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发布时间:2020-10-30 作者:梁异 点击量:5921 鹭风报1486期06版 侨居海外

九九重阳:点赞这些华裔老人

       古语说,五十而知天命。过了半百的年纪,褪去青春的莽撞,人开始更加懂得顺其自然。海外的华人老者们,有的以坚守成就事业,有的用巧思装点生活……重阳至,一起来看看这些华人老者的充实生活。


小别针成就大事业

       小小的别针有什么用途?“别针女王苏”是何许人也?

       在美国旧金山内日落区,有一家别针店,店主是一名年过八旬的华裔,名叫李苏,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别针女王苏”。李苏经营这家店铺已经50余年,从20世纪60年代起,她开始收集世界各地的别针。

       她说,收集别针是她从小就有的爱好,现在经营这家店也纯粹出于兴趣。就这样,原本开业时贩卖运动纪念品和收藏卡的商店,中途开始贩卖商标别针。披头士、猫王……与这些元素有关的别针,都曾在店里售卖,当年十分抢手。

       渐渐地,李苏的店外经常有许多青少年和年轻游客排队。他们兴奋地盯着满墙的老式别针,有的人还追赶潮流,与“别针女王”合影一番。

       如今,李苏成了社交媒体名人,赢得成千上万粉丝喜爱。有粉丝说:“她让我想起我的祖母。”


“老炮儿”守望唐人街

       在纽约曼哈顿唐人街,老陈的名字家喻户晓。他亲自上阵,带领着他创立的“社区守望者”团队,守护这片街道。

       疫情期间,这支队伍更是为生活在唐人街的华人提供了实际的帮助。他们走街串巷,为唐人街的住户发放双语防疫政策宣传单,并为商户发放双语的“请佩戴口罩入内”标识。

       纽约逐步“解封”后,唐人街一些餐馆开始提供户外用餐,老陈和团队都会帮忙。他们周末一大早起来,打开消防栓用水冲刷街道,改善商户的经营环境,吸引更多人来就餐。许多商家因为疫情生意受到影响,老陈和团队尽全力收集各类经济帮扶政策,翻译成中文,发放给商户们。

       老陈说,“社区守望者”是由唐人街的街坊邻居组成的。对于这里的老人和商户来说,有熟悉的面孔照应能让他们更安心。“我们不是城市别处来的人,跑到其他社区巡逻,我们关心的是自己的居民。”


省吃俭用心系华教

       “华教是华族的根,我们要把它发扬光大!”抱着这样的信念,马来西亚九旬华裔老人黄迓茱捐出毕生积蓄,设立教育基金以援助贫困学生。

       这笔捐款近70万林吉特,约合116.5万元人民币,是老人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援助目标将锁定在资助宽柔独中三校的高中生,全额赞助受惠学子3年的高中学费。基金会还计划未来成立活动中心,作为受惠学生聚会和活动的地点。

       其实多年来,黄迓茱一直热心华教,前后捐献的款项已超过百万林吉特。她曾在2015年将名下的商店及居住的房子捐赠给当时的新纪元学院,总价值约150万林吉特。

       黄迓茱称自己并不富裕,捐献华教不是为名或为利。“我希望受惠的学子日后能饮水思源,回馈社会;同时希望基金会能永续经营,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


“老顽童”探索山间葆青春

       每天坚持在山地健行一个半小时,然后做一些较剧烈运动一小时。拥有这样生活习惯的,是一位年届七旬的华人。

       生活在美国的杨先生,被誉为“老顽童”,喜好山地健行。疫情期间,为了放松紧张情绪,在遵守防疫措施的前提下,他还坚持参与登山活动。他与人结伴,每周出行一次,到南加州各个山地探索,寻找前所未闻的景点。

       大家在一起忘却烦恼,感觉放松快乐。很多以前没有听说过的景点,被他们一一发现。疫情下,保持身体健康很重要。杨先生说,他本来就喜欢户外运动,为健康更应坚持运动。

       本来在疫情期间平淡紧绷的生活,就这样变得精彩起来。



要闻| 读城| 侨乡动态| 专题| 海外侨讯| 人物| 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