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发布时间:2022-08-05作者:翁舒昕/文 蔡晓伟/图点击量:39906鹭风报1573期04版 人物
“从1966年开始,我曾先后三次前往越南,参加援越抗美战争。1979年,我奉命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将近20年的时间,我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挥洒在了战场……”今年75岁的越南归侨郭福全,说起这段经历,情绪仍是很激动。
决心回国 此心安处是吾乡
祖籍翔安新店的郭福全,1947年出生,祖辈从厦门到越南谋生。郭福全有兄弟姐妹9人,他排行第四,除了最小的弟弟,其他兄弟姐妹都在越南出生。
1957年,年仅十岁的郭福全回国,那是他出生以来第一次踏上祖国的土地。谈及为何回国,郭福全表示,“爸爸告诉我们,别人的国家再好,也不是自己的祖国,我们的祖国是中国。”说起回国后的生活变化,郭福全很是骄傲,“我们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从贫穷到富裕,从落后到强大,我们深切地感受着祖国翻天覆地的巨变,我们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三度出征 满腔热血上战场
1966年4月12日,对郭福全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也就从这一天开始,他的命运发生了变化。因为参加援越抗美战争的部队需要翻译,所以福建省侨办联合其他几个部门,招募了四十几个越南归侨,以翻译的身份入伍。在此之前,他们有的在家务农,有的是机关干部,有的是工人,有的甚至还在读书,年龄最小的才16岁。怀着一颗爱国的心,大家踏上了战场。
经严格体检政审后,郭福全和二哥三哥一起入伍。入伍后,要先在福建省军区集训一个月,然后前往桂林接受参战前培训,接着进入越南境内。说到这,他开始讲述起战场上的风风雨雨。
1966年10月,郭福全跟随沈阳空军高炮一师从广西出发,开始参加援越抗美战争,负责保护越南北方的主要铁路、桥梁、公路、隧道、工厂等目标,为前线战友做好保障。1967年8月,郭福全第二次出征越南,这次主要负责看守越南太原市的电厂和钢铁厂。“美国的飞机在性能和装备方面占据绝对优势,经常是我们还未捕捉到敌机目标,炸弹就扔下来。整日奋战在炮火下,‘惊险’成了家常便饭。”1969年4月,郭福全三度出征越南,跟着工兵团在越南永福机场帮助越南空军挖山修建机洞库。说到这,郭福全动容地表示,援越抗美时期,越南军队所有武器弹药都是中国无偿提供。
在战场上,令郭福全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对越自卫反击战在越南边境的一场战斗。“天还没亮我们就出发了,因为下着大雨,山很陡路很滑,所有战士只带着枪、子弹和手榴弹,水壶和干粮都丢掉。”战斗一直持续到了当天下午5点,师里的警通排及后勤人员也冲上前线参与战斗,终于拿下了制高点。
战争是极为残酷的。情动之处,郭福全说道:“我是幸运的,还能从战场上活着回来。跟我一起的战友,有的牺牲了,尚能找到完整的尸体,有的找到的尸体已经不完整,还有的只知道名字,但是找不到尸体,很多烈士陵园的骨灰盒都是空的。”
走过战争 更珍惜和平年代
1969年12月,援越抗美战争结束,郭福全随部队返回国内。因为他会越语,而且三次出征越南,对越南情况非常熟悉,所以被组织安排在广西边境地区负责情报工作。
本来以为这辈子不会再上战场的郭福全,在1978年12月接到调令,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1979年战争正式打响,持续了一个多月。回国后,郭福全继续呆在广西。
直到1982年12月,郭福全离开了部队,转业回到了家乡厦门,虽然远离了连天炮火,但满腔热血仍存。在厦门,他先后担任了马巷公社(镇)党委副书记、书记,再到同安县(现同安区)政法委、综治办,直到2007年退休。
当了军人一阵子,但也当了军人一辈子。生活至今,郭福全依旧保持着军队的纪律和规矩。“在部队接受十几年锻炼,经历过生死,现在的美好生活让我很知足,我也只愿国家平安顺遂。”郭福全坦然地说道,自己这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不管是在战场,还是在岗位,只是做着平凡的事,没有什么大的贡献,只求心里踏实,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