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发布时间:2022-02-25作者:邱笑萍 吴元悰点击量:5813鹭风报1550期08版 副刊
回望历史,仰望长空,总有这样一群伟人,让人民终身铭记。
岁月流逝,星河灿烂,总有这样一些记忆,永远不会被抹去。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永远地离开了他所深爱的国家和人民。岁月疾驶,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已经离开我们46年了,我们依然缅怀他。
在纪念周总理逝世46周年的日子里,厦门万隆同学会的邱笑萍和吴元悰不约而同地在群里晒出“万隆会议期间,敬爱的周总理在中国驻印尼大使馆,接见雅加达中华妇女协会的爱国华侨妇女代表”的合影。真是机缘巧合,同框合影中有邱笑萍的妈妈杨月影和吴元悰的妈妈曾淑媛。万隆同学会Cempaka歌队队长陈裕秀得知后说:“七十年前邱笑萍和吴元悰的妈妈就是印尼华侨女中豪杰,今天你们又聚在一个集体里,真是缘分啊。”
邱笑萍感言:
周总理是世界人民,特别是海外华侨崇敬和爱戴的领袖。1955年4月18-24日,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率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首次召开的亚非国家首脑会议。彼时,我年纪还小,二哥曾参与过保卫周总理与代表团的安全;妈妈也被中华总会邀请为爱国华侨妇女代表,参加中国大使馆在雅加达举行的招待会,受到周总理的接见。妈妈和妇女代表们与周总理握过手并一起照相。妈妈特别盛赞周总理的人格魅力,举止文雅,从容大方,彬彬有礼,平易近人,更有大智大勇和非凡的外交能力。
万隆亚非会议对新中国的外交有着特殊的意义。周总理在会上作了几次重要发言:为了争取有利于建设的国际和平环境,周恩来总理提出亚非国家应采取“求同存异”的方针处理国与国的关系。与会成员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提出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十项指导国际关系的原则,留下“团结、友谊、合作”的宝贵财富。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的杰出表现,为会议的成功举行做出重要贡献,使他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望。
妈妈和中华总会的印尼爱国华侨妇女代表们受到周总理的接见并合影的难忘经历,一直鼓舞我们全家向往新中国,成为我们一家回国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源泉。
我大哥1949年回国,我姐、二哥和三哥分别于1953年、1957年回国。1960年排华时期,我爸在雅加达南星书店当经理。因书店都是经营进步刊物,印尼军人经常来骚扰,扬言要来抓人。万隆会议期间,爱国华侨妇女代表受到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接见;周总理代表祖国政府发出的正义之声——新中国是海外华侨华人有力的靠山,这些情景至今不时回荡在脑海中。
目睹中国政府数次派船接侨,安置大批华侨回国,我爸下决心全家回国。1960年爸妈带着我和弟弟四人回到祖国。回国时,妈妈不忘带着那珍贵的“万隆会议期间与周总理合影”的照片。回国后,我服从分配到昆明上学,我父母及弟就赴厦门定居。即时起我爸一直在厦门侨联义务工作,至1992年去世。
回国60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这张合影。周总理与世长辞,岁月的记忆翻过近半个世纪,却抹不掉华夏儿女对伟大名字“周恩来”的记忆。每年1月8日纪念周总理逝世的日子,我都要拿出这张珍藏的合影,追昔抚今。周总理年少时奋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其爱国赤子之心,为中华之明日而革命;他日理万机,为让世界认识中国而奔走;他鞠躬尽瘁,为中国能有今日死而后已。他的名字永远照耀中华千万年!我们永远怀念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兼外长接见中华总会妇女代表并合影。
右二是邱笑萍的妈妈杨月影,左五是吴元悰的妈妈曾淑媛。
吴元悰感言:
每逢1月8日周总理逝世的纪念日到来之际,我们都会自然想起万隆会议期间,敬爱的周总理接见有我妈在内的印尼爱国华侨妇女代表的情景。是的,我妈确实是印尼华侨妇女中的佼佼者,她是印尼椰加达中华妇女协会创始人之一,并连任两届主席。在中华中学附属幼儿园当园长的十几年,她任劳任怨地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因而受到雅加达中华侨团总会和中国驻印尼大使馆的肯定和嘉奖,才荣幸地被周总理等领导人接见。
我们姐弟(我姐吴警声也是万隆歌队队员)为此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这难忘的经历,始终激励我们纯正的爱国热情。万隆会议期间,中印双方通过了关于处理双重国籍的条约,更促进我们选择中国国籍、并启程回国的决心!我们一直牢记亲爱的母亲对我们子女的谆谆教诲:“你们回国后一定要听党的话,对国家无比忠诚,做个无愧于党、国家和人民的普通劳动者。”
1957年我哥高中毕业后先回国,考入厦门大学地质专业,毕业后在地质勘探队工作。1960年5月,我妈带着我和两个姐姐一起回国。虽然当时我妈已届退休年龄,但经她一再向有关部门要求,终于获批准在厦门华侨中学任教,直到文革后才光荣退休(后转离休)。在华侨中学工作期间她曾被选为厦门市思明区两届人民代表,市侨联委员,也曾被评为福建省先进侨务工作者。2003年去世,享年一百岁。
我回国后先到市双十中学继续修完中学课程,1962年考入华侨大学物理专业,毕业后光荣当上人民教师,直到2004年退休。.在三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中,曾先后三次被评为厦门市的先进教育工作者。
我的姐姐一个考进福建农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湖北省咸宁农机所工作。另一个姐姐考上华侨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分配到河南省洛阳市第五中学,改革开放后回到厦门,在厦门感光厂教育科工作。我们四个兄弟姐妹很幸运都进了高等学府,并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贡献才智。
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打江山,建立新中国,就没有我们家的今天。对此,我怀着无比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