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发布时间:2022-08-12作者:蒋才培 蒋永泰点击量:10849鹭风报1574期03版 专题
漫步在生活节奏闲适的翔安澳头村,不经意间,你就能发现那些静立其中的古民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坐落于怀远湖畔的建筑“我素庐”。1926年,澳头乡贤、新加坡华侨蒋骥甫,在澳头创办私立觉民小学,校址最早在苏廷玉家族的进士第内,后于1934年建设欧式洋楼“我素庐”作为校舍。今天,让我们再次追溯蒋骥甫先生的历史足迹,一起走进“我素庐”那段跌宕起伏、风云变幻的记忆中,感受那段传奇故事。
乐善好施 立志振兴澳头
蒋骥甫,字维中,1862年出生于同安县澳头村,是澳头著名的华侨。他早期只身南渡新加坡,与爱国侨领陈嘉庚一起创办橡胶园。后独自创立民生橡胶厂有限公司 ,获利颇丰,又与陈延谦、黄庆昌等合创大华银行,大力发展金融等工商事业。1929年,与陈延谦、陈文确、林金殿发起组建“新加坡同安会馆”。
蒋骥甫发迹后,积极开展慈善工作,曾任新加坡同济医院等慈善团体要职,奉献爱心。回到故乡澳头,他又兴办各种公益事业,立志振兴澳头。民国15年,他独资兴办“澳头觉民小学”,提供免费教育,为家乡培养许多人才,并倾资2500银元建造校舍。
此外,蒋骥甫时刻关注家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出资在澳头建码头、筑堤岸、造路、修葺庙宇宗祠等。抗战期间,他参加南侨筹赈工作,捐资救亡运动。尤为可贵的是,他还汇款为家乡的壮丁义勇队添置军械,配合驻军保卫疆土,其爱国爱乡的精神令人敬佩。
兴建洋房 管理公益事业
因为长期在新加坡和澳头两地之间奔波,实在劳累辛苦,加上回乡时又都暂住客栈,居无定所,蒋骥甫就想着在故乡兴建一栋房子。但相传骥甫先生最后决定在家乡建房子,是为了要迎娶一位金门的姑娘来做侧室,辅助管理家乡公益事业。他亲自在澳头村“龙舟池”南畔选定了一块空地,兴建一栋两层楼的私宅,房子坐南朝北,是一栋欧式的白色小洋楼,村里人称为“洋楼”。
“洋楼”起名叫“我素庐”,寓意我行我素。蒋骥甫特地请民国时期厦门著名书法家洪鸿儒提写“我素庐”,并采用门匾的形式在大理石板上镌刻这三个字,建房时一起装在一楼的正门上方。
“我素庐”正面有四根罗马式圆柱作为支架,两厢为半圆形向前突出,中间平面。该圆柱在一楼是重力柱,二楼则为附壁柱。圆柱正面柱式为爱奥尼克式加中国式的花卉雕塑,罗马柱矗立直插蓝天,下虚上实的建筑结构空间,更显洋楼的挺拔俊美。柱子中间是花卉浮雕相连,中西结合,简洁大方。洋楼最中间的两根柱子,从一楼地上的台柱基座,自然延伸到上方的二楼。最顶处是一对生龙活虎、气韵生动的浮雕狮子,中间拱着一粒圆球,名曰“双狮戏珠”。洋楼其门、窗框材料,是选用本地产的闽南大理石,经能工巧匠精雕而成,窗中间是用圆形的实心铁条插于石框上。洋楼虽然历尽沧桑,但依然精美绝伦,至今一些主要构件还完好无损,让人惊叹。
历经战火 依然屹立不倒
蒋骥甫和金门新娘在蒋氏家庙大堂内举行隆重的拜祖成亲仪式后,暂住在澳头下海仔里的“向东厝”。“我素庐”建成之后不久,抗战爆发,金门和厦门相继沦陷,小住半个月后,蒋骥甫便带着新娘匆匆赶往新加坡,再也没回过“我素庐”。如今,洋楼依旧矗立在澳头龙舟池畔,当年的主人和美丽的新娘均已不在人世,只留下了那一段后人世代相传,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抗战胜利后,经战火蹂躏后的澳头村到处是残垣断墙,全村320间闽南古厝被炸毁,蒋骥甫兴建的觉民小学校舍也被炸掉一半。1946年,蒋骥甫的长子蒋勖初复办觉民小学,办学经费由新加坡“鳌东同乡会” 承担,因原校舍被炸毁,就将“我素庐”作为校舍。
1949年,中共(闽西南)地下党组织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便以澳头觉民小学为掩护,在“我素庐”设立地下交通站。利用“我素庐”吸收全体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秘密参加革命活动。通过上公民课(政治课程),向学生揭露国民党的腐败统治,揭示其发动内战的罪行,教唱《热血》《跌倒算什么》《义勇军进行曲》等革命歌曲。与此同时,还开办渔农夜校,组织农、渔民参加学习,培养骨干,很多学生和百姓就是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的。
时至今日,“我素庐”依然生生不息,仿佛一位老人在诉说着澳头那些古往今来的故事。心系故土,造福桑梓,这大抵就是海外华侨华人那绵绵的赤子心和故园情。
有源,这段亲缘重续的背后,是周思达对父亲的敬仰与思念之情,更是对家国故土的眷恋和追寻。每个在外漂泊的海外游子,都有一份根植心中的乡愁,血脉连着心,手足透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