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新闻详情 < 返回
厦门大学百年校庆

发布时间:2021-04-09作者:来源:点击量:8274鹭风报1507期04版 专题

       4月6日,厦门大学,这所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学府迎来百岁生日。“弘扬嘉庚精神,奋进一流征程”,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校庆主题标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致吾知于无央,充吾爱于无疆”的校歌,无不透露着这所百年学府在任何时候都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的坚定。

       恰是百年风华,奋斗正当其时。从百年的时光中走来,爱国、报国,这些蕴藏在厦大百年中的文化基因,成为厦门大学特有的精神财富,被传颂在一脉相承的校歌校训里,被镌刻在融汇了嘉庚精神文化符号的校徽中,流淌在厦大的血脉里,在百年芳华里激励着一代代厦大人坚定前行。

04-1.jpg

嘉庚精神 建设“南方之强”

□ 杜玮 彭丹妮

       五老峰下,厦门岛南端,矗立着“中国最美大学”厦门大学。从思明校区的西校门而入,左手边是100年前落成的群贤楼群,一主四从,一字排开,面朝大海。楼群的屋顶是闽南常见的琉璃瓦“燕尾脊”,楼身有西式廊柱,这样“头戴斗笠、身穿西装”的建筑样式,由创校人、华侨领袖陈嘉庚亲自参与定下,因此也被称为“嘉庚风格”。

       群贤楼的东南方,是建于1950年代的建南建筑群,同样面朝大海,同样是嘉庚风格。当时,陈嘉庚的雄心,要让外国的轮船一开进厦门港,就能看到新建的厦门大学,看到新中国的新气象。宏伟的主楼建南大会堂,至今仍是厦大师生举行开学和毕业典礼等重要活动的场所。

       100年间,厦大校园里的大楼越建越高,设施越来越先进,但始终保持了一致的风格,一如厦大百年历史的缩影。不论历史如何变迁,厦门大学始终都是中国高等教育版图上一座无法忽略的重镇。

       “如果去考察中国所有第一方阵的大学,几乎都位于政治、文化中心,至少也在省会城市,但厦门大学是在一个海岛上,这在当时是一个根本不知名的地方。但就是这样一所大学,在每个历史时期都跟得上步伐,靠的是什么?是自强。”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朱水涌说。


卖大厦办厦大

       20世纪初,相较周边的广东、浙江,福建长期是高等教育的洼地。出身于福建同安县的陈嘉庚一直关注闽南地区与华侨子弟的教育,在此之前,他已经创办了集美女子小学、集美中学等多所学校。1919年5月,陈嘉庚再次回国时,正赶上“五四”运动时期,“民主与科学”成为最新的社会思潮,创办厦大的事,“不得不急急筹谋,刻不容缓”了。

       陈嘉庚操持和运营庞大产业的实业家经历,使得他在创办教育时有一种全面和长远的眼光。100年前,厦大思明校区所在的地方,还是一片被叫做演武场的荒地。但陈嘉庚认为,“教育事业原无止境……将来发展无量”,所以跟政府要了2000余亩土地——尽管那时厦大师生只有100多人。

       “鹭江深且长,充吾爱于无疆。吁嗟乎!南方之强!”1921年4月6日,在厦门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学生演唱了由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谱曲、化学家郑元贞作词的校歌。歌词表达出陈嘉庚对学校的期望:“南方之强”。这一天后来也被定为厦大的校庆日。

       厦大的雄心,更具体地体现在当时校长林文庆的办学方针上,“保证学生所接受的教育,要能与世界各大学相颉颃”“希望各教员及学生均能极深研究”,使厦门大学将来“成为我国南部之科学中心点”。为此,厦大注重延揽国际顶尖人才,在1924年~1925年度的14名理科教授中,就有6名是外籍或欧美留学归国学者。在科学方面也已经有所成果。

       陈嘉庚很早就意识到,中国领海面积与海洋资源不输任何国家,但海洋方面人才非常不足,沿海省份应该“奋起直追”。因此,厦大创校不久,就开始进行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的研究,并很快初露峥嵘。

       1933年,厦大化学系唯一毕业生佘文锵的毕业论文《厦门海水之分析》为中国最早的海水分析记录。次年,化学系一篇题为《文昌鱼之化学研究》的毕业论文出炉,作者是此后入选中科院院士、担任过中科院院长的卢嘉锡。1946年,厦大正式成立中国第一个海洋学系,设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物理三个方向。

       与此同时,1920年之后,国学研究开始在学界被重新重视,1922年末,北大将国学划分为四大学科门类之一。林文庆虽出身医科,在西方求学多年,但对国文、传统文化很重视,于是,1925年底,厦大开始筹备成立国学研究院。

       在经历数次募捐失败后,学校庞大的经费花销压在陈嘉庚一个人身上。相比南开大学初创时有社会捐助、学生缴费、北洋政府拨款和地产租金等多个资金来源,厦门大学创办的前十年,经费91%都来自陈嘉庚。当时,陈嘉庚几乎是在倾囊办学。厦大成立后,他每年的生意及产业所得的利润,除花红与一部分添入资本外,其余皆尽数寄回祖国,以充教育费用。

       所幸当时陈嘉庚的生意正隆,厦大的教授月薪可达400元,讲师和助教的月薪分别是200元和150元。相比之下,彼时的复旦大学校长与专任教授的月薪最高也只有200元,而北大正面临着开不出工资的煎熬。

       1926年,由于北京时局动荡,加之学校长期拖欠薪资,北大的一批教授纷纷南下。相较北京,厦门有着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厦大又提供了颇为丰厚的薪资,林语堂、鲁迅、顾颉刚、陈万里等一批知名学者相继来到厦大国学研究院,令世人感到这阵仗“大有北大南移之势”。

       但好景不长,不久,世界爆发经济危机,陈嘉庚的生意极大受挫,1929年,累计亏损320万元,资不抵债。当时,汇丰银行和一个财团愿意扶持陈,但要求他停办厦大与集美两校,因办学的资金包袱过重。但陈嘉庚回绝了,并表示:“企业可以收盘,学校决不能停办。”

       这个过程中,陈嘉庚想方设法寻找资金来源,其中一则广为流传的故事,是他卖掉了原本为两个儿子在新加坡购置的三栋别墅,被誉为“出卖大厦,维持厦大”。但即便如此,到了1936年,厦大从21个学系削减为9个学系,陈嘉庚感到已实在无力支撑厦大,便将学校无偿捐给政府。


面向华侨、面向海洋

       厦门四面临海,福建又是华侨之乡,新中国成立前,厦大就逐步形成了吸纳侨生,研究海洋的特点。1950年代,经国务院批准,厦大正式确立了“面向东南亚华侨、面向海洋”的发展方向。

       围绕这一方向,1956年10月,厦大正式成立了南洋研究所,研究东南亚华侨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问题,及华侨所在国的历史、地理等。同年,厦大还创办了中国第一个面向海外的华侨函授部,主要以函授教育方式培养华侨师资。1960年代初,厦大的海外在学函授生人数比1958年增加三倍多,遍布五大洲十几个国家。从1956年起,厦大招收侨生数字开始扩大,以逐步实现侨生占全校师生三分之一比例的计划。1963年,厦门大学被中央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高校之一。


开放的厦大

       对台研究是厦大紧紧抓住自己的地理区位优势做文章的范例。

       1979年1月1日,大陆《告台湾同胞书》发表,标志两岸关系发展进入新历史时期。但截至1980年,整个大陆还没有一家专门从事台湾研究的学术机构。1980年 7月,经过国家批准,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正式成立,到2004年,改制为台湾研究院,这是海内外最早公开成立的台湾研究学术机构。

       厦门作为经济特区,也使厦大在吸引国际人才与国际交流领域有着独特优势。1988年,美国人潘维廉第一次从两个陌生电话中知道厦门——这个台湾对面的城市。他的妻子在台湾出生、成长,他也在台湾生活过几年,他觉得这是巧合,很有缘分。这一年,他卖掉美国的公司,途经香港来到厦门。之所以选择厦大,潘维廉说,正源于厦大的开放、包容,这也是厦门人、闽南人的特质。当时,厦大是他了解到的中国唯一一所可以携家人的学校。那时候,厦大正要开设MBA项目,潘维廉希望能教中国学生学习管理、国际贸易等知识。如今,32年过去,他已经是厦大管理学院教授、福建省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荣誉公民。

       百年华诞,重新出发。厦门大学校长张荣表示,面对竞争,在量和质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厦大要内涵发展,更加关注质,同时要特色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每个学科的领域足够广、创新空间足够大,最终不同学校将会在不同领域形成它的特色。只要把这些做好了,形成我们的特色,就有属于我们的舞台。”

(中国新闻周刊)

04-2.jpg2020年5月至6月,行驶在南海的“嘉庚”号


“侨与厦大百年”主旨论坛在厦门大学举行

       4月7日上午,“侨与厦大百年”主旨论坛在厦大开幕,多位嘉宾就“福建华侨与厦门大学”、“相约厦大”等主题进行了演讲。

       论坛上,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庄国土回顾了厦门大学建校百年以来与福建华侨的历史渊源,他指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造就了福建华侨强烈的家国情怀,正是他们的慷慨捐资与鼎力支持,成就了今日的南方之强。

       庄国土说,福建华侨家乡以前比较穷,所以他们更有帮助亲友解决困难的使命感跟职责感,福建也最需要海外的支持。这些因素结合起来,就会让福建华侨,跟家乡联系特别密切,特别愿意来造福家乡。   

       吴少云是澳大利亚归侨也是新侨代表人物,近年来他多次参与厦大、集大等高校的捐赠活动。一句“感谢母校喊我回家”开场,他用细腻的回忆,引起大家对美丽厦大的共鸣。“飘扬的五星红旗闪耀在异国是祖国的强大,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祖国才是我们的家!”坚定的话语,传达了以吴少云为代表的新侨的真实心声。

          从厦大创立之初到艰苦抗战,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春旺带大家回顾了各个时期华侨华人所做的贡献,细致分析了侨与厦大一路走来的经历。同时,他分享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华侨华人如何继续发挥作用以及要努力的方向。


下载鹭风报1507期04版 专题
相关新闻

要闻| 侨乡动态| 专题| 海外侨讯| 人物| 副刊| 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