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海外侨讯 / 新闻详情 < 返回
闽南非遗进课堂 厦门大学这个学院这样做

发布时间:2022/06/24作者:杨珊珊 彭倩来源:福建日报点击量:5251鹭风报1567期04版 华文教育

04-1.jpg

        本报讯  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无过于青年人的积极参与、主动学习、亲身实践,传播传承非遗,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的师生们一直在路上。近日,厦门大学中华文化体验课程班里近40名各国学生与30多名线上国际学生开始了他们新的“非遗研学”之旅,在任课教师肖宁遥的带领下,前往厦门金莲陞高甲戏剧团进行研学实践。

       本次研修以结合精彩戏曲表演的文化讲解为主线,融合互动问题进行线上线下的实时考察,让同学们在欣赏艺术盛宴的同时进行戏曲文化的积累。泉腔弦管,曲自南音,兰指科步,步步生莲。不过须臾,观看表演的研学团成员已对精彩的高甲戏如痴如醉。学员们还得到了亲身体验高甲戏表演的机会。

       加纳留学生葛思思扮演了“包青天”,在剧团老师的帮助下戴上帽子和胡须后表示很喜欢自己“酷炫”的装扮。来自乌克兰的陈悟空说:“虽然我叫陈悟空,但是这是我第一次扮演孙悟空。我最近刚好也在看86版的《西游记》,在装扮表演时,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来自泰国的艾贤同学穿上了精致的贵妃装束,她兴奋地说:“感谢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给我们机会来参加了这次活动,我们体验了高甲戏的各种过程,从化妆、穿着、到演艺表演。”

       学员们还一起学习了高甲戏广播体操。体操将高甲戏经典做派与全民健身相结合,在体悟高甲戏身姿体势的奥秘时,也将戏曲文化融入了日常生活之中。

      “90后和00后的年轻艺术家们是如何接触到高甲戏,并将其确定为自己的职业的?”“外国人可以学习高甲戏吗?有传承限制吗?”“卸妆会花很长时间吗?”“高甲戏在海外的演出戏迷多吗?”在面对面访谈环节,除现场学员代表外,还有30多名线上国际学生共同参与。

       早在2013年,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就开启了“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文化研学思政课程,并一直延续至今。作为系列课程负责人,肖宁遥打造出独特的中华文化研修体验与展示教学模式,在9年时间里带领海内外学子走进福建特色:探寻嘉庚建筑,品味安溪茶文化,体验闽南非遗高甲戏,走进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泉州。在带领学生“走出去”的同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请进来”,布袋木偶戏、扎染艺术、书法艺术、健身气功等一一走进了校园与社区,充盈了课堂,浸润着人心。



下载鹭风报1567期04版 华文教育
相关新闻

要闻|专题|侨乡动态|海外侨讯|人物|副刊|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