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新闻详情 < 返回
致力于两岸新闻学交流 追忆台湾地区新闻学泰斗李瞻

发布时间:2022/09/02作者:朱贺 杨程晨 岳怀让来源:中国新闻社、澎湃新闻点击量:43160鹭风报1577期06版 两岸人物

        “他是很难得的、很正派的学者。少了这么一个人,是一种损失。和他同时代的人,没有像他这样做过这么多有利于两岸新闻学交流的事情。像他这样的人越多越好。”

       台湾地区新闻学耆宿、台湾政治大学教授李瞻先生日前在台北家中安详辞世,享年98岁。8月29日晚,大陆新闻学泰斗、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方汉奇如此回忆这位与之“同时代”的台湾学者。


推动两岸学界交流

       李瞻先生祖籍山东寿光,生于1925年8月,1956年获台湾政治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新闻研究所讲师、副教授、教授。他主讲新闻史、比较新闻学、太空传播等课程。

       李瞻于1963年和1972年两次赴美国留学,从事研究工作。除了短期在美国进修外,他一直在台湾政治大学服务。1967年,李瞻获台湾当局教育部门文科学术奖金和金质学术奖章,1975年获曾虚白学术基金会新闻学术著作奖。

       李瞻曾任台湾当局教育部门国语词典新闻与大众传播学学术辞汇主编,台湾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门主编,还曾担任过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新闻研究所所长、教授,大众传播教育协会常务理事等职。他是台湾著述较丰、影响较大的新闻学者之一。

       学界当时评价李瞻教授具有中西两种教育背景,文化视野开阔,一生治学严谨,学术著作等身,成就斐然:“李瞻教授原籍潍坊寿光,博闻强记,思维敏捷。他积40年治学经验及人生体验和观察,就为学之道、儒家学术研究方法和现代研究方法、创业之道及做人做事原则作了深入浅出地阐述,风格严谨缜密、平易朴实,使人受益匪浅。”

       “办新闻教育一定要有理想,如果没有理想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也对不起那些对新闻事业心怀壮志的莘莘学子。”李瞻先生生前一直致力于新闻教育事业,著作等身,他本人先后出版过几十部专著,其中包括影响深远的《世界新闻史》《比较新闻学》和《新闻道德》等。

       有人把李瞻先生称为“万里孤鸿”,不管身在何处,心里总是装着乡愁。他生前一直奔走于两岸,推动学界交流。1982年,李瞻先生向台湾当局建议开放大陆探亲,举行两岸政治谈判,以示追求和平之决心,后被逐步采纳实行。

       1989年,李瞻随台湾新闻院校教授访问团应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邀请,来北京访问。1993年,在李瞻的努力下,35位大陆新闻传播学者获邀参加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召开的“中文传播暨教学国际研讨会”。这是1987年两岸开放探亲以来,大陆新闻传播学者首次到海峡对岸进行学术交流。

       李瞻中学毕业于安徽,他在大陆留下过坚实的求索脚印。他亲力亲为,记录下山东人在台湾的奋斗史,让世人了解山东人在台湾做了哪些贡献,他花了8年时光,编写了17本共计600万字的《山东人在台湾》。该书出版后立即捐赠台湾、山东及世界各地的重要图书馆。

       2009年前后,李瞻先生仍旧壮心不已,他在山东大学、潍坊科技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多次设坛开讲。同为山东人的台湾大学前校长孙震如此形容这位老友兼同乡:李瞻兄像“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亦忧退亦忧”的范仲淹。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陈昌凤在其社交媒体上写到,李先生为建立两岸学术友好关系、为大陆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20多年前,他听甘惜分先生(著名新闻理论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说大陆缺乏学术书籍,便多方筹集、自己捐献共1000多万元新台币,购16200多册图书,赠送33所大陆新闻院系,并协调海关入关。她并贴出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代表中国新闻史学会,在2018年向李瞻先生致敬的照片。

       “李瞻对大陆很有感情。”谈到多年前捐书一事,方汉奇强调,这都是由李瞻自掏的腰包。他还介绍,李瞻加入到中国新闻史学会理事会,后来长期担任学会顾问。台湾高校的新闻院系同大陆许多学者有过来往,但就数李瞻“更积极一点、主动一点”。

06-1.jpg2018年,李瞻曾向方汉奇寄来信函及礼物


跨越海峡的百岁之约

        即便是人到暮年,作为一代新闻学大家的李瞻,依然以一次“视频拜年”的创举为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引来一泓春水。

        2022年农历新年前夕,两位学术泰斗隔着海峡通过视频互相拜年,曾感动无数两岸同胞。

        两位耄耋之年的老人互惜互敬、投桃报李数十年,未曾有辍。

        李瞻曾多次托人为方汉奇寄来凤梨酥、乌龙茶等台湾特产,并在留言中将方汉奇称为“最受尊敬的方老”。方老则在回信中写到:“盛情隆谊,五内铭感。《教学、研究与公共服务55年》《近年论文发表目录》等两件,也已拜览。机云才藻,燕许文章,所以嘉惠后学者,实非浅鲜。肃此道忆,并颂俪安。弟汉奇顿。”

       如今,二老“百岁都不在话下,相期以茶”的期盼成空,留下莫大遗憾。

       “今天我看到新闻界的一片悼念,不是一两个人,不仅是与李瞻有关的中国新闻史学会人士,还有很多在中国从事新闻教学、新闻研究、新闻活动的相关学者。”方汉奇说,“做人做到这个份上,很难得”。而这一切归功于李瞻做了很多好事,对两岸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

        “先生视频拜年”,是李瞻和方汉奇共同书写的浓墨篇章。其时,两岸各界人士穿越海峡的新春祝福,掀起两岸民间“云贺岁”热潮。视频是技术,也是桥梁。“视频相见”的终极意义,是两岸交流与心灵契合的不断深化、强化。那些散发着人间芬芳的习俗、传说,那些温暖真挚的祝福之语,越过沧海,落入寻常百姓家,汇集成中华文化的一瓣心香。

        “何止于米,相期以茶”,是冯友兰先生在88岁那一年,写给同龄好友金岳霖先生的一副对联。意思是何止八十八岁,期望一百零八岁。

       这段视频拜年,不仅是对高寿的美好祝愿,还暗含着“再攀精神高峰”之意。跨越百年沧桑,我在这头,你在那头,是共同走过更是无限期盼:念归期,盼团圆。这是近年来两岸交流中的一段佳话,又一次表达了两岸同胞的“乡愁”。

       方老评价,李瞻“知美而不亲美”,不跟着走美国的那条路。在方汉奇印象里,从没听李瞻讲英文,“但英文应该是很好,他讲普通话有山东口音,也许英文也带点山东味”。

       方汉奇多次提及李瞻“满口的乡音”。“离乡背井大半个世纪,居然乡音不改,说明他有家国之思、乡土之情。”方老说,“他是寿光人,我说我们在北京都吃寿光蔬菜,他听了挺高兴。”

       方汉奇曾两次到李瞻台湾的家中拜访,李瞻还曾请方汉奇“在台湾的最高的大楼上”吃过饭。而在更早的少年时期,二人间穿越时空的缘分便已悄然种下。

       方汉奇回忆,李瞻是流亡学生,在抗日战争时期逃出山东,到重庆念书。当时许多学生远离家乡,靠公立学校的资助来解决生活与学习问题。而李瞻在重庆就读的学校与方汉奇家仅隔一条小溪,方汉奇常穿过校园去校医院看病、为过世的祖母上坟。

       “所以李瞻的学习环境也是我当年生活过的地方。”方汉奇说,尽管当时并不相识,但彼此生活空间重叠,终归低头不见抬头见,且年岁相仿,有共同的经历,说起来总有共同的感情。“同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大家都不是重庆人,他是山东人,我是广东人,都逃难到此成为‘客人’。”见面谈起这段经历,二人都颇感亲切。

       “他有这份亲情、乡情和对祖国的这种深厚感情,他是台湾方面健康的力量、正派的力量、爱国的力量。”方汉奇说。

06-2.jpg中国人民大学著名新闻史学家方汉奇先生(左)和台湾政治大学著名新闻史学家李瞻先生


意难平,不能忘

        一代大师谢世,两岸同寄哀思。对于新闻学界、业界来说,李瞻是台湾地区新闻学界泰斗,也为大陆新闻学研究发展倾尽全力。李瞻先生以一介书生之力,为两岸文化交流奋力破冰,百折不挠。

        8月29日,中国新闻史学会在唁电中表示,李瞻先生德高望重、功勋卓越,是新闻学术泰斗、新闻史论研究巨擘、台湾地区新闻教育拓荒人。李瞻先生的逝世是全球华人新闻传播学界的巨大损失。李瞻先生生前长期担任中国新闻史学会顾问,为中国新闻学术与教育的发展倾注宝贵心血。先生的精神和学养是中国新闻传播学界不朽的财富,先生的成就和贡献也将永远铭记于海峡两岸新闻学人心中。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核心学刊《现代传播》编辑部主任刘俊追忆李瞻:第一次在台北见李瞻老师时,我只是一个山东大学新闻学在读研究生,当时正在文化大学访学。先生是山东人、多次在山大停留讲学,非常热情地在政治大学接待了我们两个从山东来的小学生。先生身体好,那时也是80多岁了,竟左转右拐带我们逛了大半天,特别是还带我们爬了政治大学里面的指南山一侧,在山坡上俯瞰校园和南台北……

       此时此刻,最感念的就是老先生们对大陆的执念、对治学的执念、对为人的执念,对晚辈的执念。举手投足间向善的教诲,随着前辈离去,已多年不曾感受了。

        两岸网友也纷纷送上哀思。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就表示:“每一位网友都感到,自己血脉中的DNA,我们来自哪里,根在哪里!”有显然是学界晚辈的网友留言:“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期间曾多次阅读老先生的《中国新闻史》,对我毕业论文的脉络构建有很大帮助。先生千古!”更有网友送上挽联:“万里孤鸿”李瞻逝,“百岁聚首”意难平。

       人之相交,贵在知心。两岸文脉割不断,两岸交流合作停不了。两岸一起纪念李瞻教授,同时向一代代致力于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有识之士致敬,是面向历史、面向未来的共鸣之举。

       日暮乡关何处是,浅浅的海峡上潮声阵阵,飘荡着的乡愁不曾散去。

      



下载鹭风报1577期06版 两岸人物
相关新闻

要闻|专题|侨乡动态|海外侨讯|人物|副刊|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