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返回鹭风报首页

华侨文化与商业氛围的碰撞 感受不一样的侨乡风情 ——漫步思明区中华街道

发布时间:2024-11-19作者:来源:点击量:15鹭风报1686期04-05版 鹭岛·侨乡故事 文化路线 专题

        厦门市思明区中华街道,位于厦门岛的西南部,辖区内有“中华十大名街”之一美誉的厦门中山路。中山路是中华街道上一条老牌的商业街,长约1.2公里,西起轮渡鹭江道,中跨思明南路与思明北路的分界点,东达新华路,与公园南路相连。

       中山路自开街以来,一直是厦门的商业龙头、经济中心。一头连着厦庇五洲客的宾馆大厦,一头连着门泊万倾涛的碧波大海,与海上花园“鼓浪屿”遥遥相望。中山路的骑楼绝大部分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华侨回乡建造的。中山路保存下来的骑楼街道历史文化和闽南街市风情,见证了厦门城市历史发展的过程,留存了城市宝贵的文化记忆。

       中华街道地处思明区老城区,是厦门“侨”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华侨银行、侨批展厅、天一楼巷庆让堂、思明戏院、天仙旅社……都是辖区内中山路附近较为特色的涉侨建筑。漫步这里的大街小巷中,品味华侨文化与商业氛围的碰撞,在微微拂面的海风中,感受不一样的侨乡风情。


中华街道游览路线

04-2.jpg

★侨批文化广场→★侨批展厅→★华侨银行→★中山路→★永安堂→★升平路→★天一楼庆让堂→★思明戏院→★天仙旅社→★江夏堂→★邱世定旧宅→★沈观格故居→★林采之故居→★叶清池祖厝→★陈桂琛旧居→★陈江海故居


华侨银行与侨批展厅、侨批文化广场

       华侨银行由福建著名海外实业家李光前先生创立,是新加坡成立时间最早的本土银行。华侨银行曾是南洋华侨回寄钱款建设家乡的重要载体。早在1925年华侨银行就在厦门设立了第一家分行。90多年来,华侨银行从未间断过在中国的业务和服务,一直为华侨提供通商融资,并于1947年搬入中山路 2 号的华侨银行大楼办公。

04-3.JPG

04-4.JPG

       华侨银行大楼占地13000平方米,经过2016年的修缮后外立面景观得以全面提升,延续了南洋风情的骑楼设计,保留了独具闽南传统特色的绿琉璃门楼屋顶,骑楼门柱上富有中国特色的云纹装饰,使这幢大楼在传承中国韵味和闽南色彩的同时,展现出全新的华彩,继续印证厦门与南洋之间特别的历史渊源。华侨银行大楼,见证了福建、厦门与新加坡密切经贸联系的历史,也见证了华侨银行成为厦门重要侨批信局。2017年9月21日,时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为修葺一新的华侨银行大楼进行揭牌。

       侨批展厅位于华侨银行大楼一楼,与毗邻的侨批文化广场共同展示了厦门的华侨文化,再现了海外华侨的赤子情怀。

       侨批是海外华侨寄给国内侨眷的书信与汇款的合称(“批”是指书信,是闽粤方言),2013年作为民间原生态“草根”档案文献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厦门是中国著名侨乡,是福建华侨出入境的主要门户,也因此成为福建侨批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是侨批历史文化研究重镇。而该展厅无疑是厦门侨批历史文化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展示窗口。

       侨批、汇票、信筒、批篮、批袋……在不足30平方米的侨批展厅里,纵跨近一个半世纪的侨批相关展品无声地诉说着它们承载的历史记忆。许多尘封百余年的侨批虽已泛黄,但蕴藏厚实的文化内涵。

04-5.JPG

04-6.JPG

04-7.JPG

       侨批文化广场是集“服务休闲、旅游集散、文化交流”为一体的主题式城市公园,其通过将厦门侨批及其网络分布城市用雕刻石板拼贴成直径16米的带经纬度的圆形地图,将当时四通八达的邮路及105家侨批信局的名字和地址通过地刻展示出来,成为了承载乡愁记忆的独特景观。

       一封侨批就是一个故事,这些历经百年的“跨国家书”,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家情、亲情、乡情、国情、世情等,所述之事大到辛亥革命、日寇侵华、海外局势、国共战事、新中国成立,小到宗祠祭拜、育儿养老等,是海外华侨“热爱家乡、心怀桑梓、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笃诚守信”精神的历史文化物证。

04-8.JPG


永安堂旧址

04-9.JPG

永安堂旧址

       著名的虎标永安堂厦门分行旧址就在中山路67-71号。永安堂大楼民国时期由“万金油大王”、侨领胡文虎出资修建,在此设立虎标万金油永安堂药局,五层楼顶的大钟表是其标志。1935年9月,胡文虎在此创办《星光日报》,1937年再办《星星晚报》,随同《星光日报》赠阅。悬壶济世的医生商人,想以他的万灵药膏,为千疮百孔的祖国疗伤。他曾慷慨激昂地说:“不以营利为目的,专以服务为前提,宣传抗日救国,树民众之信念。”以商业立场办报,立志为民众发声,报业入不敷出时,由虎标永安堂津贴补助。

       1949年10月,《厦门日报》在此诞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永安堂大楼先后作为厦门市图书馆和华侨友谊商场使用。

04-10.JPG

中山路

       在旧址斜对面,有家以花生汤为招牌的传统老字号——黄则和花生汤,创始于1945年,最早是手工作坊经营,后总部落成于中山路22号。一碗热乎乎的花生汤,讲究的再冲个鸡蛋、加根油条,就是典型的闽南风味。如今,这家小吃店不仅是厦门商旅的一张名片,在海内外华侨中也享有很高声誉。


升平路、镇邦路

       穿过华侨银行对面的小巷,就来到了升平路。这条路古名“番仔街”,附近原为洋行集中地,闽南人称洋人为“番仔”,此街因此得名。五口通商后,外国商人陆续来厦经商,开办洋行。据光绪年间的历史资料记载,出名的洋行有汇丰、怡和等。斗转星移,现在的升平路已变成一条居民巷落。

       在上世纪70年代末,升平路还被用作电影《血与火的洗礼》的拍摄取景地。虽说电影的故事背景是上世纪20年代,但当时的升平路因保存完好的街景与民国时期十分相似,拍外景几乎都不需要布景,就能够拍出民国的氛围。

04-12.JPG

升平路

       附近的镇邦路,也是不少电影的取景地。大家熟悉的《疯狂的赛车》和《烈日灼心》两部电影均在镇邦路上取景。在《疯狂的赛车》中,自行车运动员耿浩在比赛中失落金牌,只能靠开货车运海鲜谋生。他一次次驾车经过镇邦路一带,马路两边是保存完好的骑楼,是闽南侨乡的风韵。这些作品留下了不同时期街景的真实影像,是侨乡变迁的见证,也为这里增添了一抹文艺色彩。


天一楼庆让堂

       庆让堂,位于思明区天一楼巷21号。建筑为上世纪30年代同安人吴姓兄弟所建,民国时期为厦门三大名楼之一,建筑为中西合璧的风格,有门楼、中庭、后楼三进及一列边楼,共三层60个房间,其精雕的花岗岩基座,红砖的墙体,堆塑的西洋花式窗楹,加之以半圆形探出式的门庭及阳台,整幢楼房展现出一种布局的精致和雕琢之美。

       据了解,吴氏兄弟十几岁便外出谋生,靠摆渡大船上的人和货物到厦门或鼓浪屿码头辛苦维持生计。某天一外国人将行李遗失在舢板上,兄弟俩就不再渡客,原地等待失主直至傍晚。外国人找回失物后,被他们拾金不昧的精神感动,主动提出带两人经商,吴氏兄弟由此成为亚细亚火油公司经营的汽油、蜡烛、火柴等当时畅销产品的经销商,后来又成为渣华轮船公司的船票代理商,逐步成为民国时期厦门有实力的富商。依照闽南人的传统,赚了钱就要建大房子,兄弟俩便共同建了“天一楼”。

04-15.JPG

04-14.JPG

       在那个年代,长幼尊卑在大家庭里很被人看重。按照传统习惯,入住时该由哥哥住东面、弟弟住西面。但这兄弟俩的关系极好,互相谦让,最后弟弟拗不过哥哥,只得住进东面主楼,而哥哥住在西面的楼中。这样的故事,后来传到当时一位文人林济川那里,他感慨于两兄弟谦和的美德,就给这里题名“庆让堂”。

       如今“天一楼”所处的院落,被居民称为“兰厝”小院。“兰厝”在闽南话里,是“咱们家”的意思。“兰厝”小院不仅是社区运动爱好者的天堂,更是邻里间情感交流的温馨场所。闲暇时,“咱们家”的“家人们”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通过一方矮桌、几泡海堤茶,配上贡糖、馅饼、桔红糕、花生糖、芝麻酥,浅斟慢酌,呷茶话仙,重现老厦门人的“茶桌仔”记忆。

04-13.JPG

思明戏院

        上世纪20、30年代,近代厦门市政建设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其中,1927年,蕹菜河被填平,兴建起了蕹菜河新区,成为当时厦门市区最炙手可热的地段。厦门知名华侨曾国办、曾国聪兄弟俩就看中了蕹菜河新区十字路口东北角的地块,投资15万银元,兴建了一座戏院,1929年1月9日竣工开业。它,就是思明电影院前身思明戏院,是当时厦门市首家既能放映电影又能演出戏曲的戏院。

04-16.JPG

        规模恢弘、风格独特、地理位置优越,思明戏院一经建成,就成为厦门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上世纪30年代,厦门娱乐业发展生机勃勃,仅戏院就有中华、思明、开明、龙山、南星等。而思明戏院是其中“高大上”的代表。影片来源是美国的米高梅、华纳、派拉蒙、哥伦比亚等公司出品的影片和部分国产片。落成开幕的第一部影片,是米高梅出品的无声歌舞片《华丽的巴特利》。

       曾国聪与其子曾华檀先后担任戏院经理,1930年5月,该院首映国产故事片《歌女红牡丹》,接连满座一个多星期,轰动全厦门。

04-17.JPG

       为扩大影片宣传,聘请著名文人陈沙仑主编出版《银花》电影周刊,分送各机关、学校及观众,并在戏院二楼设有会客厅,为华侨回厦探亲访友提供休闲娱乐场所。许多华侨回厦探亲时,纷纷来此聚会,联络感情,洽谈生意,因此当时又被称为“华侨俱乐部”。

       1952年,思明戏院改名为思明电影院。在此后70多年的时间里,思明电影院紧贴时代发展的脉搏,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厦门经济飞速地发展,也亲历了厦门电影业的辉煌与厦语片的黄金时代。

       近一个世纪以来,思明电影院经历了多次修缮。在最近一次修缮中,骑楼和塔楼的外貌得以修复,基本恢复了影院的原始风貌。大浪淘沙,如今,思明电影院成为目前厦门市电影行业中少有的持续运营的国有文化服务场所,依然活跃在市民文化生活当中。


天仙旅社

        近代以来,厦门就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港口林立,商贾如云,也是华侨华人出入祖(籍)国的重要门户。鹭江两岸遍布的码头和大同路、中山路一带商业的繁荣也催生了旅店业的发达。据20世纪30年代初史料记载,厦门当时著名的旅社主要分布在市内各大马路,比如鹭江道、海后路、中山路、思明西路、寮仔后和水仙宫一带,主要分为旅馆和客栈两类。天仙旅社是当时旅馆的典型代表之一。

06-2.JPG

        1933年,新加坡华侨吕天保在繁华的中山路与局口街口处创办了天仙旅社。天仙旅社楼高5层,因位置极佳,旅客游览访友出入均极便利,因此颇受欢迎。著名文人郁达夫就曾下榻于此,使得天仙旅社名声大噪。

       1936年冬,郁达夫从日本前往台湾地区,途经厦门中转,在天仙旅社432号房间住了3天。天仙旅社主人吕天保盛情款待,天仙旅社因而声名鹊起。此后,许多社会名流也曾下榻于此,天仙旅社逐渐声名远播。当年,郁达夫曾为《厦门天仙旅社特刊》作序,同时与吕天保及文化界人士合影,并将照片收录在《郁达夫全集》第四卷卷首。序言中,郁达夫写下“庐舍洁净、肴馔精美、设备齐全,竟有出人意料外处”的赞词,为这家当时现代设施非常完备、服务先进的旅社留下宝贵的历史印迹。

       天仙旅社此前一直经营到21世纪初,于2007年停业。最近,天仙旅社重新装修投入经营使用,目前有30间房,如今仍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下榻当年郁达夫曾住过的432号房。

06-3.JPG


江夏堂

       江夏堂位于思明区钱炉灰埕2号文安小学内。江夏堂系黄氏大宗祠的祭祖堂。黄氏大宗祠由清末南安武状元黄培松倡建,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1918年竣工,今仅存祭祖堂和宗亲会馆两建筑。

06-5.JPG

       当时的海关归户部衙管辖,又因闽海关所在地为黄姓族人聚集地,一度闽海关被称为“户部黄”。光绪六年(1880年),黄培松中了庚辰科武科殿试第一甲第一名,钦点状元及第,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钦赐建状元府和江夏黄氏宗祠各一座。

       厦门作为当时华侨进出中国的中心港,以及过渡台湾的出发点,华侨出洋、归国前后都要在厦门找一个歇脚点,以便办理手续等船期。海内外黄氏宗亲一致认为,若在厦门设立一个江夏堂,可以实现上述目的,并及时把各侨居国的情况反映到国内。因此,海内外黄氏宗亲一致敦请黄培松,将江夏堂建在厦门作为总堂,黄培松欣然答应。

       厦门江夏堂过去曾经是大陆、尤其是闽南的黄氏宗亲、乡亲“过台湾”“下南洋”的出发地;如今,这里又成为台湾地区和海外尤其是东南亚各国族人后裔回大陆寻根访祖首选的落脚点,被誉为“厦门最具艺术价值的老建筑”。2004年,江夏堂被列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先后被列为市级第二批涉台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距离江夏堂几百米的兰琴古厝位于厦门市中山路附近定安路大字酒巷25号,系厦门现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典型闽南风格古建筑之一,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古厝坐落于厦门市繁华的中山路段,提供配套设施齐全的高档客房及休闲茶舍,有清朝的门窗家具,百年的牌匾器皿,随处可见富有闽南特色的砖雕、木雕、石雕,游客可在喧嚣的城市外体味闽南古厝里不一样的平和。

06-4.JPG

兰琴古厝


盐溪街华侨故居

       盐溪街、苏厝街一带的街头巷尾,仅不过千米范围,就曾涌现出吕世宜、李禧等中国近现代名人和林采之、陈桂琛、沈观格、陈江海、邱世定、叶清池等著名华侨,其故居至今依在。

       盐溪街18号,是民国初年教育家、诗人陈桂琛旧居。抗战时期,旅菲诗人陈桂琛以诗篇抨击日寇暴行,反映百姓苦难,歌颂志人壮举,揭露汉奸嘴脸,构成一部华侨抗战史。

        陈桂琛字丹初,号漱石山人,厦门人,从事教育工作达40年。1916年在厦门创办励志女校,开创厦门妇女接受现代教育之先河。后在思明、厦南、同文等中学校任教。1931年任上海漳泉中学校长。1937年应聘前往菲律宾宿务中华中学执教,后改在古达描岛华侨中学任教。

       故居系陈桂琛购置于清末民初,砖木结构两落传统民居建筑,坐北朝南,门边围墙为石块基石,上有绿色南洋陶瓷花框。院内地铺闽南红砖,厅堂为主人接待宾客之用,厅后有一小天井及芒果树一棵。

       盐溪街29号,是华侨诗人、谜家沈观格故居。沈观格字锡标,自号拙庐主人,20世纪初到印尼谋生,兼任《泗滨日报》特约记者。其间曾组织工党,创办《真理》半月刊,设平民日夜学校,为当地侨胞服务。1927年回厦门定居。从事诗词和灯谜创作,常以厦门民谚、俗语制作灯谜。著有《拙庐谈虎集》《物谜·画谜》。

       盐溪街32号是社会活动家、原厦门市侨联主席林采之故居。林采之为印尼归侨,1950年任厦门市政协秘书长,1954年出任厦门市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副主任委员。1956年任省侨联副主席、市政协副主席。他还曾参与创办集美华侨补习学校(现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华侨中学、厦门六中等。

06-9.JPG

沈观格故居

06-6.JPG

陈桂琛旧居


苏厝街、外清巷、吴厝巷华侨故居

        苏厝街45号,则是印尼华侨陈江海故居。陈江海与大哥陈江和共同创业,成立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这是一家以资源为基础的多元化跨国工业集团,现总资产已超350亿美元,在全球范围有员工8万余人,旗下企业和公司遍及新加坡、印尼、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加拿大、西班牙和巴西等地。

       陈江海故居建筑系近代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楼顶是闽南特色的红瓦,墙体结合西式的构建,虽然仅有两层,但整体恢弘。从门口进入庭院,扑面而来的是清新好闻的花香。院内有花池两个,整个庭院生机盎然。庭院内不仅有花草绿化,还有一处景观鱼池,动静皆具,给人一种舒适之感。

        外清巷22号,是厦门近代名商邱世定的大宅。公馆建于1932年,曾被厦门媒体评选为“老厦门100栋经典建筑”。邱世定曾是高级洋行买办,其公馆门楼处一座大铁门虚掩着,却关不住它的豪华气派。最为醒目的为两个欧式圆柱型大立柱,门外一口蚝壳井。墙上与石柱上都刻着精致雕花,彰显着宅子主人的生活过往。

       吴厝巷4号是华侨领袖爱国实业家叶清池祖厝。叶崇禄原名叶清池,字寿堂,著名华侨领袖,爱国实业家。叶清池少年时孤身前往东南亚地区发展,经过多年的奋斗建立了捷丰号商铺,数年间就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大商行。返乡后热心教育事业创办厦门同文书院并出任该校董事长。叶清池同时还捐助厦门女子公学、华侨女学、群惠小学的经费,主持厦门慈善机关同善堂,并捐款创设犯罪习艺所,曾被选为厦门商会会长。

       随着城市发展变迁,这些旧时文人雅士的聚居地已成了游客们津津乐道的旅游打卡地,留下的老房子经历了时光的洗礼,静静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部分资料来源:思明区委统战部、中华街道提供的文史资料,以及思明侨联、厦门卫视、思明快报、《厦门日报》《海西晨报》《海峡导报》、台海网、厦门文旅、厦门党史方志网、林良材先生著述等,在此一并感谢。)

06-7.JPG

陈江海故居

06-8.JPG

邱世定旧宅

06-10.JPG

叶清池祖厝


下载鹭风报1686期04-05版 鹭岛·侨乡故事 文化路线 专题
相关新闻

要闻| 侨乡动态| 专题| 海外侨讯| 人物| 副刊| 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