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共享经济从诞生之初到被市场热捧再到千夫所指,前前后后不过五年时间。这五年里出现了众多共享经济模式成功的案例,比如当时名震一时的摩拜单车,再到现在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共享充电宝等等。共享经济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了大批公司的创业思路,“万物皆可共享”,成了当年创业者谈论最多的话题。
多个共享单车平台陨落
从一开始的共享单车,到现在共享充电宝、共享汽车,现在只要是你能日常使用的物品,都有公司做成共享模式。共享经济的兴起甚至让很多人觉得以后出门带着一个手机就好了,而它的作用就是用来扫码而已,因为手机也可以共享。
然而从2018年开始,我们看到的共享经济的新闻,基本上离不开“经营困难”这个关键词。首先作为国内共享单车的头部平台,OFO深陷破产传闻,用户的退款业务已经被一再搁置,简单来说就是OFO根本没钱支付用户的退款。而另外一家共享单车平台摩拜的境遇显然优于OFO,37亿美元“下嫁”美团点评,虽然今后摩拜要被叫做“美团单车”,但投资人和创始人可是一点不亏,除去债务之后,27亿美元依旧能赚上一笔!不过摩拜单车如今却成了新东家美团点评一半亏损的来源!
共享汽车用户同样面临退款难
退款难的问题不仅仅出现在共享单车平台,就连共享汽车平台用户近来也遭遇了相似的问题。4月30日有用户反应自己在共享汽车平台幸福叮咚上的1500元押金退回申请至今没有任何回复,并以此认为幸福叮咚的资金链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退款基本无望。期间平台多次以系统升级为由拒绝为用户办理退款手续,与这名用户经历相似的全国还有很多。而且不仅仅局限于幸福叮咚,共享汽车的早期入场者“友友用车”、“EZZY”、“麻瓜出行”、“中冠共享汽车”也面临过同样的问题,而他们的结局就是破产倒闭,带着用户的押金一同消失。
共享经济拼的就是“钱”
多个案例已经证明了共享经济的缺陷,那就是对资金链的要求非常高。换句话说,现在国内能把共享经济玩好的恐怕也就只有腾讯和阿里巴巴或者有着国资背景的“国家队”!而共享经济的核心还是“烧钱”,有钱的时候让利用户让他们产生黏性,借以获得用户数量的激增,等到用户黏着度达到一定程度,用户数量达到某一数值的时候就是平台收割的时候。但是很显然很少有平台能够撑到这一天,即使自己有信心,投资者也没有胆量把钱投进一个无底洞项目。而类似共享单车、共享汽车这样的重资产型行业,光是产品的运营养护费用恐怕一般企业就很难承担,于是有一天投资者不再注资,资金链出现危机,迎接这些平台的结果就只有关门。
以共享单车为例,市场繁多的共享单车平台竞争了数年,到头来还不是巨头之间的战斗?钱不是问题,盈利也不是他们的目的,两者更关注的是获得用户数据,借以了解用户的习惯。换句话说巨头们收购的并不是平台,而是平台的数据!如果不能像他们这样财大气粗,资金用完之日,恐怕就是自己关门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