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20作者:翁舒昕/整理点击量:33鹭风报1695期03版 鹭岛·侨乡故事 文化路线 专题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华侨华人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早年间,他们背井离乡,远渡重洋打拼事业,致富后不忘桑梓,积极回馈家乡。他们将海外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技术引入,促进了当地文化的多元融合与发展。
开元街道作为厦门重点侨乡之一,拥有着兴盛的侨文化,侨房数量众多。在中山公园四周,分布着近百栋风格各异的侨房,这些建筑建于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如今,这里已然成为热门的电影取景地,也是备受欢迎的网红打卡点。
开元街道游览路线
★华新路华侨新村→★公园西路57号(洪载德旧居)→★中山公园→★公园南路老洋楼
华新路华侨新村
解放伊始,为吸引侨汇,鼓励华侨归国定居,中国南方掀起了一股建设“华侨新村”的热潮。彼时,但凡侨胞数量较为可观的城市,大多设有华侨新村。1956年,厦门市华侨新村筹建会应运而生,该筹建会协助华侨将汇款用于厦门的建房事宜,厦门市政府还专门划出地块,以便依照华侨的意愿开展设计与建造工作,力求解决华侨归国安居、落叶归根的诉求。所建成的房屋主要散布于华新路、公园西路、白鹤路、南华路等区域,其中,华新路-公园西路的华侨新村以及南华路的华侨新村颇具规模。
据当年媒体报道,领导华侨新村设计工作的是工程师杨章器。杨章器是缅甸归侨,回国后曾主持和参加集美侨校(现为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等的设计工作。厦门城建部门专门成立华侨新村建筑队负责施工。1957年位于华新路的华侨新村建设工程正式破土动工,这条道路取名“华新”,即“华侨新村”之意。
华侨新村洋楼变身为网红咖啡店
洪载德旧居
公园西路57号,是印尼著名侨领洪载德的旧居所在。该旧居坐北朝南,楼高三层,占地面积达600平方米。建筑基础和墙裙为花岗岩条石砌成,墙身为红色清水砖,开窗处以横砌条石做装饰。屋顶为四坡顶,上铺灰色机平瓦。内部结构以内廊为中心,室内地面铺设彩色花砖,样式达六七种。
在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期间,洪载德肩负着周恩来总理贴身护卫的重要职责。旧居院内的西洋橄榄树,在经历莫兰蒂台风的肆虐后,原本高耸茂密的枝干虽被吹倒,然而如今却又重新生长出了新的枝芽。这座保存完好的老宅,还曾是《烈日灼心》《一起来看流星雨》等影视作品的拍摄地,承载着诸多的故事与记忆。
洪载德旧居
中山公园
开元街道前身为公园街道,这一名称源于辖区内的中山公园。过去,只要厦门市民提及 “公园”,所指的必然是此处。回溯到1926 年,厦门开启旧城改造工程,当时,南洋各国的华侨们热情高涨,纷纷踊跃汇款,大力投资厦门的房地产项目。毫不夸张地讲,近现代厦门的城市建设进程中,华侨的力量不容小觑,他们或是投入资金,或是亲身参与建设,而公园周边区域,更是将华侨助力城市建设的印记彰显得淋漓尽致。
厦门中山公园落成于1927年,它承载着对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深切缅怀,故而得名。公园的建设历时整整四年,期间,为了给工程腾地,有上百户居民被妥善迁徙至东侧的百家村安置。整个工程耗费近百万银元,这些资金皆由厦门的华侨贤达们慷慨解囊,洪晓春、林金殿、黄奕住等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最终,一座规模宏大、设计精妙、布局雅致,还巧妙融合了中西特色的综合性公园出现在世人眼前,它也成为厦门的第一座综合性公园。凭借着秀美的自然风光与独具匠心的人文景致,中山公园还曾荣获“华南第一园”的美称。
中山公园
公园南路老洋楼
20世纪前后,海外移民潮蓬勃兴起,众多华侨怀揣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新生活的憧憬,纷纷从海外归来并定居厦门。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他们大兴土木,建造了大量以欧式洋楼风格为主的近代建筑。
然而,由于当时缺乏专业的设计人员,这些建筑的设计意向大多源自侨胞们对海外生活的回忆,或者是他们手中有限的参考图册。与此同时,参与建造的建筑工匠又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们虽技艺精湛,但对纯粹的西式建筑风格的理解和把握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最终建成的洋楼并非原汁原味的西式建筑,而是在诸多细节之处融入了中式元素,诸如精美的雕花图案以及独具特色的平面布局等,使得这些建筑呈现出独特的中西合璧的风格。
厦门地铁1号线对面的公园南路3号别墅,是一座白色四层小洋房,是民国时期厦门市市长黄天爵公馆。毕业于厦门大学的黄天爵,擅长诗文字画,1927年任菲律宾宿务中山学校校长,后任国民党驻菲总支部常务委员等职务。抗战胜利前夕,黄天爵调任国民政府福建省政府委员兼厦门市市长。
公园南路3号
公园南路7号
公园南路9号
公园南路7号,是一座精致的三层白色别墅。整栋楼立体感极强,正面右侧,有一处楼梯蜿蜒而上,从一楼延伸至二楼。这座别墅承载着一段特殊的历史,它曾是日伪机构“共荣会”的办公场所。时过境迁,如今它已回归平常,成了一处民宅。
坐落于公园南路9号的别墅,是爱国华侨黄长水、黄光汉的祖居所在。此别墅建于20世纪初,共有三层。外墙用大面积烟炙砖,梁柱山花等用白灰粉刷,红白色的对比显得十分清晰和谐。黄光汉曾荣获“厦门市荣誉市民”称号,生前执掌香港泉昌有限公司,始终怀揣着炽热的家国情怀,热衷捐资助学。同时,他还积极投身国家事务,曾任全国政协常委,在香港与内地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将港人的心声与诉求,转达给中央政府。他的父亲黄长水,曾出任广州市副市长、中国侨联副主席以及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在1949 年那个意义非凡的时刻,黄长水还曾在香港亲手升起第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让爱国的光辉映照港岛。
(部分资料来源:思明区委统战部、开元街道提供的文史资料,以及厦门手绘地图、厦门日报、思明快报等,在此一并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