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发布时间:2020-02-07来源:综合自厦门市妇联、《在厦门看厦门》文章点击量:9758鹭风报1449期04版 人物
2003年,无数中国人都在心里记住了一个人的名字——钟南山。在人心惶惶的“非典”疫情中,他以战士般的无畏精神与悬壶济世的仁心仁术,换来了防治“非典”的宝贵经验,成为“抗非”的一面精神标帜。
2020年,武汉告急。84岁的他再次临危受命,面对重大疫情,一边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一边自己登上去武汉的高铁,挂帅出征。
很多人说:看到钟南山,我心里就踏实了。
《人民日报》微博这样评价他: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的的确确令人肃然起敬!
医学世家
这样一个有大爱、勇猛担当、满腔责任、令人心安的勇士,背后是来自家庭的影响以及父母亲的言传身教。
1901年,厦门一户姓钟的人家抱养了一个男婴,取名钟世藩。钟世藩就是钟南山院士的父亲。1917年,16岁的钟世藩入读厦门同文书院,五年之后,他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
在北京协和医学院,钟世藩经过8年的专业深造后博士毕业并留校当助教。也是在协和医学院,钟世藩遇到了同样来自厦门鼓浪屿的护理专业同学廖月琴,两个身在异乡的同乡人互相仰慕互为吸引,有情人终成了眷属。
1934年,钟世藩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学习病毒学,两年后回国出任南京中央医院儿科主任。1936年,钟世藩和妻子廖月琴的第一个孩子钟南山出生了,他们成了同事眼中令人羡慕的幸福之家。因为他出生的医院地处南京钟山以南,所以父亲为他取名“南山”。
然而,幸福的时光很短,第二年,日本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南京遭到日本侵略者疯狂的轰炸。钟世藩的家不幸被炸塌,一岁多的钟南山被压在废墟底下,是死里逃生的母亲和外婆从瓦砾堆里把他扒了出来,多年以后钟南山回忆道:据我姨妈告诉我,当时我的脸已经发紫,再晚一步可能就救不活了,是外婆和母亲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抗战胜利之后,钟世藩出任广州中央医院院长,并在解放前夕拒绝执行国民党要他前往台湾的命令,把医院所有的一切移交给解放军。解放后,钟世藩出任中山大学医学院教授,他的妻子廖月琴则作为创建人出任广州肿瘤医院副院长,一家人的生活从此定格在广州。
在广州,钟南山完成了他的中学教育,1955年考入北京医学院,1960年毕业后留校。文革浩劫结束之后,1979年,钟南山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及伦敦大学呼吸系进修。1983年,他回国并担任广州医学院副教授,在一日复一日的看诊、教学、科研中,他一步步成长为中国呼吸内科领域的领军人物,于1996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5年厦门,钟南山院士和舅妈陈锦彩(前)在鼓浪屿
厦门情结
钟南山的父亲与母亲都是地地道道的厦门人,母亲廖月琴是鼓浪屿上名门廖家的后裔。除了亲人,钟南山在鼓浪屿也有不少故交。
正直、友善、慈悲、博爱,这是流淌在厦门人血脉中的精神基因,他们高尚的品格有如日月光华。
钟南山院士的堂祖父爷爷是大名鼎鼎的林语堂先生,他的表舅林俊卿是著名声乐家,也是医学博士。他的另一位堂姑婆廖翠娥嫁给著名钢琴家殷承宗的父亲,按辈份算殷承宗也是钟南山的表舅。
钟南山的舅舅廖永廉是原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博士,回鼓浪屿后成为原设于鼓浪屿的厦门第二医院内科主任,1957年首先在厦门发现福建省第一例钩端螺旋体病。他的舅妈陈锦彩一辈子古道热肠,鼓浪屿人都称她“廖医生娘”,他们夫妇俩一直深受老一辈鼓浪屿人的称道和感佩。
诗人舒婷在她的散文集《真水无香》中记载了一件陈锦彩老人的往事:仅提陈锦彩,知道的人也许不多,要是说起廖医生娘(廖娘),那真是无人不晓。廖娘一辈子热心参与本岛大大小小事件,官方的、民间的、教会的、家族的、邻里的,廖娘总是有求必应,有应必不吝使力。
上世纪90年代初,因看到医学院的学生只能3、4个同学共用一具人体上解剖课,陈锦彩和爱人廖永廉专门到厦门市卫生局询问遗体捐献的情况,卫生局回复还没有开始这项工作。2007年,厦门成立了人体器官捐献委员会,得知消息后,已经90岁的陈锦彩马上风风火火和委员会联系,办理了自愿捐献眼角膜和遗体的手续。如今,已经103岁的陈锦彩依然思维清晰身体健康。
有次记者问陈锦彩老人为什么鼓浪屿培养出来的人都发展特别全面,她这样回答:“鼓浪屿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拥有一种特质,在掌握自己专业的同时,还在音乐、体育、文学、外语等领域有所精通。”
钟南山院士无疑深受这种特质的影响,1959年9月,在首届全国运动会上,钟南山以54.4秒的成绩夺得男子400米栏冠军,创造了当时的全国纪录。至今,已经84岁高龄的他依然坚持健身,还能一口气跑5公里。
“厦门之子”钟南山,与厦门这座海滨城市的渊源也颇为深,他曾深情地告白:“我对厦门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每次听到《鼓浪屿之波》,我总能想起家乡的味道。”
“过了70年了,我还记得外婆家五香肉的味道,还有舅舅带我去沙滩游泳的情景。我在鼓浪屿最长曾待了三个月,那是1948年的时候。”2009年9月钟南山来到厦门,回忆起小时候在鼓浪屿的时光,并抽空与久未见的亲戚朋友见了一面。
据厦门本土作家欧阳鹭英在一篇文章中介绍:钟南山院士有三位姑妈,一位定居香港(钟明昭),另两位一直生活在故乡厦门(钟明秀和钟明贤),三姐妹都活过一百岁,钟南山院士只要回厦门,必定会去看望她们。
2015年,钟南山院士回厦门到鼓浪屿医院调研,记者问他是否还记得小时候在鼓浪屿住的地方,他不假思索就说出“漳州路64号”,那正是他母亲的娘家。也是在这次调研中,钟南山特别郑重地在鼓浪屿“给这座岛留下最美承诺”的倡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钟南山院士对故乡厦门的情怀,就是这么深情。现在故乡厦门不仅还有他的亲人,也是他父母的长眠之地。1987年他父亲钟世藩去世,按父亲留下的遗嘱,钟南山把父亲和母亲的骨灰合在一起撒到故乡厦门的海面上。
有一年受邀回厦门举办讲座,结束时现场突然响起厦门人最熟悉的旋律《鼓浪屿之波》,原来是从钟南山院士电脑中传出来的,他把《鼓浪屿之波》作为讲座的结束音乐。“我和老伴都喜欢这首歌,一听到它,我就能想起家乡的味道。”钟南山院士说。
回想起自己多次回厦的经历,钟南山曾感慨地表示,他对厦门、对鼓浪屿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这是骨子里的东西,永远不会忘却,不会随时间而变化。
钟氏家风
对于子女的培养,钟南山也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子女的优秀离不开上一辈人的引导,钟南山虽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子女相处,但他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子女的品格和习惯的养成,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钟南山提到,自己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与父亲的不断鞭策是分不开的。年少的钟南山喜欢调皮捣蛋,自己小时候曾受武侠片影响,模仿“武林高手”从三楼跳下,伤了腰也不敢向家人提及。
再后来,面对小钟南山调皮捣蛋犯下的错误,父亲钟世藩在教导时没有大发雷霆,也没有进行传统的棍棒教育,只一句语重心长的“南山,你想一想,像这样的事应该怎么办”,却令小钟南山懊恼失眠了一整晚。
他儿时经常去医院,眼见父亲全心全力治病救人,从不懈怠。受父亲和母亲的影响,钟南山也渐渐成长为一名以认真严谨著称的名医。
而在钟南山随后的学医之路上,父亲的言行更是深深影响了他的职业追求。为了把自己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留给后来者,钟世藩曾在75岁高龄且患眼疾的情况下,捂着一只眼睛毅然编写了40万字的《儿科疾病鉴别诊断》。父亲一句“一个人要为世界留下点东西,他才算没有白活”,激励着钟南山在医学领域不断进步。因此,直到今天,83岁的钟南山也依旧坚持奋战在医疗前线,并且保持着良好的健身习惯。
谈到母亲对自己的影响,他说母亲身上的人情味自己印象很深“特别是对家里连衣服都没有的家庭,母亲总是把家里孩子的一些旧衣服都给他们,这个从小一直都给我很深的印象,对周围的人应该充满同情爱心。”
提及家庭的影响,他说:“一个人的成长和他的家庭非常有关系,它是潜移默化的。"
受到父母的影响,在钟南山教育自己的儿女问题上,更是如此。
对于子女的教育,钟南山秉持两个原则。
第一,以身作则。“孩子许多时候的举动会参照父母的行动,在待人处事中,你要求他做什么,他就看你自己是怎么做的,父母做的就是表率作用。”
儿子钟惟德小的时候特别调皮,逃课、打架都有他的份。钟南山并不以长辈的身份训斥儿子,而是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沟通,以诚恳的话语来打动儿子。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对社会的看法时,他总会将自己的经历与孩子分享,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
第二,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儿子钟惟德总被老师投诉太调皮,但他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优点,就是乐于助人。钟南山善于将儿子的发光点放大,经常表扬儿子做的好事。他说:“通过发挥和发扬孩子的长处,帮助他们建立荣誉感和自尊心就足够了,孩子自然会慢慢成长。”
在钟南山的这种鼓励教育下,钟惟德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跟随父亲的脚步,成为了一名专业医生,并且在某些重大课题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