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新闻详情 < 返回
华人艺术家王彤: 致力于中国与北欧间文艺交流

发布时间:2019-07-05作者:口述:王彤来源:点击量:10094鹭风报1421期03版 人物

        前丹麦哥本哈根皇家美术学院院长艾茜·玛丽·布克答认为:王彤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一个连接传统与创新并且为东西方艺术表现形式之间创造新的视觉对话的华人艺术家。他的作品将中国和全球的观点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艺术说服力的综合体。

       王彤对世界的体验可以比拟为英国著名艺术家威廉·布莱克所描述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

▲《无相风景系列1》(2015年)

▲1984年于作品《母亲》前

▲王彤与《思想者胖达》

创作中的王彤


口述无界人生

        我出生在大连金县,大约5岁时全家搬到辽宁朝阳,可以说朝阳是我的家乡。我们住在地质队家属院,那是一排排白瓦红砖的平房,墙上全写着标语和口号,我们那栋房子墙上写的标语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后来每家都垒起自家小院,我家的墙上就剩下了“肃,活泼”了。每一家都在院子种树,我家院子里就有一棵杏树和一棵杨树。我画过一张以家为主题的水彩画,画面的中心是一个贴着对联的蓝色大门,右面晾着衣服,左面是杏树枝干,在冬日温暖的阳光下,我的家就像城市里的世外桃源。那张画我还保存着,但画中的房屋早已不在。

       我从16岁到26岁,一直生活在鲁迅美术学院。那个时候,不仅仅是我,而是我同一时代的年轻人都对中国以外的任何地方充满好奇心。

       留校三年后,也就是我在鲁美整十年了。当时我觉得十年的时间太久了,仿佛我就在鲁美的院子里长大似的。记得当年我那宿舍,窗户上挂的不是窗帘,挂的是棉被,看不到外面的光,就像把自己封闭起来的状态。

       我曾带着学生去北方的农村画画,也去过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我自己也去过西双版纳,后来,我只想到国外的任何一个国家去体验,看看与我们有不同生活的人和文化。

       我的目的地是哥本哈根,但是火车票的终点是柏林。现在想起来,我甚至不敢做第二次那样的旅行了。当时,我所办过的签证有蒙古国、波兰、苏联、东德、西德、南斯拉夫,然后才是丹麦。我的第一本护照上贴满了花花绿绿的签证,非常好看。

       在欧洲生活了这么多年,我常在梦中梦见我姥爷,在梦里,我们用瑞典语对话。你或许会觉得奇怪,但因为长久地生活在瑞典语的环境里,就一点不奇怪了。现在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了呢?无论我在哪儿,我都能有在家的感觉。这种生活方式还是能够最大限度地让我自己来决定我未来怎么生活。

       画面的风格上,欧洲化或者中国化都不是我考虑的问题,我不会刻意让自己去接近某种特定的图像方式,我就只想着怎样能更接近自己的内心,有什么感受,就把它表现出来。我不会把中西方艺术当成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我觉得世界上所有的文化遗产,都是人类共通的文化遗产。我曾经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个意境来看西方的风景画,我也会拿中国画的“飞白”去研究西方的艺术。我看到的是绘画的共通之处。

       我认为,画的背后是同一个道理。所谓的中国画或者油画,只是材料不同而已。所有的画种,在根基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画不好国画的人,油画同样也画不好。

▲王彤、蓝兰在厦门接受中国华侨出版社采访

▲《家》(1979年)

▲厦门·北欧当代艺术中心开业,王彤与瑞典驻华文化参赞马福力

▲思想者胖达

《月光》(2018年)


接近自己的内心

       比起笔墨功底,我更喜欢孩子没有学过画画的那种幼稚的感觉。那些被中国画排斥的、不合规则的图像方式和技法东西我都很喜欢。我用了很多年才画出自己情感里的东西。

       当年在鲁美国画系,我画了一张叫《母亲》的探索性的国画,画的是在人间的那种爱、动物之间的爱。一个年轻的母亲抱着孩子、远处一头老牛在注视着小牛……

       我慢慢意识到,所有的艺术创作,不仅仅是中国画或者油画的问题,而是艺术观念的问题。

       首先,我们是一个人。我们写的、画的,都是我们自己的人文价值观。我觉得一个优秀的艺术家首先要有敏锐的视角,要触及非常宽泛的题材。他所看到的,或者说是触及到的东西,都能变成艺术品,只是选择不同的材料和语言。

       我从中国画走入油画,后来又走回中国画,更确切地说是水墨画,这样地来回地比较、借鉴。直到今天,我也没法给自己下定义,自己是哪一类的艺术家。

       对于艺术家来说,我并不想通过艺术给观众一种解答,因为这并不是一个结果。就像世界本身一样,有很多没法解释的问题,它仅仅是一个提问。以我的作品《思想者胖达》为例,实际上很少人知道它是一只熊猫,但是熊猫作为我们的国宝,大家太喜爱它了,在很多公共场合或者日常用品都会有熊猫的形象。因此,我想把“熊猫”做成一个思想者,做成像罗丹一样的思想者,左手托着腮,右手拿着一支笔,面前放着两桶颜料,在思考“我该怎么办?”它在思考给自己画什么颜色?它可能在想,也许我就满足自己做了这样一只白熊,或者我要做一个彩色的熊猫。

       文化和艺术都不是固定的,它们是流动的,永远不会静止。

       到了西方生活和学习之后才发现,在西方的美术史里,国内教学体系中所追捧的所谓“大家”,却并没有被浓墨重彩地提及。艺术和审美没有对错,只有观点的区分,因此,我们需清楚地知道,我们所面对的大众群体,并不能代表艺术本身。

      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教育体系之下,最重要的依旧是个人的领悟和修行。我们必须去看最好的作品,去感受最经典的美学。

       在北欧,对于国民的美学教育始于孩童时期,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一样的。只看学校里的书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全方位的感知和学习,才能逐渐培养出对于艺术的敏锐知觉。

       而在方法上,无论是读书还是感知,一定是要带着疑问去找答案的。同样是每日循环往复的生活,有的人能把生活变得诗意,也有的人把苦难转化成了财富。只有你自己能够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而在这样的过程中,艺术的审美能力也就慢慢被培养出来了。

       20年来,经由我与蓝兰女士在厦门、北京、内蒙、北欧的游走,已成功组织了上百场国际性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今后我们也将一直为中国与北欧间文艺交流而努力。

▲厦门·北欧当代艺术中心

厦门·北欧当代艺术中心内部


厦门·北欧当代艺术中心

        2017年12月17日,在厦门市翔安区政府大力支持下,厦门·北欧当代艺术中心( Nordic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Xiamen,简称NCAC)终于以全新的面貌与大家相见。由建筑设计师黄斐然先生完成主体设计,将一所闲置的学校改造而成。

       开幕式上,瑞典驻华文化参赞马福力先生发表了精彩致辞:“澳头是个美丽开放的地方,它有如一颗水滴,可以在灿烂美丽的世界文化长河中,荡起一片涟漪。瑞典很愿意与这样美丽的艺术小镇在文化上加强交流合作。未来,我们可以把澳头作为中国和瑞典的一个交流中心,在这里启动更多的合作项目,让更多人了解瑞典和澳头文化。”

       王彤说:“100年前,澳头是个闽南古渡口,澳头人由此开启下南洋的旅程。100年后,澳头因为艺术,成为了新的‘艺术海港’,吸引了很多外来人来到了澳头,留在了澳头。未来,我希望,澳头不仅能吸引更多人过来,还能带着中国精神、中国文化驶向世界。”

       展览围绕“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主题。王彤、朋图斯、何美苞、彼特、孙奎、贺乐墨、悠迪思、拉尔斯·兰等11位北欧艺术家及林春、曾焕光、戚彧、汤南南4位中国艺术家创作了200余件作品,内容涵盖油画、水墨画、雕塑、影像、装置、行为艺术等多种艺术表达形式,他们用艺术在澳头共谱“一带一路”交流合作的佳话。

       艺术为桥,厦门·北欧当代艺术中心既连接了东西方文化,也令数百年历史的古村澳头焕发出全新魅力。

       (部分资料来源:厦门·北欧当代艺术中心)


下载鹭风报1421期03版 人物
相关新闻

要闻| 侨乡动态| 专题| 海外侨讯| 人物| 副刊| 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