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新闻详情 < 返回
李小龙: 当今时代,还会出现下一个他吗?

发布时间:2021-08-20作者:马修·波利来源:选编自《李小龙:神话和真实》点击量:9222鹭风报1526期06版 人物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猝死,令整个世界失去了一位顶级的功夫大师和华裔功夫片明星。

       40多年后的今天,这个时代还会出现一个像李小龙这样,在功夫和影视方面并列巅峰,且能引领时代潮流的人吗?


时代的风采

       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通过历史时代背景和个人奋斗两个层面去探讨。

       我们所理解的李小龙,是享誉中外的功夫片明星,也是武术流派截拳道的创始人。这一形象大多是由影视影像和传奇故事串联起来的,唯独缺少对那个特定时空背景的了解,也因此很多人难以切身体会到李小龙的艰辛与不凡。

       李小龙童年时期,功夫在香港并不是特别流行。在这个国际性的大都市里,稳定的社会结构没有给武术太大的发展空间。老于世故的人会把功夫与农村、中国的封建传统以及三合会的犯罪联系起来。

       直到1954年,一场比武重新点燃了人们对功夫的兴趣,这场比武也成为当时的热门事件。比武双方代表了传统与西方之间的冲突,撕裂了社会的既定结构。

       几乎一夜之间,功夫在香港流行起来。受太极老师傅和年轻应战者比武事件的影响,很多年轻人涌入小型武馆,在天台上自行组织徒手比赛,在粤语中,这叫作“比武”。

       年轻的李小龙此前已经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街头斗士了,见到这些天台比武,立刻被吸引了。这使他做出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决定——他准备开始正式学习功夫。

       尽管李小龙向父母承诺要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但他和他的小帮派成员们仍然会在九龙的后巷里闲逛,寻找各种打架的机会。虽然他赢的时候比较多,可还是有不少时候输掉了,他讨厌这种感受,于是决心提高自己的打架技术。

       李小龙在1967年10月为《黑带》杂志撰文时回忆道:“小时候在香港,我是个小混混。”

       与很多年轻的习武者一样,李小龙学习功夫并不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而是要成为一个更厉害的街头斗士——不是为了自卫,更主要是为了主动进攻。李小龙坦承道:“我是在觉得安全感降低时才开始学习功夫的。”

       后来,李小龙留学美国,其间以教授武术为生,并着力创建属于自己风格的武术。

06-2.jpg1963 年夏天,叶问和李小龙


闯荡好莱坞

       1964年夏天,埃德·帕克试图将他所涉及的两个行业通过举办长堤国际空手道冠军赛的形式整合到一起,目的是让美国当时顶尖的搏击高手在狂热的格斗爱好者和好莱坞圈内人士面前进行表演和比赛。

       那时,李小龙尚未成名,被作为非主要嘉宾,安排在下午观众兴致不高的时候出场……李小龙身穿一套白色袖口的黑色功夫装上场了。他先是以寸拳将一位志愿者打了出去,然后以两根手指做俯卧撑,最后在木村武之的配合下,进行了咏春拳自卫术以及黐手演示。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取悦观众,他表演的核心是他所做的讲演。他再次对传统形式进行了抨击,并提出了一种更为现代、高效的方法。

       “他站在那儿,先是完美地模仿了其他拳术的招式,然后一一进行剖析,指明这些动作不能实用的关键所在。他的话很有道理。他还对马步大肆嘲讽。”一位参赛者回忆当时的情形说。

       观众面前挤满了传统空手道的习练者,他们曾花费数千个小时去进行马步训练,然而,李小龙毫无畏惧地提出了要从中解放出来的主张:“老师永远不应该把自己最喜欢的模式强加于学生。他们应该找出什么对学生有用,什么对学生没用。个人比风格更重要。”

       正如李小龙所预期的那样,他充满挑衅的讲演在观众群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相当大一部分人对他心存敬畏,而另一部分人则非常沮丧。”丹·伊鲁山度回忆道。

       旧金山空手道师范克拉伦斯·李曾提到:“李小龙在长堤讲演结束后,大家都排着队想要揍他。”

       习练武术之余,李小龙还试图在好莱坞闯出自己的名声,但因华裔身份而遭受歧视和偏见,导致接连失败,令他感到十分压抑。

       当《凯尔西》《功夫》以及最令人伤心的《无音笛》连遭失败之后,李小龙对好莱坞的幻想破灭了,完全失去信心。他感到无助,无法再掌控自己的命运。

       “他开始相信我们此前一直跟他讲的话,‘你是中国人,这是在白人的世界,你永远无法成为一位超级巨星’。”斯特林·西利芬特说。

       有一天,李小龙抓着他6岁的儿子李国豪,警告他永远不要去做演员:“等你长大了,你要成为好莱坞最大的制片人,你要去掌握足够的话语权,你去决定谁可以成为明星,谁不能成为明星。没有人再来警告你,因为你是中国人,所以你不能做男主角。”

       面对好莱坞的歧视与偏见,李小龙选择与香港的邹文怀合作,先在香港打出名声,再重返好莱坞。他的第一部作品,是《唐山大兄》。

       李小龙的明星梦从那晚开始实现了。“我没想过《唐山大兄》能打破任何票房纪录,”他坦承,“但我确实希望它能够多卖钱。”观众的反应让他有些不知所措。琳达说:“首映当晚,现场观众欢呼雀跃,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小龙的梦想实现了。不到两个小时的放映过后,小龙成了耀眼的明星。”

       李小龙全新的打斗场面是这部电影成功的关键。与大多数为一部电影接受短期训练的动作明星不同的是,李小龙是一位真正的武术家兼艺术大师。

       《唐山大兄》中其他人的打斗像是孩童在打闹,而李小龙则如同一阵超级旋风。香港观众从小看功夫片长大,当他们看到这部电影时,一眼就分辨出它的与众不同之处。为了证明他动作的真实性,李小龙和罗维使用了长镜头拍摄——有些镜头持续了20秒,甚至更长。

       另一位嘉禾导演米高基说:“李小龙会设计一场打斗,然后让摄影机自由跟拍,这样你就知道那不是假的了。别忘了,李小龙当时面对的可是一群懂功夫的本地观众,他们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你骗不了他们。”

06-1.jpg《唐山大兄》剧照


功夫巨星

       但仅仅有真本事是远远不够的。许多杰出的武术家在闯荡演艺圈时都铩羽而归。在擂台上有效的东西在电影中未必行得通,能让观众兴奋起来才是最重要的。李小龙之前在好莱坞当过动作指导,他知道如何在电影中去表现自己的技能,使之看上去与众不同。这就是夸张的艺术。

       在电影中,他可以旋转起来连踢三脚放倒三个坏蛋——然而换作在现实中,他可能未必做得到,不过在电影中,观众相信他没问题。

       眼见《唐山大兄》如此成功,李小龙准备借此机会重返好莱坞。首映后第二天,他给泰德·阿什利去了一封信,就此前签署的《武士》协议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他在信中写道:“除了我们之前协议的内容,我每年至少要有四个月的时间回港拍戏,我还要参与这部电视剧本身及周边产品的销售。”

       凭借《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李小龙奠定了他全球首位华裔功夫片明星的声誉。

       《龙争虎斗》的预热让李小龙成了炙手可热的明星。米高梅希望李小龙能与他儿时的偶像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合作,后者是空手道黑带;意大利制片人卡罗·庞帝邀请李小龙和自己的妻子索菲亚·罗兰联合主演一部电影;就连邵逸夫也出价50万美元想拿下他下一部电影的制作发行权,但李小龙认为这还不够。

       “如果马龙·白兰度一部电影能拿到200万美元的片酬,我也可以。”制片人听到李小龙这么说,惊呆了。华纳总裁泰德·阿什利迫切希望与李小龙签订一份多部电影的合同,把《龙争虎斗》打造成系列电影,并拿下独家制作发行权。

       李小龙的葬礼过后不到一个月,《龙争虎斗》正式上映,票房口碑双丰收。它让已经去世的李小龙成功地实现了他生前所说的“明确目标”——成为全美片酬最高的东方超级巨星。这也让他一举超过史蒂夫·麦奎因。

       李小龙凭借他在《龙争虎斗》中的精湛表演一脚将门踢飞——为西方引入了一种全新的电影类型。自此,这种曾被认为粗制滥造的香港功夫电影风格,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李小龙以传教士般的热情,通过电影这一媒介来推广自己的武术理念,所取得的成绩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在李小龙去世之前,世界上只有不到500家武馆;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他的影响,仅在美国就有2000多万名武术习练者。

       在英国,习武需求大,但武馆少,所以会有成群的学生在少数几家武馆门口排队,上赶着向老师交学费,以确保下堂课能有一席之位。一位来自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男孩给《黑带》杂志写信:“李小龙一直是我习武之路上的榜样,并且永远都是,他将激励我达到自己的巅峰。”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李小龙所在的那个时代,既存在着因循守旧的风气,又仿佛被压抑太久而迫切希望有所突破;那个时代的人,既有对自我认同的迷失,也有寻求归属与认可的渴望。

       李小龙应运而生。他接受咏春拳的传承,但又打破武术传统,创造了独具风格的截拳道;他成长于香港,留学于美国,知名于世界,但对自我的认同十分清醒, “我是中国人的身份是毋庸置疑的”“无论功夫还是电影,都是在找寻真实的自我”;他借鉴香港武打片的经验,但又独树一帜地将真正的功夫融入影视创作中。

       对于中国和世界来说,李小龙带来的是一次武术的革新,一次功夫片的创新,一次精神的觉醒,更是一次功夫文化的宣讲。

       在李小龙去世之后的40多年里,有成龙、李连杰等在好莱坞再次以功夫闯出名声,蜚声海外,有张伟丽以功夫成为首位UFC世界冠军,同时,也有像马保国这样的“功夫大师”,促成了整个网络的狂欢。

       这个纷乱的时代一直在创造各种出类拔萃的人物,但是,像李小龙这样既有顶尖的功夫实力,甚至独创一派,又有影视创新,获得国际认可,还有清晰的哲理认识,更能引领时代风潮的,不会再有了。

06-3.jpg1972年,李小龙《精武门》


下载鹭风报1526期06版 人物
相关新闻

要闻| 侨乡动态| 专题| 海外侨讯| 人物| 副刊| 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