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22作者:温文彬口述 吴兹扬整理来源:厦门市印联会供稿点击量:50705鹭风报1440期08版 专题
我的祖国,是一条冲天腾飞的东方巨龙,是一头威风凛凛的雄狮,是一只昂首高亢的雄鸡,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每当谈起我的祖国,我心里便会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因为,伟大祖国使我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且听我的倾诉。
1941年,我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的西加里曼丹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祖籍是曾被誉为“足球之乡”的广东省梅县。由于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以及爱国思想的熏陶和濡染,家乡的情结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悄然萌发、潜移默化,总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够回到朝思暮想的祖国。
就在我18岁那年,机会终于等来了:一方面,由于印尼政府的排华政策,不少华侨千里迢迢回归故里;另一方面,祖国也召唤海外有志青年回国参加建设。于是,我怀揣一腔报国之志,背起行囊,毅然决然地告别了父母回到祖国怀抱,投身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当然,回国的途中并不一帆风顺,我和同伴们历尽艰辛,几经周折,最终来到了厦门市同安区的竹坝华侨农场。
1960年,祖国大陆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物资匮乏,供应紧张,比起在印尼时的生活条件自然是差得远,但我自始至终没有一句怨言,也不曾后悔过。因为我心明白:国家目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而困难不正可以考验和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与毅力吗?就这样,我和大伙同甘共苦,过着“瓜菜代”的困难日子。
到了同安竹坝华侨农场后,我最关心的是怎样让归侨子女接受基本的文化教育,当时的农场也正准备筹办学校,师资却十分紧缺。于是,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教师这个为人师表的职业,报考厦门师范。毕业后回到竹坝小学工作,开始了漫长而辛苦的教书生涯。那时,学校的教学环境与条件非常原始简陋。课堂是在养过猪的猪舍里,课桌和椅子都是用木板架在泥土地上。有时,台风一刮,屋顶的瓦片被吹走了,师生们便要戴着斗笠上课。那情那景,真是不堪回首啊!然而,我没有畏难,也没有退却,更没有向困难低头,而是以更加饱满的精气神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而且一干就是50多个年头。
有些人也许不知道,竹坝小学是归侨子弟学校,学生来自东南亚不同国家,语言不通造成了教学与交流的很大障碍,而对从小就讲客家话的我更是面临着严峻考验。为了攻破这一语言关,我努力学习普通话,并虚心请教,积极钻研业务,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短短的时间里,不但提高了业务能力,也能讲一口较为标准的普通话。不仅课上得生动活泼,还学会了吹、拉、弹、唱,成为教学多面手。我除了教语文,还兼体育课,1972年,我转为正式的体育专职教师,承担3个年段、8至9个班级的体育课。无论是上课,还是课余时间,我经常和学生一起打球,一起游戏,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亲密无间的兄长。
“文革”期间,由于海外关系的缘故,我也多多少少受到一些不公的非议,入团问题被耽误了好几年。尽管如此,我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报效祖国的工作热情依然未减,而且更执着,更敬业、更勤恳地投入体育教育工作。
多年前,由于体制原因,竹坝学校女子排球队无法与区级、市级的学校同台竞技,切磋交流,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最终得到厦门市体委主任的支持,通过沟通,终于拿到参加比赛的入场券。从那时起,这支被称为“娃娃队”的“赤脚”球队,靠自己脚踏实地和顽强拼搏的作风,一步一步地走向理想的殿堂。可她们的每一次成功,都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要比别人流下更多的汗水。特别是对这样一所普通的农村学校,本来教学设施就非常简陋,哪来的训练场所和器材呢?全靠大家想办法,因地制宜、自力更生,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这就是竹坝人的精神!
这支女子排球队把凹凸不平的泥土地开辟作排球场,在泥土上摸爬滚打,渴了就喝口凉水,累了只稍歇片刻,坚持、刻苦、顽强,是她们可贵的品质。球队刚组建时,只有一粒排球,而且还是从体院“退役”下来的,球网也是我用渔网的线自己编织的,在球网上面还设置一个软塑料管套在钢管上,以免在扣球时触到钢管上伤了手,且又能使球网更坚实、牢固、耐用。她们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直到取得让人刮目相看的“十连冠”佳绩。
2013年11月,妻子过世后,我经常失眠,有时因思妻直到三四点也睡不着。近年来,岁月不饶人。我患有“三高”问题,要靠药物控制,每周都要上医院拿药。我一生没有孩子,已经习惯于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学生们也亲昵地称呼我为“爷爷”教练。
有一年暑假期间,竹坝学校女子排球队先后参加省运会排球赛以及省中学生排球联赛,集训的工作又提上了议程,每日上午8点到11点,下午2点到6点,三、四十名队员总会准时出现在排球场上。随着多数学生放假回家,学校的食堂也放假休息,为了保证学生的饮食健康,我既当起了学生的教练,又扮演起保姆的角色。每天早上7点多,为留宿学校的学生准备早点——泡好咖啡、麦片,准备好饼干。而中午在学校吃饭的球员多达80多人,为此,两三天一次,我从学校赶到10多公里外的城区市场买菜买肉,再从城区折回学校。每天集训结束后,又急忙到食堂洗菜、切菜、做饭。在我的带动和示范下,一些没有下过厨房的学生也慢慢学会如何切菜煮饭,学生们都喜欢来到这里吃饭,就像在自己家一样随意。
为了节省学校的体育经费,我保持着简朴的作风,不仅教学生体育,常教导学生懂得感恩也要勤俭,我带学生外出参加比赛,除了带回奖状也会带回一大袋的矿泉水瓶,积累到一定数量之后,再把这些空瓶卖出去,换钱用来买球员需要的体育用品。我觉得做自己喜欢做的体育教育工作是幸福和快乐的,我要像蜡烛一样,要继续发热、发光,燃烧到尽头,多为竹坝培养一些体育人才,让他们走出竹坝,可以与城市院校的孩子公平竞争。
几十年如一日,我为学校所做的一切,为同安区乃至厦门市的体育事业所付出的一切,虽然是平凡的工作,但领导和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很荣幸受到上级的肯定,荣获“全国农村优秀体育教师”“福建省优秀教师”和全国“筑德奖”等称号,电视台、报社等媒体也曾相继报道我的事迹。一面面锦旗、一本本荣誉证书、一个个冠军奖杯,验证了我多年追求的信念:“让农村的孩子与城里的孩子一样德智体全面发展。”
在竹坝学校,体育运动已经是一种校园文化。群众性体育运动在竹坝蔚然成风,每年班级、年段、学校都开展“五球比赛”(排球、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小型多样化的比赛让人人都有机会参与。
这其中也有我的一份汗水,这是我要对我们祖国母亲七十周年华诞说的话。让我们共同祝福母亲生日快乐,祝愿我们的祖国未来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