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发布时间:2019-09-27点击量:12504鹭风报1433期04-05版 专题
华新路华侨新村:华侨文化 诗意空间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中国人出国历史悠久,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华人同家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华侨华人将西洋、南洋文化带回家乡,使侨乡开风气之先,在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逐渐形成鲜明的地域人文特点,进而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
侨乡厦门的文化特色之一在于侨乡建筑。1949年前,华侨在海外艰苦拼搏,赚钱汇回厦门,买地建房以供自己“落叶归根”时使用,或供亲属居住,形成了早期的华侨历史建筑,分布于厦门市各地。厦门最早的华侨新村“美头山华侨新村”就建设于这个时期。
1950至1970年代,因大批东南亚华侨归国,为满足华侨、侨眷兴建住宅的需要,同时也为国家争取侨汇收入,中国的南方兴起了建设“华侨新村”的热潮。厦门作为华侨出入国门的重要口岸,1956年市政府专门划出地盘,授意厦门市侨联成立“厦门市华侨新村筹建委员会”,按华侨的意愿进行设计,帮助华侨汇款在厦门建房,解决华侨落叶归根的问题。建设的房子主要分布在华新路、公园西路、白鹤路、南华路等地,大部分坐落于今天的思明区开元街道。
位于开元街道华新路的华侨新村,是“筹建会”兴建的第一个华侨新村。经厦门市政府批准,划定公园西路、人民体育场西侧及赤领一带为新村用地,经征用、拆迁,平整出4万余平方米的土地,于1957年开始兴建。新村道路被命名为“华新路”,“华新”即“华侨新村”之意。
1957年至1963年,“筹建会”在华新路建造别墅31栋,大多数为2、3层的花园式独立庭院,环境幽雅。建筑风格以极具闽南特色的红砖瓦屋为主,也有平顶楼房,以及花岗石墙面、水泥粉刷墙面的楼房。厅房地面以花砖或红方砖为主,厕所多使用水磨石或马赛克地面。这些楼房户型不同,价格不等,以便华侨根据自己喜好或经济状况选择。
1958年至1967年,“筹建会”在公园西路建造别墅9栋,它们与华新路华侨新村连成一片,形成了华新路-公园西路华侨新村建筑群;在白鹤路建造别墅7栋,布局错落有致,风格各异,有闽南风格的红砖楼,有外形像倒扣着的船的船型屋,也有屋顶尖耸的荷兰风格洋楼。这47栋别墅,就是开元街道内现存的新中国成立后建造的华侨别墅。
1980年代以后,随着房地产的市场化,新的地产项目也不再以“华侨新村”为名。“华侨新村”从此成为了厦门一个时代建筑特色的代名词。
▲华新路路口
▲华新路街景
开元街道位于厦门市思明区中部,是厦门人文底蕴深厚、经济产业兴旺发展的中心街区之一,辖区内的华新路-公园西路华侨新村建筑群吸引着游客与摄影爱好者的目光,可谓厦门的一张建筑名片。这些侨房别墅一方面保留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另一方面吸收外国建筑特征,形成了开放、活泼、融汇中西文化元素的风格。
华侨新村坐拥老市区的便利,东临中山公园,西北靠人民运动场,北临溪岸路花鸟市场,与中山路、轮渡码头亦相距不远。漫步于华侨新村,令人感到静谧安详而又不乏生机。建筑布局错落有致、尺度宜人、整体和谐。独门独户的别墅住宅,大都配有植被丰富的入户庭院,庭院内菠萝蜜、南洋杉等亚热带植物弥漫着浓郁的南洋风情。
华侨新村别墅多为砖混结构,外部造型与内部装饰简约而不简单。其建筑风格融合了闽南与南洋的元素,红砖外墙,加以花岗岩点缀,出砖入石,搭配水泥瓦坡屋顶。与民国时期的厦门洋房相比,华侨新村在外观设计上更为简约,少了繁复细腻的水泥雕花与铁艺,更加清爽、宜居。早期在这里居住的是建国初期归国的华侨及侨眷,如印尼爱国侨领洪载德、《小城春秋》作者高云览的家人以及爱国侨领颜西岳等都是华新路华侨新村的居民。
▲华侨建筑内经典的南洋风格花砖
▲条石建筑结构耐看,半个多世纪来仍不显旧
▲华新路一隅,绽放的三角梅
爱国华侨、曾任厦门市侨联主席的颜西岳正是当年“筹建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1952年携子女回厦后,他曾和家人在华新路老别墅居住过。据颜西岳的儿子颜达成回忆,当年政府缺少外汇,专门划拨用地为华侨建房,许多华侨得知后,毅然把国外的房子、车子都卖了,携家回厦,一心一意要为厦门的建设出一份力。“大家互相告知,争先回来,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国外是邻居的华侨回到厦门华侨新村,又成了邻居。”
曾连续4届担任开元街道侨联主席的林鲁民也是归国华侨。他说,当年的华新路老别墅群十分幽静,许多庭院里种满了各色花果,炮仗花、石榴、番石榴等长得特别好,还有一些归侨种上了香茅、黄姜等,用来自制咖喱招待来客。
华侨新村建成以来,有的别墅是归侨、侨眷自己居住,有的是出租他人使用,一般由侨眷或委托亲属托管。半个多世纪过去,大多别墅变卖易主,也有少数华侨的子孙后代居住至今。
2000年以后,随着居民生活习惯改变和商业市场需求变化,华新路华侨新村侨房功能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大部分别墅都进行重新装饰,半数以上已经不再作为原有的家庭居住功能使用,而是按商业功能使用,或出售,或出租,住家转变为小资情调的商铺。华侨新村弥漫着浓郁的文艺气息,华新路也成为“文艺范”的代名词。
今天的华新路渐渐成为一个多元生活相融合的地方。老别墅们要么为华侨后人居住,要么被改造成西餐厅、咖啡馆、画廊等时尚生活领地。难得的是,传统的小吃、南音曲艺、花鸟鱼虫市场等与之并行不悖。
华新路8号▼
华新路的侨建筑门牌号是从8号开始,没有1至7号。据开元街道资料显示,华新路8号的原主人没有来居住过,而是委托朋友帮忙购地、管理,后来是亲戚居住。被时间打磨得泛黄的围墙和青锈的铁门后,青石砖蔓延整个庭院,花白条石房前种着一株枝繁叶茂的桂圆树。曾风靡一时的电视剧《一起来看流星雨》中不少室内戏,都在这里完成拍摄。
华新路9号▼
资料显示,房主建好房子后就出租了,陆陆续续租给了很多拨人,而今租给了甜甜幼儿园。该单元横跨一个拐角,绿色橡胶制地板,两层楼的墙壁都以欢快的黄色为主,活泼而又不躁动。
华新路10号▼
1962年,旅居印尼的华侨陈佳传先生回乡投资时购置了该房产。其子陈福星随父母归国抵厦,住进华新路。之后,他到上海求学、工作,并认识了妻子颜维薇,婚后不久又回到厦门。现在,陈福星夫妇仍与子女住在这幢华新路老别墅里。
颜维薇说,当年华新路特别幽静,邻居间感情都很好,来往也很密切。一住进华新路,邻居知道她是新娘子,马上送来自家种的又大又甜的石榴。许多人家“夜不闭户”,逢年过节邻居会相互串门,赠送自家种的花果。
华新路10号的院落里,门前几株山茶花,后院里莲雾、芒果树、杨桃等果树已经长了四十多年。
华新路11号▼
据街道资料显示,这栋房子的原主人在国外生活的时候喜欢上禅宗,于是远渡重洋将寓意“彼岸”的菠萝蜜种子带回家。而今院落里挺拔的树干上窝着几个硕大的菠萝蜜,娇艳欲滴。原房主去世后,这栋房子由他的外孙打理。
华新路12号▼
据华新路的老住户说,这栋别墅的原主人是爱国华侨陈文炳。他的姐姐陈淑媛,也就是莫耶,《延安颂》的作词者。1918年,陈淑媛出生于福建省安溪县金谷乡溪榜村一个归侨家庭里。自小就聪明活泼,慧敏好学, 20岁创作出著名的抗战歌曲《延安颂》。陈文炳老先生是位古道热肠的华侨,他资助家乡及各地兴办学校,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现在这栋房子出租给育华幼儿园。整栋房子复古却带着点调皮劲,院子那株桂圆树上挂着玻璃球灯。
华新路13号▼
数年前,华新路13号曾租给在厦门小有名气的“不在书店”,而今书店已暂停营业。略微生锈的铁篱笆,院子里葱葱郁郁、种类繁多的植物,南洋风格的红砖别墅,小水池、木桌椅以及满屋子的书,构成了这座曾经号称“中国最美独立书店”。
华新路14号▼
据资料显示,此别墅已转手,新房主花巨资重新装修。重建的红色围墙环绕着建筑,一片翠绿的小竹林挺立其中,偶尔微风拂过,沙沙竹叶声作响。
华新路15号▼
新房主将原建筑拆除重建。灰黑色大理石雕砌的围墙,灰白色花岗岩干挂的西式别墅看起来庄严肃穆,却与华新路华侨新村的传统建筑风格不甚协调。
华新路16号▼
据街道资料显示,文革开始后,原房主举家迁移到海外,房子转租他人。后来该建筑做过派出所,当过旅馆,然后卖给了现在的房主。
华新路17号▼
据资料显示,华新路17号原房主是印尼著名华侨徐家金老先生。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印尼万隆参加亚非会议时,徐家金与众多爱国华侨自发为周总理做护卫。老人去世后,他的儿子们将房子租给厦门著名文创策划人杨函憬管理,后者将其打造成了 “纯真博物馆”。如今17号已重新成为私人住宅。
华新路18号▼
房主的子女将其租给餐饮公司,招牌“18号厨房”,主打海鲜与私房菜。院内一株梨树结满果实,仿佛四季对它没有什么影响。
华新路19号▼
复古的围墙,铁锈斑驳的大门上矗立两盏小巧的五角灯。院子里铺着石子路,门口的假山前放着几盆盆栽。前几年这栋房子曾租作咖啡厅,如今又变回私人住宅。(未完待续)
主要参考资料:
1、《加强侨乡文化保护的意义及建议——以华新路侨房为例》
开元街道侨联华侨新村历史文化研究小组林翠茹
2、思明区开元街道提供的资料
3、“厦门手绘地图” 微信公众号
4、《厦门晚报》报道《一栋栋老别墅承载着华侨爱乡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