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发布时间:2019-11-29点击量:11869鹭风报1441期04版 专题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中国人出国历史悠久,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华人同家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华侨华人将西洋、南洋文化带回家乡,使侨乡开风气之先,在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逐渐形成鲜明的地域人文特点,进而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
侨乡厦门的文化特色之一在于侨乡建筑。华侨在海外艰苦拼搏,赚钱汇回厦门,买地建房以供自己“落叶归根”时使用,或供亲属居住,形成了早期的华侨历史建筑,分布于厦门市各地,其中一部分坐落于今天的思明区开元街道。
位于开元街道的深田路、百家村一带,是厦门老市区中,展现城建历史的一个片区。位于中山公园以东,白鹤岭以南,原为农田,旧名深田内。
1927年,为兴建中山公园,原公园片区的124家住户自愿迁往此处,为构建中山公园腾出空地,故名“百家村”。百家村的发展,亦由此开始。因其规划完善、日益繁华,吸引来华侨在此居住。
近百年过去,如今此地遍布众多历史风貌建筑,华侨文化与市井文化并存。
深田路4号▼
深田路位于百家村的外围,原为农田,故名“深田”。深田路4号是一栋3层的外廊式洋楼,以西式白柱搭配中式红砖,使整个建筑看起来更加古朴庄重,素淡典雅。
深田路37号▼
深田路37号别墅为二层砖混结构荷兰式建筑。坐北朝南,四坡红瓦顶,外墙有堆塑装饰,楼前有庭院。该建筑是厦门少见的荷兰式建筑。
深田路42号▼
深田路42号兴亚院旧址,由三栋相连的灰色洋楼组成,建于1930年代,原为菲律宾华侨黄振成别墅。厦门沦陷期间被侵占,做为日本在厦门的最高统治机构 “兴亚院厦门连络部”。
这栋建筑特别之处不仅在于背景。兴亚院旧址是厦门唯一的纯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建筑,与老城区主流的建筑风格不太一样,摒弃了常见的闽南元素或者西洋雕花。装饰全由宽约30公分的竖向线条组成,排列整齐朝中央逐次升高,水刷石表面,韵律强烈。
深田路44号▼
在兴亚院旧址的隔壁,有一幢北欧风格的米黄色洋楼,门牌号深田路44号,又名观稼轩,为菲律宾华侨所盖。观稼轩主体楼左侧,因周边建筑施工震动而引起坍塌,如今修缮完成,因此可见左右两侧一新一旧的强烈对比。
深田路49号▼
建于1922年。二层砖混西式建筑坐北朝南,外墙装饰、窗花均为西式,木制楼梯,六角形红砖铺地。正厅门廊一、二层各有罗马式立柱。
百家村路58号▼
位于百家村路与光荣路的交汇处。别墅斑驳的灰色的外墙上雕饰了各式花卉图案,檐口尖顶的山花装饰十分张扬,呈现着浓郁的西洋风格。
东门路4号▼
东门路4号建筑为华侨柯清源所建,俗称“柯清源别墅”,楼高4层,规模宏大。半圆形探出式的阶梯庄严而有气势,每层楼的窗楹铁艺装饰十分精致。如今作为174医院办公楼。
东门路46号、48号▼
百家村内旧时有新民市场,就是今天的夏商市场。整条东门路几乎被市场所占据,两旁分布老宅。其中,东门路46号与48号两栋红砖楼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精雕的花岗岩基座,红砖的墙体,高耸的罗马柱,檐部的西洋山花,加之以探出式的门庭及阳台,展现出一种精致的结构、色彩和雕琢之美。
从前只有从市场遮雨棚间歇的入口进入才能看到建筑正面,如今因为道路改造,老宅的建筑背面得以展示在公园东路大道之侧。
中兴路38号、40号▼
中兴路40号,因墙体由红色砖砌成,与隔壁38号“白楼”区别,坊间俗称“红砖仔楼”。屋主系爱国华侨陈兴基。
19世纪30年代,在南洋完成资本积累的陈兴基,决定在厦门祖业(中兴路38号)的隔壁置办自己的房产,于是汇款将中兴路40号的土地买下,将其改建为现在的4层楼住宅,于1936年竣工。门前有柱廊,方形围栏。墙体为清水烟炙砖砌筑,外墙为加海蛎壳水刷石装饰,进口瓷砖铺地。门楣上方铁艺制作“陈兴基宅”四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兴路40号成为归国华侨们集会的固定场所之一。
蓼花路20号▼
原是“厦门台湾公会”会长陈长福的公馆。早期曾作为日本驻厦领事馆官员住所。国民党将领沈向奎、胡琏也曾经住过。如今改造成为精品酒店。
主要参考资料:
1、“厦门手绘地图” 微信公众号
2、思明区开元街道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