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发布时间:2024-07-05 作者:林蒙园 程久毅 点击量:2691 鹭风报1668期08版 专题

林蒙园:六十五年的归侨新生活

08-2.jpg

林蒙园


幼时奔走他乡 把握回国机遇

        我叫林蒙园,今年80岁,印尼归侨。少时家境贫寒,父母从金门到印尼勿里洞生活,我在十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幺。三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一人含辛茹苦将我们抚养长大。

       1959年,我初中毕业,那时勿里洞没有高中,需到外地求学,然而赴异地就学费用高昂,我的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只读到初中便辍学了。

       正当我为升学难题一筹莫展时,有一天校长唤我到办公室,问我是否想回国,中国驻印尼大使馆有3个保送名额给勿里洞,当时勿里洞有2所进步学校,一所以广东梅县人为主的中华学校,一所以金门人为主的建新学校。校长告知每所学校可以推荐3名学生参加考试选拔,我正好在被推荐人名单之列。我听后很高兴立马说“愿意!”,因为回国一直是我的梦想,也是全家人的心愿。

       回到家,我将此事告诉母亲,虽然母亲舍不得我小小年纪离家求学,但为了我的前途,她毅然支持我回国。后来,通过层层考试和健康检查,我终于被选定为保送生。

       1959年6月下旬,我登上了“芝万宜”号轮船,历经七天七夜的海上航行,终于回到了伟大祖国的怀抱,当年回国路费也是国家出资的。

       回国后,我先暂住在广州三元里旅行社等待分配。在填报入学志愿时,按母亲的意愿我填了厦门集美华侨补习学校,因母亲说我们的祖籍是金门,厦门、金门两地的语言和生活习惯相通,两地距离相近,将来有机会也能回金门看看。

        7月中旬,我如愿入读集美华侨补习学校(那时此校只有归国侨生才能进),当时中考已过,但学校还是安排我直接上高一,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我的学习成绩始终保持优秀。

       1960年,学校大量接收印尼归侨,我被安排到集美中学继续读书。1961年,在集美中学求学期间,我参与了集美龙舟赛,与队友们顽强拼搏,配合默契,荣获亚军。

08-4.JPG1959年回国前夕,林蒙园与64岁的老母亲合影

08-3.JPG1958年,林蒙园(二排右四)参加印尼勿里洞建新学校三八妇女节合影


独立自强守初心 尽职勤勉出实绩

       1968年,我被分配到部队农场,那时我是班级强劳力,重活累活我都抢着干,一天挑水浇菜二十多担,还承担其它重体力活,我对工作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得到部队领导和同学们的好评和肯定。

       1970年,我从部队农场被分配到三明化工厂,1975年调回厦门合成氨厂担任合成车间技术员。

       1986年,厦门第一家合资企业利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由于在合成氨厂工作突出,领导推荐我到利恒涤纶厂筹建化验室,在筹建化验室期间,我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化验室的各种实验分析和各项人员培训,严把产品质量关,深受领导好评,不久被任命为化验室主任,后又担任质检科科长,多次代表厂领导参加全国质量会议,于1993年7月被派往瑞士、德国学习交流。


建言献策促发展 侨海交流筑情谊

       在本职工作上,我认真负责,在社会活动中,我积极参与。1989年7月,我加入致公党杏林支部,很快被选为支部委员、市委会委员,后被推荐为杏林区政协委员、区侨联委员。

       在任区政协委员时,我积极撰写提案、信息,并于1994年被评为区优秀政协委员,1996年被评为“厦门市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参政议政、为经济建设服务先进个人”。

       身为印尼归侨,我担任厦门市印尼归侨联谊会杏林联络组组长,真心服务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不顾小家顾大家,全身心地扑进侨务事业。为更好地开展侨务工作,我想办法出思路,精心筹划、周密组织各项侨务活动,带头上门关心慰问老弱病残的侨友。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外文化交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借此机会加强和海外亲友的联系,多次接待来自勿里洞的校友。

       2016年,印尼勿里洞校友组团到金门和厦门参观交流,我主动接待他们,帮忙解决厦金航线船票等事宜,并陪同他们在厦参观,领略鹭岛风光和城市建设发展,从而加深了彼此间友谊。

       我特别感谢祖国对我的培养,从回国读高一直至我大学毕业均享受政府助学金,我时刻牢记,今日所拥有的幸福生活都源自伟大祖国对我们归侨的关怀。

       今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我回国65周年。在这65年间,我见证了祖国蓬勃发展的历程,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衷心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人物名片

       林蒙园,祖籍金门,1959年回国,印尼归侨,1967年毕业于华侨大学化学系,曾任利恒股份有限公司涤纶厂化验室主任、质检科科长,曾荣获“厦门市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参政议政、为经济建设服务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致公党思明区第三支部党员,致公党厦门市委会原委员,曾任杏林区政协委员、区侨联委员。


要闻| 读城| 侨乡动态| 专题| 海外侨讯| 人物| 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