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发布时间:2021-10-29来源:华侨博物院 供稿点击量:6440鹭风报1535期03版 专题
第一部分·海丝遗珠
中华民族探索海洋的历史悠久绵长,以坚韧的意志开拓出海上航线,通过海洋与亚非各地区、各民族进行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有力地促进世界多元文明的交汇与融合。
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移民远渡重洋,前往世界各地尤其是东南亚闯荡拼搏、谋求生计,流布四方,并逐步融入当地,生生不息。
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土生华人男性称为峇峇,女性称为娘惹,历史上也一度以“海峡华人”称呼。学者普遍认为,峇峇娘惹是明朝移民与当地土著通婚的后代,在文化上深受当地族群影响,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保留华人特色。
1654年,隐元法师率30僧众东渡日本,开创日本黄檗宗。
唐高僧玄奘(602-664),29岁西行求法,历时十余年,回国后口述《大唐西域记》一书。
马六甲三保井
第二部分·多元交融
中国人移居东南亚,中华文化与当地文化包容共存、和而不同,形成别具特色的华侨华人文化。新加坡、马来西亚土生华人文化,又称为峇峇文化,集中华、马来及西洋等文化因素于一体,是多元文化和谐交融的范例。
信仰是民族文化的核心要素。土生华人作为中国移民的后裔,在宗教信仰上,秉承中华传统,敬天法祖,祀奉佛教、道教神祗;同时,亦入乡随俗,吸收马来民间信仰及西方宗教文化成分。
土生华人久居南洋,饮食习惯深受当地影响。其特有的“娘惹菜”,在保持中华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集合印度香料、马来咖喱等各方饮食文化净化,堪称自成一派的美食。
娘惹卡峇雅短衫,运用中国传统的刺绣、镂空法以及从荷印引进的布料和蕾丝花边;
其颜色不仅有马来人的吉祥色土耳其绿,也有中国传统的大红、粉红;
装饰图案,多为中国传统的花鸟虫鱼、龙凤呈祥等。
娘惹菜肴运用中式烹饪方法及南洋食材、香料和配方,风味独特,
其中较为经典的有叻沙(LaKsa)、椰浆饭(NasiLemak)、乌达(Otak-Otak)等。
第三部分·俊彦辈出
早期峇峇或从事商业贸易,或受雇于欧洲人,或从事种植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拓展及橡胶、黄梨、矿产、房产、金融等业。在多种文化熏陶、滋养下,峇峇菁英汇荟萃。秉承华人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热心捐资襄助医院、学堂、会馆、庙宇等公益事业;凭借累积的财富与声望,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峇峇群体在新马华人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基于文化上的认同和经济、政治上的需要,峇峇社会组建了许多各具特色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社会团体,以期到达联谊互助、扶危济困、共谋生存发展的目的。
新加坡庆德会(Keng Teck Whay),新加坡土生华人互助团体
2006年庆德会成立175周年庆典会员合影
10月20日-12月20日华侨博物院与您有约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晋。
土生华人,对你我而言,可能都显得陌生。然而,这个略显陌生和土气的名字所对应的群体,曾经是那么的贵气和洋气!这个极为特殊的族群,创造过辉煌,拥有过荣耀。
中国人“下南洋”历史悠久,人数众多,一部东南亚华侨史,就是华侨与侨居地人民友好相处的历史。在许多地区,部分华侨男子与土著女子通婚,形成了华族次族群——土生华人。土生华人文化是华侨与当地民族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相互碰撞、对话与融合的结果,是跨文化交流的产物,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极具文化多元化的特征。此次展览为主展示新马地区土生华人的历史文化。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让我们走进展览,一同领略新马土生华人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感悟文明交流互鉴的巨大作用,进而认识建设“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饮其流者怀其源。据了解,此次展览得以举办,首先端赖陈嘉庚先生长孙陈立人先生和新加坡收藏家陈来华先生慷慨捐赠珍贵之文物藏品。陈立人先生更是全程悉心指导、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