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发布时间:2021-10-29作者:张夏来源:厦门大学档案馆点击量:7534鹭风报1535期05版 专题
猎猎旌旗,悲歌起,感天动地
七十余载,英魂骏骨,终回故里
抗美援朝拼血刃,风神节义垂青史
聚焦抗美援朝战争历史的电影《长津湖》上映,疫情解封后的厦门,以爆满的上座率登上电影新闻。71年前,抗美援朝中出现了厦门勇士的身影……
厦大经济系学生干部吴镜如
支援前线,保家卫国
“我帮你背点吧。”1950年,朝鲜,大雪纷飞。厦门大学经济系学生吴镜如看到行军队伍中,一名来自清华大学的闽籍学生,瘦小的身子背着行囊,步伐吃力,身强力壮的吴镜如便主动提出为他分担一些。
年轻的士兵面庞仍带着几分稚气,却和战友们坚毅地迎着风雪前行。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二十七军的一名士兵,而此次队伍行军的目的地是——长津湖。
埋伏在零下35度的冰雪里,啃着冻得坚硬的土豆,穿梭在枪林弹雨之中,这是电影《长津湖》中的片段。影片展现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事迹,让无数人潸然泪下。让我们听听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亲历者,讲述那些电影里没有诉说的故事。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6月27日,美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
10月1日,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悍然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领土。
同时,美国军机还多次侵入中国领空,对我国丹东地区实施轰炸,严重威胁中国国防安全。
中国应朝鲜政府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赴朝参战。
“我们决不能向着张大了血口来吞噬我们的敌人去跪着求得和平,只有坚决反抗,迎头痛击,才能使它知难而退。”彼时,王亚南校长的话语在厦园回响。
同年11月15日,厦大师生掀起了学习时事的热潮,“认清美帝,分清敌我”,系统了解抗美援朝的起因和经过。学习结束后,当即便有进步师生表示,要支援前线,保家卫国!
厦大土木系27名学生自发组织,给毛主席写信,想要以修筑桥梁道路的工兵队的身份奔赴朝鲜,表明自己参军报国,“绝不再让美帝来奴役迫害中国人民”的决心;军事院校在厦门招生时,土木系三年级全体同学报名军校,许多同学的家人专门写信,鼓励他们“站在祖国最光荣的岗位上”。仅一个月时间,就有200多人报名。
1951年初,当美军对中朝两国军队和人民进行细菌战时,厦大又有农学院等一批师生写信给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福建分会,要求赴朝参加扑灭细菌战。次年春节,厦大团委和学生会还发动同学,在过年时写信慰问前线的志愿军战士……
除积极响应号召赶赴前线,厦大师生还积极向社会宣传动员抗美援朝工作。志愿军入朝作战伊始,厦大学生就自发组织起多个宣传大队,以歌咏、音乐、话报演出等形式,走上街头,向社会痛斥美帝国主义的暴行,讲述赴朝作战的重要性。
一位渔民在听过厦大学生讲解,他不能自由地出海打渔是因为美国军舰的封锁时,愤怒地说:“终有一天,我们要把美帝打倒!”
美军进驻台湾海峡以来,台海关系骤然紧张,厦门经常遭到空袭和炮击。厦大因地处海防前线,在朝鲜战争期间,也有着自己的坚守。
为了保证教学实验的正常开展,厦大理学院和工学院奉命疏散到龙岩。1951年3月,理、工两学院师生执杖肩包、抖擞徒步向龙岩迁移,4月1日便完成工作,正式上课。1952年2月,由于海防巩固,两个学院开始护送仪器设备回迁。回迁过程中,师生组成5个大队,经过五天的步行行军,一天坐船,回到了学校。
迁一发而动全身,在志愿军将士冲锋陷阵之时,厦大师生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于东南海滨,默默地做着自己的贡献。
厦大航空系欢送获准参军的八位同学合影
战斗在长津湖
正如电影《长津湖》里的场景那样,厦大经济系学生干部的吴镜如参加志愿军,经过一段时间的集训后,他跟随着队伍从福州出发到鹰潭乘坐火车货箱直接去朝鲜战场,参加长津湖战役,直到1952年9月回国,转业后于1956年重进厦大学习,至1960年毕业。
厦大退休教师陈绍铭也曾奋斗在长津湖的战场上,作为二十军军属侦察营的一员。时至今日,陈绍铭依然珍藏着那些有着当年历史记忆的老物件。
“那时没有一个人害怕,大家都想着,即使危险,我们也必须要保卫祖国。”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退休教师林湘玲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回忆起70年前那场战争,想起那段光荣艰苦的岁月,她坚毅的目光中依然满溢着感动。
1952年,年仅17岁的林湘玲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四军奔赴朝鲜。
回忆起那段炮火连天的战地岁月,林湘玲对同行的战士们敬佩不已。
林湘玲几度哽咽地说道:“队伍里来自四川的战士都与我年纪相仿,脸庞稚气未消,什么都不懂,只知道身后有家和国要保护……”
进入朝鲜之后,林湘玲随队上至五圣山,惨烈的上甘岭战役爆发于此。“苦,太苦了。”她回忆称,五圣山炮火连天,就连土石都化为齑粉。
前期的战士们在五圣山上挖出了一个个刚够躲藏的“猫耳洞”来,以躲避山下美军的炮火。敌人凶残,炮击不断,而林湘玲勇敢地和其他战士们组成一个个小组,趁着美军换班的空挡,穿越封锁线,在猫耳洞间跑动,为战士们慰问演出、鼓舞士气。
猫耳洞里物资匮乏,尤其缺水。在五圣山战斗期间,林湘玲从未洗过澡、洗过头,连喝的水都是趁着美军换班空隙去水坑里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硝烟弥漫的日子里,战士们仍会给家里的亲人写家书。林湘玲就帮助不会写字的战士们一封一封地写。
有一次,她在伤员转运站工作的时候,见到一位手臂受伤的战士嚎啕大哭。可他的哭不是因为自己的伤,而是因为敌方的炮弹击中了阵地,班长牺牲,自己负伤,无法再在前线参加战斗。
“当时我真的很受激励,我想我一定要好好为伤员服务。”
抗美援朝战争早已结束,但对于林湘玲而言,其影响却久久没有消散。朝鲜的寒冬让她落下了严重的关节炎,每逢冬天全身便疼痛难忍。
但每每思忆起71年前伟大的战争,她从未感到后悔,心中总是充满着敬畏、感动和光荣感。
葛来萍是厦大离休干部,她也曾参加过那场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当她谈及令自己印象深刻的经历时,便微微眯起双眼,回忆起了那段往事:“当时,我们处于和家人断联的状态,因此不曾有征求过家里意见一说。我们所有人都豪情高涨,跟随组织毅然决然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作为共产党员,就要有为人民服务的觉悟和意志,坚决服从部队的命令,要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
战争中,美军的飞机平均十分钟来一趟,盘旋在头顶,炸弹随时可能会掉下来。
葛来萍回忆道:“行军路途大部分位于山区,为了不暴露目标,我们只能夜晚行进。当时两公里有一个防空舍,一旦听到枪声,驾驶人员就要立刻熄灭车灯,情形非常紧张。当时人和物资过河,水运有多种局限,为了快速抵达前线,我们用鲜血护住铁桥,保障解放军顺利过江。”
5位老同志获得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1951年冬,林湘玲(中)和二十四军文工团战友于上海松江
最可爱的人
去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在厦门大学,葛来萍、林湘玲、陈绍铭、许栋梁、姜国文5位老同志获得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历经苦难、见证牺牲、浴血奋战,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葛来萍,女,1932年8月生。1945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进入华东野战军二十三军后勤供给部工作,因工作突出先后立三等功一次、四等功一次。1952年随军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十三军六十九师政治部组织科干事。1964年6月进入厦大任职,先后任政治处组织科副科长、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校工会常务副主席。1986年6月离休。
林湘玲,女,1935年7月生,福建平和人,在厦门鼓浪屿长大。1949年11月下旬,年仅14岁的林湘玲到华东军事政治大学福建分校学习,1950年8月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1952年,林湘玲作为志愿军文工团成员赴朝,她是上甘岭战役的亲历者,是穿越封锁线、穿梭于“猫耳洞”间的战地文艺兵,是后方伤员转运站的“白衣天使”。1970年起任厦大外文系俄语教师,退休后,担任学生的“红色导师”,赓续红色基因。
许栋梁,男,1934年7月生。1950年7月参军,被分配到27军教导团。1950年10月,随27军入朝作战,荣立三等功一次。1952年10月,随部队回国。1953年1月,调到27军司令部。1956年5月复员。1956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60年7月毕业后,分配到吉林大学中文系。1962年4月调到厦门大学中文系。历任中文系书记,新闻系主任。1994年7月退休。
姜国文,男,1938年12月出生于朝鲜,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75年9月0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来厦大工作,曾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1997年退休。
陈绍铭,男,1928年6月生。中共党员。1948年就读于福建协和大学,1950年4月参军,进入三野20军政治部。1950年随军入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司令部政治部英文联络员、文化处干事、组长,先后参加了第二次、第四次和第五次战役。因工作突出,荣立三等功两次、四等功两次(包括抗美援朝战功两次)、团标兵三次、军功臣代表一次。1955年转业,入读厦门大学生物系,后于厦门大学海洋系任教,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88年退休。
“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71年前,是一批批中国人民志愿军,前仆后继,英勇奋战,用血肉之躯与报国之志,筑起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
71年后,山河无恙,国泰民安,但你们的英雄事迹,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向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向所有英雄儿女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