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发布时间:2021-05-07作者:□口述 郑文忠 □文编 黄坚虹点击量:7761鹭风报1511期06版 副刊
忆党史,中国共产党人本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雄心,八年抗战,四年内战,抛头颅,洒热血,救中华儿女于水深火热之中,迎来新中国的诞生。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验证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新中国成立不久,周恩来总理出席亚非会议,给全世界亿万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成熟的一个婴儿。新中国的燎原星火,增强了各国人民反帝反殖民侵略斗争的信心,也让世界华侨华人见到了曙光,鼓舞他们为正义而不懈奋斗。
党在侨心中——初识中国共产党
我祖籍福清,家里有爸爸、妈妈、兄弟、姐姐七人。1937年我出生于战乱年代的印尼加普棉市。出生三个月时,妈妈丧生于日军的轰炸。临终时妈妈留下一首温馨的歌:如果妈妈死了,不要送花圈,送一滴眼泪就心满意足了。我13岁时,哥哥因工伤住院,爸爸也年老病死。我成了无依无靠、无家可归的孤儿。在中华总会的帮助下,我以赞助物质去和印尼人交换吃的,艰难度日。1955年我回国时,家人都离世了。
到了上学年龄,初入学堂的我,向受父亲托付的马福兴校长吐露家事家境,想退学找工作,等挣了钱再回祖国。经老师的劝说,我在书店找了份可以半工半读的工作,继续读书。在书店,我有机会读到来自祖国的书籍报刊,如《人民日报》《人民画报》《中国少年报》,还有《毛泽东选集》等进步书刊;后来还看到祖国的电影,如《赵一曼》《白衣战士》《鸡毛信》等,在我幼年的心里,祖国和党的印象逐渐清晰起来,爱国爱党的种子生根发芽。我知道“有共产党穷人才能翻身,有共产党,就有新中国”的思想。基于此,我迫切地想回祖国,以求回国后不再受苦。
在亲友的帮助下,我辗转于中爪哇的几个城市,几经周折,我跪别父坟,于1955年7月登上回祖国的轮船。如潮的送行人群中,叔母煮了六个鸡蛋为我送行。我仰天挥手,呼喊出心声:“印尼,再见了!”
感受祖国的温暖——沐浴党的阳光雨露
船行一周后,我终于回到日思夜想的祖国。回国后先入读国内姐姐居住的福清乡镇学校,由印尼侨领郭细珠先生代笔申请,经福清县政府审批,我得以转学到著名侨领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华侨补习学校。一到集美,学校就发给我新衣被和助学金。学校对无家可归的海外游子有无限的关怀,特别是杨新容校长。执笔的侨领郭细珠先生叫我听毛主席的话,勉励我努力学习争取好成绩,能为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贡献力量。吾辈所愿已成,我听从老师指导,听从毛主席号召,力求“三好”。借此机会,我对郭细珠先生给我代写信并给予我厚望,表示感恩感谢。
同班同学中还有许多像我这样的印尼归侨,均得到学校的关怀照顾,深切感受到党和祖国慈母般的温暖。学校师长谆谆善诱的教导使我如沐阳光雨露,仿佛回到少年时代。我把这事写信给印尼的亲友,他们很受感动,回信说:没想到我这样的海外孤儿,回祖国得到了这么多帮助。他们鼓励我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
郭细珠先生的信函
盖有杨新容校长印的就读福建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的证明书
回报党恩——做实事奉献社会
1955年我从集美侨校被保送入读集美中学。1958年在集美中学被来校招工的纯碱厂招去当工人。此后我一直在工厂工作,书写参加工业建设的人生轨迹,曾任车间主任、工会主席、工宣队。1960年我加入中国共青团并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工作期间,我先后调入六个厂家(纯碱厂、尼龙厂、卤化厂、化纤厂、华纶厂、轻工业学校),接受了各厂家分管书记和领导的考察与考验,终于在1976年宣誓入党。
1997年退休后,我在印联会文艺队担任负责人。期间,我受侨委委托,自愿为十多个华侨家庭当“义务监护人”,长达13年,先后有28名印尼华侨子女、9位老人成为我的监护对象。
彼时,我已经是光荣的共产党员,我告诫自己:党的需要就是我的任务;党的事业高于一切!我愉快地接受了当孩子们监护人的任务。在印尼童年命途多舛的经历不时萦绕我脑海中。是海外进步侨社、国内各级侨联侨领、许多好心贵人的帮助,才让我过上美好生活。在印尼华侨华人再度遭遇排华厄运的时候,我不希望再有孩子经历辛苦。我应该给他们的孩子以亲情的关爱,张开臂膀为孩子们遮风挡雨,让孩子们的家长放心满意,以此让海外侨胞也感恩祖国,感恩共产党。
当监护人,受监护的华侨子女先通过传真把基本资料寄给我,再由我为他们办理入学手续。为孩子办理就近插班读书的工作,涉及外事、侨务、教育、公证、公安、出入境管理等部门。我不辞劳苦,克服许多困难,按法律法规把手续办理清楚。为解决孩子们因语言不通带来的学习困难,我为他们请了六个家庭教师补习华语。二十几个孩子相继分在厦门市莲花、火炬、商校、康桥、三中、松柏等六所学校就读。我每学期都受邀参加家长会,有时会遇到一日参加两三次不同校的家长会。还有许多琐碎的事,如缴交学费、住宿费、电话费、水电费等各种费用;办理签证延期、购买探亲印尼往返机票;组织暑假观光游览,让孩子们体验厦门建设成就……我始终怀抱一颗爱心,站在孩子身后代劳办妥。
时光不负有心人。在我的用心呵护下,受我监护十多年的20多个华侨华人子弟,已从小学、初中、高中到上大学,有的已成家、当教师,有的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继续深造,以求有更大的发展;有的到美国、澳大利亚……这些孩子们长大后,写了不少信给我;有的孩子长大了,学业有成,创业有功,或在印尼,或在中国投资办企业,回报社会。
宛若福报,孩子们都很有出息。对于自幼双亲早亡、无家可归的我,能给华侨华人培育素质优良的下一代,是一种荣耀,自觉老来并非是多余之辈,就像火柴盒里的一根,即便渺小也可以燃烧自己。如今我已年届八十五,不如年轻人有才,厚德笃学,展翅高飞。然而我有独生子代管我的安全保卫工作,还有这些常记挂我的孩子们,心感自足。
我牢记众侨领、侨校师长的教导:明天会更好!戴花要戴大红花,听话要听毛主席的话。2000年,我被厦门市归国华侨联合会评为“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2009年5月,我获得思明区“统战工作热心人士”荣誉。
红船引航锤镰举,星火燎原燃百年。华夏腾飞惊世界,初心不忘筑梦圆。在建党百年之际,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生日快乐!迈入新时代,我将不断重塑自己,继续发热发光,在夕阳路上为党的事业添光彩。
郑文忠(前排左4)参加孩子们的毕业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