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位置:首页 / 侨乡动态 / 新闻详情 < 返回
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进校园

发布时间:2019/05/24作者:杨焕焕 练亚芸 颜彩蓉来源:点击量:4577鹭风报1415期06版 华文教育

      南音也称“弦管”, 有“中国音乐历史上的活化石”之称,发源于福建泉州,用闽南语演唱,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

      5月17日,应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华文化体验课程主讲教师陈端端教授的邀请,中国音乐教育专家、欧厝南音泥土计划发起人吕韶风,著名南音作曲家、琵琶圣手卓圣翔,南音全才、福建南音网创始人林素梅,优秀南音演唱者、编剧罗纯祯来到海外教育学院,为中外学生开展了一场学习“南音”、体验“南音”的讲座。旨在更好地帮助海外学生学会欣赏闽南文化,深入感受闽南艺术魅力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吕老师首先为在场师生讲解了南音的悠久历史,以“乂、工、六、思、一”五个正声为基础的工尺谱和南音的主要乐器:琵琶、三弦、洞箫、二弦和拍板。在演奏过程中,琵琶只奏曲中骨干音,由洞箫润饰加花。

      “柔曼缠绵摅怨慕,轻盈典雅蕴讴吟”。随着琵琶铮铮,洞箫悠悠,罗老师一曲五分钟只唱四个字的“世界上最慢的音乐”——《一纸相思》,唱不尽的含情寓意,淡到无声犹刻骨。她的唱功、气息、唱法和表达和谐地演绎着原汁原味的古朴南音。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更是将送行妇女的离愁别恨融入对山水无情的怨意之中。琵琶轻弹委委倾诉,洞箫和之隐隐哀怨,古老而饱含深意的闽南语,朴实却不失格调的离别情,带领现场师生再回北宋隐逸诗人林逋的《长相思》,以全新的形式诠释古人的细腻情感。

06-2.jpg

      最后,在南音四大名谱之一《走马》的欢快声中结束了本次讲座,不少同学还意犹未尽,不舍得放下手中的乐器。

      18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杨焕焕听完这场讲座后深有感触,她说,“体验课重在体验,不仅是情感和南音唱腔体验,更是通过模仿、学唱、演奏等直观的与之接触和碰撞的体验。无论是第一次拨动琵琶琴弦的喜悦,还是鼓足勇气依然没有吹响洞箫的手无足措,都让我对南音有了更多的认知和深深的敬意。”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18级经贸班的本科生李嘉隆表示,“以前都没听过南音,今天通过学习闽南语的发音,用闽南语唱南音,真的很有趣。我还亲身体验了许多中国古老的乐器,都是一些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其中最喜欢的是琵琶。”

      2018年起,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便专门为留学生开设了“中华文化体验”课程,帮助他们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去一年,分别开展了中秋文化、茶文化、国学、地方戏曲等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闽南地区的中秋习俗。参访安溪八马茶叶总部,参与名家文学沙龙,参观陈嘉庚先生故居,体验闽南高甲戏文化。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衔接,帮助留学生亲身实地、多维度地感知最真实的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下载鹭风报1415期06版 华文教育
相关新闻

要闻|专题|侨乡动态|海外侨讯|人物|副刊|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