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新闻详情 < 返回
侨与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年

发布时间:2020-10-23作者:来源:综合自中国新闻社报道、 福建政协文章、王起鹍文章点击量:7744鹭风报1485期04版 专题

       从百余年前的五口通商口岸,到改革开放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厦门始终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在中国对外开放史上扮演重要角色。      

       厦门的国际范儿,往往让外省人忘记了他的闽南腔。1980年,厦门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侨务工作的恢复与发展赢得了时间和机遇。一大批华侨华人来到厦门特区的土地上投资、生活,开启了新时代的一幕。


华侨签下厦门经济特区第一份外商投资合同

       1980年元旦,厦门—香港通航。时任市侨联主席颜西岳率领市“通航代表团”往香港开展联谊工作,打开了与侨、港、澳、台联络的局面,引进海外资金数十亿元,许多侨港澳资企业落户厦门,为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981年,厦门市致公党组织建立,张述、洪如萍、丘涟滨等归侨知识分子带领致公党党员,联系广大归侨侨眷知识分子加入了改革开放的快车道。

       陈应登至今保存着三十几年前的一份旧合同。1982年初,祖籍福清的印尼华侨陈应登与厦门市签订合同,在湖里开办印华地砖厂。这是厦门经济特区第一份外商投资合同。侨商、外商投资厦门的大幕由此开启。

       当年的老花砖,在今天的厦门“特区·1980”湖里创意产业园里,仍能找到踪迹。湖里区这个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依稀可见40年前机器轰鸣、热火朝天的工业区的影子。

       1980年10月,国务院在厦门岛北郊的湖里划出2.5平方公里设立经济特区。特区设立之初,2.5平方公里上聚集了许多被经济特区政策吸引来的企业,包括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印华地砖厂、香港投资企业厦门联桥有限公司等,更孕育出一批像厦华、厦新、金龙、宏声等品牌企业,聚集形成工业厂区。

       在公安部门的支持下,厦门放宽审批归侨侨眷出境探亲定居,一大批归侨侨眷根据“来去自由”的原则获准出国出境与亲友团聚。20世纪80年代初,移居香港的陈成秀、李仲树、曾琦等许多港澳同胞,怀着爱国爱乡热情返回厦门参与经济特区建设,并介绍了许多侨商、台商到厦门投资兴业。政府落实了归侨侨眷政策,归还了华侨房屋,大大激发了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捐资兴办公益事业的热情。特区建设40年来,仅厦门就接受华侨港澳同胞捐赠五亿多元。

       中国旅行社和厦门华侨大厦历来是华侨华人之家,经扩建装修、培训接待队伍,改善接待条件、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迎来了世界各地的侨胞,成为联络侨港澳同胞的桥梁。

       侨联开展免税商品交易业务,为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回国回乡提供了方便。同时,厦门市还关心支持竹坝、天马华侨农场的建设(修建五显至竹坝华侨农场的柏油路)、集美侨校的复办及厦门华侨中学的发展工作。《鹭风报》恢复发行,向海内外华侨华人、归侨侨眷宣传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侨办、侨联、致公党开展“侨帮侨”活动,采取政府救济与社会慈善事业相结合,加大了对贫困归侨的扶持。

04-3.jpg1981年颜西岳主席参加厦门-香港通航代表团赴港,与香港体育会会长林诚志(右)在船上


侨领爱乡情

       德高望重的新加坡归侨颜西岳,历任厦门市第四至十一届侨联主席,发扬陈嘉庚的爱国主义精神,积极联络海内外侨胞,用毕生精力为发展特区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区设立之前,他就与其他同仁一起,争取侨汇投资人民币1200多万元,投资厦门罐头厂、瓷厂、橡胶厂、同安油厂等,兴建了100多幢别墅式华侨住宅。他还带头出钱出力,倡导开办了侨星化工厂、天马华侨农场、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华侨印刷厂、华侨机修厂和华侨中学、华侨幼儿园、华侨托儿所等生产企业和社会福利事业。

       特区设立之后,颜西岳兼任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发展公司副董事长,鼓励一批有财力的亲朋好友来厦投资。同时,积极创办侨益电子元件厂、侨利食品厂、侨泰实业公司、新侨酒店等企业,解决了许多归侨、侨眷子女的就业问题,并推动侨联在厦门最早推行“三来一补”业务。

       恢复侨办后的首任主任、菲律宾归侨柯栋梁,主动支持、协助厦门侨联开展海外联络、内联外引工作,并为落实归侨知识分子政策,为《鹭风报》的复刊、集美侨校的复办、华侨大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久居厦门的人,都知道特区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口号,就是“以侨引侨,以侨引台,以侨引外”。说到“三引”,不能不提一位可敬老人——现年93岁的香港汎年国际集团主席陈金烈先生。1980年,他首次率领香港同胞回厦考察,不仅本人积极投身厦门特区建设,还是一位热心牵线搭桥的“红娘”。

       1983年,厦门特区开始基础建设,引进外资举办企业成了当务之急。陈金烈极力说服和动员香港康力公司董事长柯俊文先生来厦门投资办厂。为了促成此事,他放下自己公司的事务,数度专程陪同柯先生到内地考察,终于促成了香港康力集团与厦门市合资成立了厦门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厦门华侨电子企业有限公司。

       更为可贵的是,1989年政治风波过后,当许多人准备从内地撤资的时候,陈金烈却从香港飞抵厦门,毅然扩大和追加在厦门的房地产投资项目,以自己的行动稳定海外人士对大陆经济发展的信心。这一年,他几乎月月都回厦门,引带台商或外商到厦门投资。

       1993年,陈金烈又联合94位闽籍人士共同成立“香港厦门联谊总会”,带头捐出100万港元,并出任第一任理事长。近20年来,香港厦门联谊总会在厦门与香港之间架起了一座“金桥梁”,在陈金烈等许多热心人的带动下,大批港商、侨商、外商纷至沓来,形成了一波又一波投资厦门特区的热潮。

       不仅如此,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在特区建设中还创造了诸多“第一”:除了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印华地砖厂、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集美制衣厂外,还有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第一家获准在厦门特区设立的外资金融机构——新加坡大华银行厦门分行;第一家海外合作经营企业——厦门鹭江宾馆;第一家以旅游运输业为主的外商合资企业——厦门民谊有限公司;第一家开通香港与厦门海上运输业的“集美号”“鼓浪屿号”轮船;第一家双语教学的国际学校——岷厦国际学校……

       这诸多“第一”,都是40年来海外华商和港澳同胞热心投资厦门的真实写照,是他们与祖国携手同心同德、携手共进的闪亮注脚。

04-2.jpg1980年陈金烈回到厦门考察


四十不惑,特区正当年

        40年来,厦门从“以侨引侨”到“以侨引台”“以侨引外”,从中外合资到外商独资,从拼土地、拼优惠到国际化营商环境步步提升,从封闭的海防小城到以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

       制造业是厦门市利用外资的重点。日本电气硝子、丰田通商、美国戴尔、香港太古飞机维修等一批重大外资项目注入,厦门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钨制品生产出口基地、中国主要电脑出口基地、液晶面板出口基地、中国最大的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

       2019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112.22万标箱,成为全球第十四大港。   

       2020年1至7月,厦门市外贸进出口3700.8亿元人民币,占据福建省一半。“丝路海运”“中欧班列”双翼齐飞,跑出厦门发展“加速度”。

       2018年以来,以“丝路海运”命名的航线合作平台在福建厦门启动运营,助力厦门打造“海丝”枢纽城市。如今已连接厦门港与日本、韩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和菲律宾的主要港口。

        与“丝路海运”相呼应的是不断跑出“加速度”的国际班列业务。台湾、香港地区以及泰国、越南、日本、印尼、印度等周边国家货物通过“海运+铁路”运输方式,借道厦门完成过境运输,使得原本需要三四十天的运输时间压缩在20天内。

       40年后,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成为厦门企业投资新常态。象屿集团在印尼东南苏拉威西省投建的不锈钢冶炼一体化项目已有部分产区投产,这是厦门创办经济特区以来,对外投资项目规模之最。

        有山有海有都市感的厦门,是资本角逐的天堂,也是对年轻人十分友善的创业热土。当年的经济特区发祥地湖里区,如今聚集了文创、影视、电竞等新兴产业集群。截至2020年7月,“特区·1980”7个已投入运营园区实现营收约14.8亿元人民币。

       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一家亲。在这里,大陆首个地方“惠台60条”出台,《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率先落实,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深入实施,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对台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加快建设。

  厦门不断完善吸引台湾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机制和服务台胞台商制度体系,创新设立台胞服务中心、台胞驿站、台商之家、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等涉台服务机构,在大陆率先形成涉台司法服务“一条龙”机制。

  目前厦门已有30个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累计入驻台湾团队500多个,其中,厦门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创客基地等7个基地获批国台办“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示范点)”。

       与此同时,两岸首家合资证券公司“金圆统一证券”、首家合资消费金融公司“金美信金融”、首家台资保险机构“富邦财险”等纷纷在此落户;厦门率先开展的对台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占了大陆业务总量八成五之多。

       在中国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特区优势趋于弱化之际,自2015年起,厦门在全国率先启动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营商环境水平从2014年相当于全球经济体第61位提升到2019年的25位。

  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挂牌5年来,累计推出416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82项,27项厦门经验在全国推广,占全国1/4;在服务贸易方面,今年8月,厦门获批全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

     对于解决民生问题的探索,厦门也一直在路上。纵观特区40年发展轨迹,不难发现,厦门一向都是中国各领域先行先试的“试验田”。这座美丽海滨之城,正凝聚侨心侨力,同时发挥海峡两岸一家亲的优势,持续不懈进行探索实践,闯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成功之路。

04-4.jpg厦门国际班列


下载鹭风报1485期04版 专题
相关新闻

要闻| 侨乡动态| 专题| 海外侨讯| 人物| 副刊| 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