沧将在深入挖掘名人和历史资源的同时,推动闽南文化进校园、社区、群众生活。目前,海沧已经在着力推动歌仔戏、送王船等特色闽南文化的传承,区内一批中小学已纷纷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本课程。


重创新   多彩活动夯实民间文化传承基础

  20日晚,在海沧市民广场的猫耳朵剧场,举行了一场以学生为主要演员的歌仔戏展演。这是海沧每周“戏曲进社区”的其中一场,如今,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当地多个街道、村居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展演,这也让闽南文化在民间打响了声势、重焕活力。

   研究会副会长李碧莲表示,近年来,海沧区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举办以“戏聚海沧·经典相传”“歌咏中秋寄乡愁?戏聚海沧庆团圆”等为主题的歌仔戏专场演出,还组织戏曲爱好者走进社区,举办了近20场戏迷沙龙活动。

  接地气的活动让海沧在闽南文化的传承上更有群众基础。如今,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天的文化课堂、传习中心每周的研习活动、全区每逢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活动,已经成为海沧群众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就在20日的研究会换届大会上,海沧本土传习中心、宫庙、宗祠等民间文化机构负责人作为本土草根代表,成为研究会专家组成员,展现出海沧在闽南文化传播弘扬上的深度和广度。


重融合   发挥本土优势 建立长效沟通渠道

  作为文化荟萃之地,海沧始终充满着丰富多样的人文气息,这也让海沧在推动闽南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多了融合与交流的元素。

  在这片土地上,保生大帝的民间信仰、闽台送王船的风俗礼仪、海沧蜈蚣阁进香等活动,既充满了浓郁的地方传统气息,也可以在台湾、东南亚等地找到同宗同源的传统习俗。海沧也立足设区的初衷,大力推动与台湾、东南亚地区的文化交流,建立起长效的沟通渠道。

  近年来,以保生慈济文化旅游节、海峡两岸乐活节、汉字节、斗茶节等主体的活动,发挥出两岸民间交流沟通的桥梁作用。海沧还通过举办两岸闽南文化夏令营、中马送王船学术研讨等活动,让海沧遗存的优秀传统文化具备现代性、当代性,并积极发挥出融合交流的作用。

  “台胞加入是一个契机,让海沧的闽南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多了一个窗口和资源。”林合安表示,将加大与台湾文化机构的交流合作,让同宗同源的闽南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如此,海沧区闽南文化研究会的平台作用将得到更大发挥,“我们将结合海沧实际,加强队伍和机制建设,深化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并将拓展地区和行业间的交流,形成一批成熟项目和特有品牌,为海沧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奠定深厚的基础。”林合安说。

  “今年是海沧台商投资区创立三十周年,这一系列活动和举措,都彰显着海沧在巩固产业高地的同时,进一步迈向人文新高地。”海沧区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的海峡论坛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将与海沧台商投资区共同举办“大航海时代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海峡两岸专家研讨会,作为国家高层次的论坛,闽南文化的元素届时将进行集中展示。

  另外,海沧今年的文化领域工作也有不少重头戏:6月将举行开台文化公园的开园典礼;新的金沙书院将于今年9月动工建设;海沧区今年还将继续着力推动沧江古镇的保护性开发建设工作,逐步将其打造成“海丝第一小镇”。(来源:厦门日报)


下载鹭风报1411期05版 专题
相关新闻

要闻|专题|侨乡动态|海外侨讯|人物|副刊|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