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发布时间:2019-03-15点击量:9602鹭风报1405期07版 副刊
闽北家乡浦城素有“小苏州”之美称,山明水秀,草木芊芊,儿时最让我流连忘返的是绕城而流、清澈见底的南浦溪。
孩童时,家离南浦溪不远,每到炎炎夏日,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往溪边跑。那时的溪水清冽,远远就能望见溪里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岸边水草茂盛,溪水不深,常有鱼虾跃出水面,俏皮地和我们打着招呼。我常在夏日傍晚挎着一个小竹篮,卷起裤脚,下溪里去摸河螺。溪里的河螺如大拇指一般大小,一个个吸附在水里的鹅卵石上,不消一会儿工夫,我就能摸到一大把河螺,看看捡在竹篮里的河螺够吃一餐时,我就收工,兴高采烈地拎着竹篮回家。母亲曾告诉我,刚摸来的河螺还不能马上吃,需放在清水里养上一日,待它们将泥沙吐尽,才适合下锅炒。隔日,当母亲把一盘炒好的又香又辣的河螺端上桌时,我必大快朵颐,那餐必能多吃上一碗饭。
南浦溪里鱼虾多,常见一山民戴着斗笠,撑着渔排在溪上捕鱼,渔排上并排站立着几只鸬鹚。每见此景,我必站在岸边,像看电影一般欣赏接下来要上演的捕鱼之景。只见捕鱼人发出指令,那几只鸬鹚纷纷下水,在水里扑腾着,一会儿工夫,第一只鸬鹚钻出水面,脖子撑得鼓鼓的。捕鱼人一手抓住它的脖子,一手伸进它的喉咙,把它喉咙里的几条鱼轻轻取出来,扔进渔排上的竹篓里。捕鱼人最后会拿出一两条小鱼塞进鸬鹚的嘴里,并松开绑在它脖子上的细麻绳,让它顺利地吞下小鱼,算是对它的犒劳。接着第二只鸬鹚也上岸了,同样也捕获丰厚的战利品。待到竹篓的鱼装满了,捕鱼人才收工上岸,岸边若有站着观看的家境贫寒的乡邻,他会从竹篓里抓出几条鱼,递给那位乡邻,也不待对方道声谢,就哼着山歌赶着鸬鹚走了。彼时,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在平静的溪面上,缀出点点金光,也照在那位捕鱼人远去的背影上,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渔歌唱晚图。
再后来,我远离家乡去外地求学、工作,从亲人的口中得知,南浦溪水变浑浊了,鱼虾、河螺都不见了,我不由得深深叹息。近年来,南浦溪得到了治理。这次回家乡,弟媳说要带我和孩子们夜游南浦溪的亲水步道,我心中纳闷,夜晚的南浦溪有啥好游的。我们随着弟媳走到南浦溪下游,顿时,我眼前一亮,溪上横跨着以木船相连的浮桥,古朴而怀旧;岸边修建了行人步道,平坦、整洁,沿途种植了杨柳、桂花等。最抢眼的是,岸边的树上每隔几步就挂着一盏大红花灯,和岸边的骑楼一起倒映在水里,竟有着秦淮人家“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的感觉。南浦溪就像一位美人,粉面含羞,在夜晚散发着迷人的光彩。
不远处,有人在放孔明灯,红色的孔明灯慢慢升空,曾听人说,看见孔明灯时,许下心愿一定能实现。我虔诚地站立着,默默地许下一个心愿:祝愿家乡越来越好,南浦溪水长流长清!( 绿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