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发布时间:2019-07-05点击量:9885鹭风报1421期04版 专题
在福建厦门集美区的北部,背靠融体育公园和风水宝地于一体的天马山,坐落着一座历史悠久的村居——后溪镇英村社区。在这里,人人传诵着海外汪氏宗亲特别是新加坡汪氏总会族亲情萦乡国、热爱桑梓、乐善好施的感人事迹。
移居海外,难忘乡愁
明朝年间,倭寇盛行。为躲避倭寇侵扰劫掠,集美英村汪氏开基祖从惠安迁入,居住在天马山下的两个角落,一个叫埔上,一个叫中社。英村汪氏开基祖有三个儿子,后人称为长房、二房、三房,历经繁衍,人口百余。因居住处离村庄较远,加之旧社会兵乱贼匪频繁,长房、二房的后代大部分迁移到下面的英村居住,三房的后代大部分出洋谋生,少部分去了别的村庄。
三房的后代早年出洋时,大部分定居在马来半岛、吕宋等地。1938年5月10日,日寇在厦门五通登陆即“厦门沦陷日”,大肆烧杀抢掠。为免遭日寇频繁的轰炸和骚扰,包括英村汪氏乡亲在内的大批厦门百姓纷纷逃亡海外。为照顾逃生而来的同族宗亲和乡亲,协助解决其所遇困难,旅居新加坡的英村汪氏先贤发起成立 “平阳堂”,翌年获准注册,更名平阳汪氏公会,2007年更名为新加坡汪氏总会。该会宗旨原为“联系宗亲,互相照顾,协助宗亲解决所遇困难”。随着时代演变和形势发展,由为宗亲服务逐步扩大到为促进社会发展服务。
现英村社区(含英埭头)总人口约3200余人,其中汪氏宗亲占一半达1600余人,而旅居新加坡的汪氏宗亲则是英村的两倍有余。在1985年重修英村平阳汪氏家庙和1987年修建英村南岳宫时,当时新加坡平阳汪氏公会发动海外宗亲的捐款人数就达4000余人。
“乡音亘古今,乡愁暖人心;走遍天涯路,最是乡情深。”因在集美英村社区有一部分汪氏乡亲居住的英埭头,早期有一条英村街,生活在新加坡的宗亲在当地也建了一条英村街。与集美英村平阳汪氏家庙相邻千余米的何山埔,有一座英村南岳宫,系英村汪氏先祖奉祀主神“南岳圣侯”之宫庙,于是在新加坡也建了一座南岳宫,香火很旺盛,每年农历二月初十和十一月初二的南岳圣侯诞辰和祭日,也像家乡一样举行庙会庆典,游神、请乐队、大戏表演,各方香客前来朝拜。他们不仅把家乡的民间信仰习俗带到了海外,印证了海内外中华儿女“人同根、神同源、文同种”的历史渊源,更诠释了“炎黄子孙血脉相连”的深刻哲理。
▲2016.04.08新加坡汪氏总会汪家裕主席应邀参加首届嘉庚论坛。王昌泽摄
创业有成,乐善好施
集美英村汪氏宗亲在海外发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奋勇拼搏的精神。他们早期多从当苦力、务工、经营小本生意等逐渐发展,一旦事业有成,首先想到的是回报家乡、回报祖国,涌现出汪万新、汪朱弁、汪国成、汪顺力、汪昌庆、汪荣通、汪绅助、汪家裕等一大批热心捐资兴学、兴办公益事业、支持故乡建设的典范。英村爱国华侨汪万新 (1903~1978),1954年调任厦门市侨联副主席,捐资兴办华侨托儿所、华侨中学、华侨热带作物引种试种场等。1957年,他回到故乡英村,捐资创办英村小学,在汪顺力、汪文蚶等老侨务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英村小学从起初只有几间平屋教室仅办到小学四年级,到后来不断扩大校舍,建成三层教室和办公楼办到小学六年级。1970年,汪万新还捐资给英村大队办碾米厂、砖瓦厂,既方便社员生活,又增加社员收入。他从回国到逝世时,仅对英村小学、村、大队的无私捐助就达几十万元人民币。
上世纪60年代初,现新加坡汪氏总会主席汪家裕之父汪国成在回乡探亲期间,在汪金队的促成与指导下,建立了英村平阳华侨联谊会,促进了海外宗亲与家乡的联谊。汪国成对集美英村乡情浓厚, 只要有时间机会,便会带着儿子汪家裕等返乡谒祖,慰藉乡情,更想尽办法故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慷慨解囊,且从不谋求回报。1968年,在汪国成倡议下,新加坡平阳汪氏公会发动宗亲捐款翻建汪氏家庙,并于1985年再次重修,后又在1987年修建英村南岳宫。1978年,他接力汪万新,继续募资捐资兴建英村小学。2001年,汪绅助也捐出位于英村的一栋三层红楼故居供学校使用。经过多年努力,英村小学的各项设施不断完善,现拥有校园面积4950平方米600多名师生,并获得了“文明学校”“平安校园”和“红旗大队”等荣誉称号,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1986年起,汪国成、汪荣通等发动宗亲捐款资助创建英村商业街,修建英村小学路,村民至今心怀感激。1999年,汪家裕担任新加坡汪氏公会主席,至今已连任10届。在这20年间,汪家裕主席经常组织宗亲会员归国返乡谒祖省亲、考察投资,还先后两次应邀参加“嘉庚论坛”。其本人坚持每年回国,走遍祖国大江南北,并积极为集美区开展海外联谊牵线搭桥、提供便利,与市、区领导和乡亲保持着密切的感情联系。
▲2019.05.26新加坡汪氏总会汪家裕、汪瑞典、汪毓泉参观集美区侨胞之家,汪氏公会捐款1万元充实侨联基金。王昌泽摄
▲2019.05.26新加坡汪氏总会汪家裕、汪瑞典、汪毓泉走访厦门市侨联。王昌泽摄
传承懿德,同心圆梦
在海外汪氏宗亲的关心和支持下,集美英村紧跟改革开放的步伐,发展日益繁荣。2003年以来,随着文教区的大开发大建设和城市化的推进,社区被征地3000多亩,拆除旧房屋8万多平方米,先后有300多户家庭因拆迁赔偿陆续搬进了宜居的安置房。2006年7月,英村社区正式改名,辖何山埔、英村、英埭头3个自然村,设6个居民小组,总户数1065户,常住人口3200余人,外来人口4000余人,社区两委干部5人。辖区内有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华夏职业学院、工商旅游学校、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入驻,在校师生4万余人。在集体经济方面,英村社区经济发展迅速,村财年收入达400多万元,位列全镇前茅,并全部用于分红。得益于政府关于失地农民的政策支持,社区老人(男60周岁、女55周岁)全面享受失地养老保险,70周岁(女65周岁)的老人每月都领取到2100元以上,并逐年增加。近年来,随着4所高校的入驻,文教区师生人数不断增长,消费能力和潜力不断放大,越来越多的居民将焦点落在周围地区的旅舍、商店、饭店等服务行业,依靠学生活跃的消费能力,带动地区经济和配套设施的快速发展。
英村社区先后被授予厦门市城乡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厦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集美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厦门市第十三届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清风徐徐、书声朗朗的大学新城,为风景秀丽的英村社区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情调。以服务树形象,以文化促发展,英村社区正沿着建设高素质高颜值跨岛发展最美新社区的目标奋力前行。“天马钟灵昭日月,来龙万水结莲池”,我们竭诚欢迎并期待着海外宗亲常回家看看!
作者注:本文根据英村社区李金城书记撰写的《新加坡汪氏总会祖辈事迹》、英村平阳华侨联谊会原会计汪水龙先生整理的文稿,结合实地采访考证整理形成,并得到后溪镇侨联李美琴主席、英村社区汪仁勇主任、英村平阳华侨联谊会原主任汪文蚶和文书汪宗德老先生的不吝赐教,借阅了汪文蚶老先生提供的《六桂堂族谱汇编》(民国七十八年十二月版)、《六桂堂族志(第一集)》(民国三十八年二月版),对本文进行验证,谨致以诚挚的谢忱。由于本文内容涉及的时间久远,搜集的参考资料难免存在错漏,由此导致的笔误和错漏,敬请原谅,并给予指正。
▲英村平阳汪氏家庙文物保护标志牌。王昌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