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新闻详情 < 返回
莫言: 中国人,不会被大风吹倒

发布时间:2022-05-06作者:喻汀来源:选载自《世界华人周刊》点击量:13037鹭风报1560期05版 人物


       这个春天,疫情卷土重来,很多人被困家中,还未亲眼看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便已是“寂寞空庭春欲晚”、“开到荼靡花事了”。

       反复无常的病毒让时间停摆,于是有人抱怨,有人沮丧,有人躺平。漫长的蛰伏期后,大家似乎都在等待一个“醒来”的契机。

       五四前夕,作家莫言在互联网给年轻朋友的视频信——《不被大风吹倒》——横空出世,迅速引爆网络。说是给年轻朋友的信,但每个人都应该看看。

       有网友感叹:“看完非常感动,相信打不倒我们青年人的,终将使我们更强大!”“全篇看下来,唯有一句感慨:字如其人,人如其字。文如其人,文以载道。”也有人激动地表示:“感谢莫言,是时候燃起来了!”

05-1.jpg

两个故事

       视频中,莫言讲述了他少年时期的两个故事。

       一个是一本书的故事。

       了解莫言的读者都知道,莫言在童年时期就辍学了,当同龄的小朋友在课堂里学习,他却只能在田间放牛割草。

       上世纪60年代,饥饿,给莫言的童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有一天,村里拉来了一车煤块,亮晶晶的,村里人都没见过,但它们看起来香气逼人。一个孩子跑上前去拿起一块,吃得津津有味,于是大家伙都扑上去抢着吃。

       究竟饿到什么程度,才会觉得煤块好吃呢?多年后,莫言回忆起那个滋味,“的确好,至今还能回味出来”。

       那个时候,连肚子都填不饱,更遑论读书了。

       幸运的是,莫言得到了一本《新华字典》,虽然不是经典名著,但对于当时的莫言来说,如获至宝。

       他开始跟着《新华字典》自学,一个字,一个字,一个词条一个词条地读。

       在农村的十几年里,莫言已经把它翻得破破烂烂,哪一页、哪一个字有错误,都了如指掌。

       那本《新华字典》,陪伴着莫言度过了无数个孤寂的夜晚,给予他汩汩的知识甘泉。

       后来,莫言说,他这辈子认识的大部分汉字,都不是在学校里学的,而是跟着《新华字典》学的。

       那本《新华字典》,为他日后提笔写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没有那本《新华字典》,就不会有后来的“莫言”,更不会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

       莫言讲的另一个故事,是关于爷爷的。

       有一次,莫言跟着爷爷去割草,回家的时候,突然天象诡异,狂风大作,雷声轰鸣。

       车上的草被吹走,幼小的莫言被风吹倒在地。他抬头望着风中的爷爷,爷爷的衣服被撕破,双腿打着颤儿,但始终站成一尊雕塑,顽强地与风对峙,直到狂风退去。

       那一幕,给莫言的触动很大,在几十年后,仍珍藏在他的脑海之中。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就算身处大风之中,依然昂扬挺立不倒退,这是爷爷教给莫言的。

       莫言的两个小故事简单质朴,却令人感动。最让人感触的,还是第一个用《新华字典》学习的故事。

       谁会想到,在那样一个艰苦卓绝的小乡村里,未来会走出一个享誉中外的大作家呢?

       莫言在困境中坚持读书的精神,不仅给予疫情中疲惫的我们以启发,也为正在逆境中的中国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


科技封锁

       近年来,除了抗击疫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也从未放弃对中国的打压。

       而那些阻碍中国前进的力量,是不是就像莫言故事中的“大风”呢?这些外部的势力疯狂地卡中国脖子,不让我们前进。

       这些年来,美国先是大打贸易战,然后转为科技战,对中国进行科技封锁,围剿中兴、华为等中国企业,一再突破人类道德的底线,不择一切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

       2020年初,新冠疫情率先在中国爆发的时候,美国不但不提供帮助,还给中国泼脏水,将新冠病毒污蔑为“中国病毒”。

       美国之所以能够如此肆无忌惮,正是因为美国是世界上科技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他们掌握着高科技,有机会卡住中国的脖子。

       如今美国对中国的打压,正如当年对苏联的围剿。

       明明自然资源、军事实力都不相上下,为什么在与美国的对抗过程中,苏联会失败?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因为苏联的科技竞争力不如美国,而苏联的境遇为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因为中国的科技创造力,同当年的苏联一样,也远远落后于美国等西方国家。

       “芯片战争”就是一个最直观的例子。芯片被运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是高端制造业的核心基石,小到微波炉、吸尘器、手机、电脑,大到军工、航空航天、能源,都离不开芯片。

       尽管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突飞猛进,但在自主研发芯片方面,与西方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太过依赖西方的芯片,每年要进口价值3000亿美金的芯片。

       但美国显然不想让我们如愿,这些年来,美国联合其盟友,对中国进行全面合围打压,拒绝将芯片卖给中国。

       被制裁之后,华为一直靠芯片库存维持生存,国产电动汽车蔚来也因汽车芯片短缺而被迫大幅削减产量,甚至停产。

       美国发起的“芯片战争”,让中国企业吃尽了苦头,逼得我们不得不奋起直追,加速自主研发。

       2020年,美国又针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出台“实体清单”打压政策,运用多种法律手段打击中国高科技企业。一旦被列入“实体清单”,就意味着企业无法合法获得美国的管制物项,很有可能将无法持续经营。

       今年年初,中方科研人员列出了一个清单,清单中包括35个遭到西方卡脖子的领域。

       未来,随着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美国的气焰只会越来越嚣张。因而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

       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我们只有前进,没有退路。因为落后,就要挨打。

       虽然我们已经摆脱了贫困,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以前的中国,但面对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前路仍荆棘丛生,风云变幻。

       我们该如何像一块巨石一样,不被大风吹倒呢?

       必须修炼好自身,必须足够强大。要用莫言逆境中学习《新华字典》的决心,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提升自己的机会。

       中国科技的未来,由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决定。我们的知识充沛了,才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发展祖国的科技。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未来的中国,太需要青年一代的奋起了!

05-6.jpg

中国崛起的脊梁

       百年前,在风雨飘摇、积贫积弱的旧中国,12岁的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时,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志,时至今日仍震耳发聩。

       从日本留学归来的鲁迅在《新青年》上呐喊:“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钱学森身在美国时,写下了一封寄回祖国的信:“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学森这几年中惟以在可能范围内努力思考学问,以备他日归国之用。”

       后来他毅然回国,宁愿被美国人拷问、被监禁,也要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

       陈赓将军问他,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他掷地有声地回答:“中国人怎么不行啊?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不能搞?”

       古往今来,无数先辈用知识武装自己,他们用风骨、赤子之心、责任与担当,挺起中国崛起的脊梁。

       每每想起他们的故事,总是感动涕零,催人向上。

       疫情当下,也许你会暂时感到迷失方向,但莫言的这则视频,犹如一场及时雨,一剂强心针,一盏灰暗中的炬火。

       他身处人生的幽谷,凭借一本翻烂的《新华字典》,逆袭为诺贝尔奖获得者。

       而这一代年轻人,生活条件优越、各种学习资源丰富,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读书,不昂扬向上?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荆棘、沼泽和低谷,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

       最后,我想引用莫言的话:“遇到艰难的时刻,不要灰心,只要努力总是会有收获。因为希望总是在失望甚至是绝望时产生的,并召唤着我们重整旗鼓,奋勇前进。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是不能被它打倒。”

       别再说沮丧的话,“躺平”,从来不适合一个本应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值此五四青年节之际,祝愿全中国的青年节日快乐!

       年轻朋友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纵然狂风四起,也要屹立不倒。因为,未来是属于你们的!



下载鹭风报1560期05版 人物
相关新闻

要闻| 侨乡动态| 专题| 海外侨讯| 人物| 副刊| 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