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发布时间:2023-10-20作者:厦门日报来源:林桂桢 林斯丰点击量:7117鹭风报1632期04-05 专题
今日的集美学村。杨景初/图
今年是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校110周年,也是“集美学村”正式命名100周年。
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岁月里,集美学村和集美学校既经历了艰难曲折,也抒写了灿烂篇章——一起走过艰难缔造和发展改进岁月,经历了播迁和复员,迎来了新生,又历经磨难,终于在改革开放中振兴跨越,在新时代开创新局。
而作为集美学校的缔造者,陈嘉庚在集美学村留下的不仅有大量以学校形态、建筑形态为代表的物质遗产,更有极其丰富的以嘉庚精神、嘉庚教育思想为代表的精神遗产。他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国家为重、以民族为重的品格,关心祖国建设、倾心教育事业的诚心,风范长存、精神永驻。
陈嘉庚先生巡视校舍建设工地。林斯丰/供图
1913年集美小学木质校舍。集美学校委员会/供图
原集美学校礼堂。周科文/翻拍
1913-1936
从成立集美小学到拥有12所学校
开启集美教育新纪元
今年,“集美学村第一校”集美小学迎来了建校110周年。
把时光拉回到1912年9月,在南洋创业的陈嘉庚怀揣报国抱负,从新加坡回到故乡集美筹办教育。可在当时,要在一个封建落后的小渔村创办新学,困难重重。陈嘉庚不懈游说,劝说族人消除宿怨,设立新学,终于让大家同意将7间私塾关停,其中就包括陈嘉庚自己于1894年出资开办的惕斋学塾。
1913年2月,乡立集美两等小学校“假集美祠堂为临时校舍,行开幕式”,学生135名。陈嘉庚也参加了开学典礼,他在致辞中讲了私塾的弊端和新学的意义,希望大家好好学习,成为有用之才。这就是集美小学的前身,也是集美学校的“起点”。
最初的集美小学借用大祠堂、“诰驿”和房角祖厝办学。一所学校的五间教室分散于三处,春季多雨水,师生上课很不方便,陈嘉庚就想建自己的校舍。他以二千元买下了村西的废弃鱼塘(海埭),“填池建校”,建设小学校舍。当年8月,7间平屋的木质新校舍落成,操场整平,这就是集美学校的第一座校舍和第一个操场。
在旧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观念禁锢着人们的思想,集美小学成了“男小”。陈嘉庚把筹办女小的重任交给胞弟陈敬贤及其夫人王碧莲。王碧莲带着一张小板凳,每天顶着凛冽的北风,挨家挨户苦口婆心动员适龄女孩上学。为了招收一名女生,她要不厌其烦地劝说其家中的几代人。
1917年2月,集美女子小学开办。在当时,这是闽南一带前所未有的“开创之举”,潘懋元先生称之为“在闽南首开女禁”。这也是中国较早开办的女校之一。1936年8月,男小和女小合并为集美小学。
“闽海之滨,有我集美乡……全国士,聚一堂,师中实小共提倡。”《集美学校校歌》传唱百年,至今仍在无数海内外集美学校校友心中久久回响。其中“师中实小共提倡”一句,体现了嘉庚先生办学的深邃思想和科学规划——既有学前教育、小学、中学等基础教育,又有师范、实业教育等专门职业教育。
以集美小学为起点,陈嘉庚创办了一系列学校。1918年3月10日,集美师范、中学同时开学,陈嘉庚、陈敬贤兄弟俩亲自定的校训“诚毅”颁布。“诚”含有忠诚祖国、诚信做人之意,“毅”则含有刚毅顽强、百折不挠之意。校歌也同日颁布。
1919年2月,集美幼稚园成立,这是福建省第一所由华侨开办的幼儿园,也是国内最早由国人自己创办的幼稚园之一。
1919年6月,陈嘉庚回到集美,一边紧锣密鼓筹办厦门大学,一边解决集美学校的师资难题,遴选校长,建设校舍,同时开办实业教育。
1920年起,水产航海、商科、农林等职业教育相继开办。
1921年2月,集美学校设立女子师范部,辖女子小学,招收女子师范讲习科和预科。这时,学校确定“福建私立集美学校”为总校名,内分师范、中实(包括中学、水产科、商科)、女师(女小隶之)、小学、幼稚园5个部,形成了“师中实小共提倡”的局面。
1923年至1926年,陈嘉庚企业蒸蒸日上,是他一生得利最多和资产最巨之时。陈嘉庚认为这是发展学校的难得机会,一再函促校长加速校舍建设和增添设备,延揽名师,扩大规模,大量招生。这一时期,不仅是校舍建设的黄金期,还增办了农林部、国学专门部和幼稚师范学校。
1927年至1936年,集美学校进入改进时期,变更组织,改部为校。当时,集美学村有12所学校。各校虽几经变更,但教学不断改进,管理更加规范,形成了优良的校风。
散文作家、画家孙福熙1931年3月曾到集美学村举办画展并进行考察,在《社会与教育》上发文,称赞集美学校为“世界上最优良、最富活力的学校”。
集美大学新貌
1937-1948
辗转播迁多地
烽火中艰苦办学
1937年“七七”事变后,集美成为最前线,集美学校师生被迫离开集美学村,走上了艰难的内迁之路——师范、中学、商业、农林、水产航海等各校师生翻山越岭来到安溪县,创造了全体师生零伤亡,数以万计册图书、千余件教学设备零损失的奇迹。集美小学则移至孙厝、后溪石兜村。
1938年1月,各中等学校在安溪文庙合并办理,名为“集美联合中学”,各校改设为科。
1939年1月,沿海局势进一步恶化,赴内陆上学的学生剧增,水产航海、商业、农林各科脱离联合中学,再一次踏上“旅途”,迁移至大田县,合并为“集美职业学校”。
1941年,由于集美中学学生数量猛增,学校分设高中、初中部,安溪的校舍已容纳不下,因此高中部迁到南安诗山。
内迁期间,集美学校师生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在大田,日寇飞机时常骚扰、轰炸,空袭警报一响,师生们5分钟内就登上仙亭山,隐藏在绿树丛中。于是,高山顶上出现了神奇的“森林课堂”——头顶上敌机盘旋,黑板挂在树上,教师站在树前授课,学生席地而坐听课。
航海训练要搭台跳水,师生们选定河段,集体掏筑深池;水产科要搞淡水养殖,大田乡亲们帮忙物色地盘,挖掘鱼池;农科所办实验农场没土地,乡亲们让出20多亩水田……烽火岁月里,集美师生和大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大田县玉田村因此被誉为“第二集美学村”。
内迁期间,集美学校师资短缺,许多校友响应母校号召,放弃安定工作和优厚待遇,奔赴大田,留下了“千里走单骑”“离船从教”等感人故事——
在广东汕尾水产学校任教导主任的校友陈维风,听说母校需要专业人才,义无反顾地提交辞呈,挑着一根扁担,一头放行李,一头坐着幼小的女儿,从广东徒步来到大田。原来,陈维风在集美毕业后,曾受陈嘉庚资助赴日本留学。
在英国一艘万吨远洋轮当船长的校友俞文农,接到母校召唤,毅然放弃高额工资,赔付巨额违约金,带着几本航海专业书就回国,到大田任教。
抗战胜利后,各校相继复员,迁回集美,直到1946年全部迁回厦门,结束了这段校史上最为艰难困苦的播迁时期。集美学校一边加紧修葺校舍,努力恢复旧观;一边加强校务管理,重视教学质量。各校励精图治,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保证了办学质量。
抗战期间,私立集美职业学校内迁到大田县,在敌军的轰炸下坚持上课。林斯丰/供图
1949-2023
构筑完整教育体系
实现校主“世纪之梦
1949年9月23日,集美解放,集美学校迎来新生。在陈嘉庚亲自主持下,集美学校积极修复被战火毁坏的校舍,同时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学校迅速得以恢复并有很大发展,新办了水产商船专科学校,省立水产职业学校和省高级航空机械商船学校的航海科并入,厦门大学航海专修科与集美水产商船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国立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开办,学村面貌焕然一新。
后来,各校逐步由人民政府全面负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集美学校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各中等学校和小学、幼儿园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实现教育振兴。
1994年10月,集美学村五所高校合并组建集美大学。
2003年,集美大学硕士点获批,研究生教育从此在集美学村起步。
2013年集美大学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拥有首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集美侨校成建制并入华侨大学,改为华侨大学华文学院。
事实上,早在1923年,陈嘉庚在给时任集美学校校长叶渊的三封书信中,就提及要把集美学校办成集美大学的设想。其中一封信说:“故今日计划集美全部,宜以大学规模宏伟之气象,按二十年内,扩充校界至印斗山……至于大学校舍之地址……”专家们认为,此处“大学”指的是集美大学。集美大学的成立,算是圆了校主的“世纪之梦”。
嘉庚先生创办的职业教育,经历多次改革演变,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集美水产、航海“分家”,孕育出今天的集大航海学院、轮机工程学院,以及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集美商科发展成为如今的集大财经学院,并“孵化”出集美工业学校,弥补了原来“嘉庚系”职业教育独缺工业教育的遗憾。
如今,集大航海、财经学院被称为“航海家的摇篮”“福建财经人才的摇篮”。
一百多年来,集美学村已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博士生培养的完整教育体系。2016年,集美学村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陈嘉庚与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学生在一起。
龙舟池畔的集美学校。杜华榕/图
幕后故事
名称由来 “永久和平学村”声名远扬
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内政部对“永久和平学村”的批文。 集美学校委员会/供图
“集美学村”之名由何而来?这要追溯到1923年。
集美本是丘陵地,自古就有“七星坠地”之说。约一平方千米陆域上分布着七座山丘,无溪无河。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校,只得捡高或就低,购置无法农作的荒废地,见缝插针地建校舍,因此形成“校在村中、村在校中”的学村格局。
1923年夏秋,福建军阀和广东军阀交战,闽南战事紧张。粤军军官长率数千人驻扎集美学校。当年9月3日,集美学校两名学生乘船经过闽军控制的海域,中了军队流弹,一伤一亡,激起全校师生的义愤。陈嘉庚为了师生的安全,致电闽粤两军首领,表明他取中立态度,学校不容任何一方军队驻扎。当时的集美学校校长叶渊,率领全校师生请愿,抗议军队暴行,不允许军队在学校驻扎。学校的请愿书将“学校”定义为学村,请求南北各级军政当局承认划集美为“永久和平学村”。
请愿书对“学村”之名作了阐释,系稽郦道元《水经注·沔水》“昔者有人立学都于此,值世荒乱,生徒罔依,遂共立城以御难”之旧典,取“学都”“学城”之意。因集美背山面海,称以“学都”“学城”均不合适,故又采五四时期“新村”运动之“新称”,名之曰“学村”。“永久和平”则系“援照世界各国承认瑞士为永久局外中立国之例”,希望有战争时任何方面均不得以集美为交战地。
倡议和请愿获得各有关军政当局和社会各界的承认、赞同和支持,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于10月20日批准在案,并电令闽粤两省省长及统兵长官对集美学校特殊保护,承认集美学校所在地为“永久和平学村”,“集美学村”由此声名远扬。
倾资办学 企业可以收盘 学校决不能停办
陈嘉庚创办并维持集美学校近半个世纪,倡办并支撑厦门大学16年。他抱定“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立志一生所获财利,概办教育,为社会服务”。
1919年,陈嘉庚计划回国长住,专心致志办教育。在启程回国前,他将在南洋的所有不动产全部捐作集美学校永久基金,并宣示此后其经营及产业逐年所得之利,“虽至数百万元,亦决尽数寄归祖国,以充教育费用。”
20世纪30年代,陈嘉庚企业惨淡收盘,虽然企业倒闭了,但是他对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资助并没有停止。企业收盘前,汇丰银行的副总经理找到陈嘉庚,表示可以继续支持陈嘉庚的企业,但有一个条件,就是要陈嘉庚停办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陈嘉庚干脆地拒绝了:“企业可以收盘,学校决不能停办。”
1961年,陈嘉庚在北京逝世,将遗产300多万元全部捐于学校和乡社建设。黄炎培感叹:“发了财的人,而肯全拿出来的,只有陈(嘉庚)先生!”
名师荟萃 细数“集美学村的先生们”
陈嘉庚认为,学校教育,质量第一;而质量优劣,关键在于校长和教师。他曾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喻指选择校长的重要性,又提出“要严选良师”。
陈嘉庚对教师十分尊重,给予优厚待遇。鲁迅先生原来在民国政府教育部任职,工资比在厦门低,且时时拖欠,他对厦门大学有“风景绝佳,绝不欠薪”的评价,这正印证了陈嘉庚重视教师的做法。
百余年来,集美学校聘请的教师成千上万,可谓名师荟萃,教泽绵长。
史学泰斗钱穆,哲学名师吴康,文史地学家范毓桂、徐在兹、刘博平、阮真、倪文宙、龙榆生、许钦文、王鲁彦、杨晦、张馥哉、刘赜、邱铭九、马仲殊、蒋锡昌、施之勉、王伯祥、陆鸿图、郑世伦、盛叙功,语言学家吴文祺、张世禄,图书学家蒋希曾,诗坛才俊白采、方玮德、刘宇、温树校,幼教先驱张宗麟,美术巨匠张书旂、张振铎、郭应麟、林学大、黄羲、朱成淦、许其骏,体坛名将吴德懋、吴振西、庄文潮,童子军总教练顾拯来,音乐大家黄鸿翔、许子川、李鸿梁、蔡继琨、曾雨音,农学家叶道渊、章文才,生物学家伍献文,理论化学家邓从豪,数理化强人丁思纯、张资屏、顾孝纯等,他们都曾经是“集美学村的先生们”。
名家云集,使集美学校被誉为中国南方的“文化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