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新闻详情 < 返回
台胞分享两岸融合发展故事 鼓励台湾青年登陆打拼

发布时间:2022/07/22作者:来源:海西晨报、中新社、天下集美等点击量:11284鹭风报1571期04版 专题

        “在大陆我们过上了向往的生活。”参与第十四届海峡论坛的台北女孩曾芝颖说出了不少来大陆工作生活的台青的心声。海峡论坛虽然已经落幕,但众多台青在大陆奋斗的故事仍然令人回味。对于台湾青年而言,海峡论坛不仅是与大陆青年面对面、心与心交流的平台,也是对接资源、抱团发展的渠道,参与各项交流活动有滋味也有收获。

04-1.JPG

分享故事 鼓励更多台青登陆

        “只要我们在一起,那就是我向往的生活。”在第二十届海峡青年论坛上,来自台北的曾芝颖有感而发,用一句流行语概括了她在大陆的生活:与大陆青年共同寻梦、发展,同时她邀请更多台青朋友来到大陆感受“向往的生活”。

       大学毕业后,曾芝颖在台湾摆过地摊、做过领队、当过记者、搞过活动策划……各种各样的经历还是无法满足她的好奇心。于是,2016年曾芝颖告别了父母,决定到大陆闯一闯。“当我告诉父母这一决定时,两位老人一个往东边走,一个往西边走,各做各的事情,假装听不到。”当初的场景历历在目。曾芝颖说,她十分感谢父母支持她跨越藩篱,去寻找自己的未来。

       来到大陆短短几年时间,她拥有的不再只有当初来大陆时的一点勇气和担当,还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事业。如今,她有了多个头衔:台湾中华教科文创新发展协会理事长、福建省青年建筑师协会台籍执行秘书长、福建橙翔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曾芝颖来到大陆后投身乡村建设,在参与乡村振兴的田园梦中见证两岸融合发展。2021年,曾芝颖获评福建省“101台湾青年创业扶持计划”暨福建省台湾青年“创业之星”,让她更加坚定留下来的决定。“我也把这份荣誉分享给台湾的朋友,他们很惊讶,甚至怀疑我的奖杯是自己找人定制的。”曾芝颖说,当她把自己在大陆发展的故事分享给台湾朋友后,他们也对大陆充满了好奇,就像当初曾芝颖所拥有的好奇心一样。

       很多朋友对于大陆给予的政策和机遇其实是一知半解。“大家可以敞开心扉,来大陆走一走、看一看,寻找机会,交流更多的可能性。”曾芝颖说,她非常乐意做一座桥梁,把这几年在大陆的酸甜苦辣与台湾青年作分享,让更多新生一代融入两岸融合的时代大潮。


对接资源 落地环保柴油产品

        在日前举办的两岸数字经济暨人才融合发展论坛上,厦门杰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淑敏带来了她的环保项目——新型植物油基柴油。她表示,希望借此机会对接到更多合作伙伴,进一步推广他们的项目。

        “通过我们的技术,能够将不能食用的或者工业用植物油,比如地沟油及产油藻类等,通过加上添加剂混合搅拌,转化为柴油。”陈淑敏说,他们研发的植物油基柴油相比普通的柴油,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减少黑烟等污染物的排放。

        陈淑敏介绍,他们的技术经过多年的研发已趋于成熟。正是看中大陆的市场环境以及需求,2020年,他们落地厦门成立了公司,开始进行产品的推广工作。“目前,我们正在为产品的上市进行前期的筹备工作,与一些车队合作,为他们发放样品,得到的反馈都不错,大家十分希望产品能够赶快上市。”


幸福养老 台籍师生推志愿项目

       日前在海峡两岸社区治理论坛上,两岸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专家学者聚焦“近邻服务幸福养老”主题,分享各自在社区助老服务方面的实践经验。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金门同胞江宜珍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养老课题的研究。她提出,希望公众可以尝试性地去体验老年生活方式,多给予老年群体关怀和包容。

        前段时间,在江宜珍和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赖怡宏指导下,“开‘心’福见——低龄小学生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们,给海峡少年合唱团的孩子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进行主题为“幸福家庭三代共生”的亲子活动。大家一起动手做便携式家用心率变异仪,仪器做好后由孩子们给长辈检测。

       江宜珍表示,我们在活动中,始终把教与学、学与做融为一体,老师向孩子们提出适当要求、指明具体任务,培养儿童的创新策略,孩子们的双手与生活接触,才能树立对这个世界正确的知见。

        同时,团队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们也在活动中将理论与实践、技术素养与人文素养、健康身体与心理等有机结合,促进自身的发展。参与活动的台籍研究生陈士涵表示,自己参与江宜珍老师指导的项目已有一年半时间,这期间,她把在台湾的学习经验与科研成果结合起来,在教育孩子的项目中完善课题研究,促进个人成长。


“耕耘”土地 留住乡愁筑梦乡野中

        2014年,李佩珍带着在台湾累积15年的社区营造工作经验,随台湾团队来到厦门,进行村居环境改造项目。8个月工作项目合同结束后,团队返回台湾,她却再不舍得离开。

  “那一年,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第36年,我在改革开放的大树浓荫和惠台利民政策推动下,获得了新的机缘、展开了新的职业生涯、拓展了新的生命历程。”李佩珍说,她播下决心,持续耕耘这片土地。

  在李佩珍的带动下,有40多位台胞先后来到厦门海沧区基层工作。这其中,有刚从高校毕业的“90后”,也有人携家带眷而来。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再到一个团队,“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于2019年在海沧区应运而生,成为大陆首家由台湾青年组成的非公募慈善机构。

       搭建两岸城乡发展交流平台,为两岸城市更新、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提供服务,是基金会成立的初衷。以台湾“社区总体营造”经验为依托,基金会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形成“先造人、再造物”的有效运作模式。

       “就是在环境硬件建设发展的同时,同步提升软性的精神文明。”李佩珍笑言,“我总是开玩笑说,地方发展得‘软硬兼施’,方能两全其美。”修复闽南农村的红砖古厝、激活老旧建筑,挖掘传递在千年文化脉络之下的家族、村落历史,进而建立村民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这在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的项目中名为“培根计划”。

       在厦门对口帮扶的宁夏泾源县六盘山,台青社区营造员也展开了一部“脱贫攻坚”的生命之书。

       在李佩珍看来,乡村振兴是时代的命题,台湾青年回归祖辈的家园,用智慧和汗水建设希望的梦田。来自宝岛的经验与大陆在地的动能互相培力,台湾青年的实践探索,交出的是更具有原创性、融合性和持续性的答卷。

       今年是两岸开启交流35周年,李佩珍回忆起1987年台湾开放赴大陆探亲时,她与父亲的对话。有一次她随口问起父亲,奶奶长什么样子,父亲当时停顿良久,才回答“不记得了”。李佩珍动容地说道,“是什么样的离别,能让人忘记自己母亲的容颜呢?所幸后来两岸往来频繁,一湾浅浅的海峡再也挡不住我们回家的脚步。”

       回想第一次到海沧青礁村,是一个大雨倾盆的夏日,在进村路上李佩珍一脚踏进泥里,好不容易拔出来,却扯断了凉鞋鞋带。

       “后来我经常跟朋友说,这里的土地会黏人,现在,我的心已被牢牢黏住了。”李佩珍深信,对脚下的土地投入的情感有多深,路就能走多长。


扎根集美 成就钢铁女强人

        30年前,詹淑芳的父亲追随台商投资区的利好政策在集美创业。2006年,詹淑芳放弃设计师的工作,从台湾桃园来到集美帮忙,一晃也16年过去了。现在,詹淑芳一家在集美安家立业。她说:“我的根,深深地扎在了集美。”

        “大胆挑大担。”这五字牌匾挂在詹淑芳办公室墙上,只要一抬头便映入眼帘。“父亲的初衷是让我们‘守城’,所以我们一直比较保守。”詹淑芳介绍道。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如何在新的经济形势上适应企业转型升级,成为台商创二代共同面对的问题。

        从守业到创业,作为厦门富全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厦门富钢工贸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詹淑芳见证了台商投资区发展的这十几年,深深感受到集美的用心和包容。

       詹淑芳说:“从台胞台企的贴身需求和切实利益考虑,不断推出惠台措施,政策涵盖经贸、文化、人员往来、就业政策等领域,厦门、集美为广大台胞在大陆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打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优的条件,这些都让我们这些台胞台企感到‘一家人’的暖意。”


登“鹭”创业  深耕两岸“云”上共同市场

        随着大陆数字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空间不断拓宽,许多台湾青年近年来纷纷来到“鹭岛”厦门,通过成立行业协会、孵化项目布局跨境电商等多种形式,活跃在数字经济发展第一线,深耕两岸“云”上共同市场。

        2016年,来自台湾的“90后”潘怡君作为公司代表被派到大陆工作,一次出差让她爱上了美丽的厦门。2018年她辞掉原来的工作,在厦门做起了社群电商平台,主要售卖甜点、白酒和茶叶等各类台湾特产。

        在这次创业中,潘怡君把以前的营销专业跟电商很好地结合了起来,探索出适合其团队的经营模式。她说:“社群电商平台可以让消费者边聊微信边向朋友推荐中意的商品,让大家可以随时随地想买就买。”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潘怡君积极寻找机遇,线上销售营业额不减反增,“2022年前三个月的营业额已和2021年全年持平”。

       “受疫情影响,现在消费形态已经从推变成了拉,消费者也习惯在家里线上购物。”因订单太多忙不过来,潘怡君边接货边向在家休息的同事打电话“求救”。现阶段,她每天一大早到公司点货、包装和发货,有时要忙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休息。

       


下载鹭风报1571期04版 专题
相关新闻

要闻|专题|侨乡动态|海外侨讯|人物|副刊|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