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返回鹭风报首页

布衣芒履,几度春秋 ——陈嘉庚和补丁的那些故事

发布时间:2020-11-06作者:来源:供稿:集美学校委员会 陈嘉庚纪念馆 潘荫庭点击量:94962鹭风报1487期08版 副刊

08-3.jpg

“五拼三”的旧袜子

       陈嘉庚虽自奉甚俭,但却俭而不吝。作为社会名流、华社领袖,为保持基本社交礼仪,外出工作时,他一般身着西装或中山装,搭配衬衣、领带、皮鞋,在正式场合,还会戴上一顶巴拿马帽,看上去很是简洁大方。但除去这两三套较为体面的“行头”,陈嘉庚的贴身衫裤,几乎都是穿着多年的旧物。尤其是几双棉袜,他反复缝补,始终舍不得丢弃。为避免出现“纳履决踵”的状况,陈嘉庚使用了一种独特的缝补妙法:找来几双旧袜子,捡出过于残破、无法补纫的作为布料,用以修补其余的袜子,再重新拼凑成对。据其好友黄丹季回忆,一次,集美校友庄信群、李湘莲夫妇前来拜访陈嘉庚。老先生得知湘莲也是集美校友,十分高兴,便拿出5双破袜子,请她代为修补,并说只要“五拼三”就可以。夫妇俩不敢推辞,又不忍心嘉庚先生腿脚受寒,便把破袜子留在家里,给他送去了几双新袜子。哪知陈嘉庚坚辞不受,湘莲只好遵嘱,将袜子重新修补、拼凑成对,再送还给陈嘉庚。


旧衣送子侄

       在“穿”的问题上,陈嘉庚一向是克己宽人的。抗战期间,他不忍前方将士“为国奋斗、天寒无衣”,组织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向各埠侨团发起募捐,为前方将士捐赠了30万件冬季棉衣。寒冬时节,他担心身边的同事、亲随们衣衫单薄、受寒着凉,特意买来保暖的羊毛衣、卫生衣、卫生裤分送给大家。可就是这样一位慷慨和善的大企业家,一件缀满补丁的衬衣,几年来他缝缝补补,总是舍不得丢掉。有一次,陈嘉庚拿了一件破旧的衬衫,要侄子陈仁杰带回家让其母亲为他缝补。缝好后,陈嘉庚穿过几次,洗了之后又破了。他将陈仁杰视作亲近的后辈,便把衬衫拿给他,说:“这件衬衫送给你,拿回去叫你母亲补一补你可以穿。”过了几天,陈嘉庚见他没有穿上那件衬衫,便问道:“那件衣服是不是不能穿呢?”他连忙回答:“不!是母亲近日身体不适,还没及时缝补。”几日后,陈仁杰穿着补过的衬衫来再来拜访,陈嘉庚非常高兴,说:“这样很好嘛,还可以再穿几次,年轻人要俭朴些。”


“维新、经济、美观、大同、有恒”

       陈嘉庚认为,在衣着方面,“政府当局应代民众设想,务求经济便利,朴素雅观,命令倡行,表示维新气概”。他糅合中西文化精髓,对我国服装制式改革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见解:服装体式既要令人耳目一新,又要体现阶级平等,其中,尤以“经济便利”为首要标准。当时,中国崇洋之风颇盛,全国女性皆以上海作为时装流行的风向标,由于潮流款式更迭迅速,许多服装上市不久,又被淘汰,“损失之巨难以数计”。陈嘉庚对此深感痛心,指出“以我国人之贫寒,质朴勤俭最为首要”。他认为“如苏俄革命后,耐苦十余年,穿破衣服,食黑面包,乃能成其富强”,因此建议我国妇女服装样式应当以苏俄为模范,短衣长裤,或效仿西装,长衣束腰,裤长过膝。

       1940年,他到访重庆时,看到男子身着长衣马褂,女子穿旗袍、涂口红、染指甲,内心很不认同。在延安时,见“男女衣着均极朴素,一律无甚分别”,若有一两个人“粉装华丽,锦衣特色,不但被人视同怪物,自己亦羞愧不能自然”。尤其是当地妇女的服装,既便于工作,又节约朴素,他对此大加赞赏,认为这正契合了“维新、经济、美观、大同、有恒”的标准。



下载鹭风报1487期08版 副刊
相关新闻

要闻| 侨乡动态| 专题| 海外侨讯| 人物| 副刊| 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