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副刊 / 新闻详情 < 返回
看场路今昔话竹坝巨变 ——回国一甲子感怀

发布时间:2020-07-17作者:罗新妹来源:点击量:7650鹭风报1472期07版 副刊

       清晨,我漫步在同安竹坝华侨农场平坦硬实的道路上。路两边间距3米的高大狐尾棕,一年四季总是傲然挺立着,在微风的吹拂下像卫兵一样迎送着每天出行和归来的人们。路旁一丛丛红艳艳的三角梅煞是好看,眺望前方的路,思绪万千,不由得浮想起一幕幕的岁月往事……

       六十年的岁月,弹指一挥间。岁月留痕,深深地镌刻在用双手创建家园的人们脸上,更刻印在人们的心坎里。几十年前,农场村与村、管区与管区之间的路都是坑坑洼洼的泥土路,没雨时好走些,要是下雨,便坑坑洼洼积满了水。从场部到竹坝管区有两条路可走,要便捷省时间走田埂,只能涉溪水蹚去,但一到夏季汛期,溪水暴涨,溪瞬间变成河无法行走。这时,只能走约3公里长的桥,用条石铺就,有25厘米宽的间隔让水流过。汛期一来或是一场大雨,河床涨满浑浊的水,桥也看不清,水流湍急且没过膝盖。那时,我与另一位同事在竹坝小学分校任教,每天都必须到竹坝村去上课。记得那时候,遇上大水时,我们卷起裤管,彼此拉着手,一步步东倒西歪地蹚水而过,有时眼睛看着茫茫浑浊流动的水,头都发晕,人自然而然会往水里栽。我们只好换个方向,找个水浅之处,一脚深,一脚浅地蹚水过桥,可谓真真切切地踩着石头过河啊!这便是农场那时村间路的情景。

       至于通往外界的路也仅有一条8公里至10公里的泥土路。那时候,路上除了少量的卡车、马车、农场的运输车拖拉机、归侨带回来的自行车,没有其他车辆,人们出行靠的是双腿。农场子弟在同安县城、集美乃至华大厦大求学的,回家时也都是用脚去丈量的。每至周日下午便可看到三五成群的中学生背着口粮袋和家里备好的咸菜、萝卜干、豆豉等食品步行9公里到学校去念书。一到雨季,土路让车子碾压得不堪重负,坑坑洼洼且积水,千疮百孔,尤其是板垄尾村那道近45度的陡坡。车辆必须开足马力冲上去,骑自行车的人只有推着车上坡。由于车辆的碾压,路面尽是泥浆,留下一条条深深的车辙。此时,行人只能选择绕进村子里,再从村的另一出口走出去。生活在城里的人,也许不曾有此深刻的感受。农场子弟周而复始,一学期又一学期地走在这条求学的路上。不知曾经的你我,可还记得我们走过的这条路吗?

竹坝华侨农场旧时

竹坝新貌:平坦硬实的主干道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人们出行渐渐地骑上了自行车。但路依然还是那条坑洼的泥土路。农场开拖拉机的师傅们对场员们都很有爱心,每次外出运输方便时都会让员工们搭乘。有一年夏天,我从同安县城回来,路上正好遇到开拖拉机的蔡师傅,车上没有搭乘的人,他便停下来让我上车。我坐在驾驶员后面的一排座位上,心里暖暖的。拖拉机一路奔驰颠簸,我由于身体比较瘦小,左颠右蹦,沿路不停地颠簸,人似乎都要蹦出去,草帽也戴不住,双脚顶住车板,还是坐不稳。好不容易到了农场。我下车道了谢,一跨步脚有些疼,低头一看好家伙,脚背脱了一块皮。每每想起此事我都觉得好笑。真是天生走路的命,坐车反倒还受伤。

       时间飞逝,白驹过隙。上世纪九十年代,任农场领导的梁场长,他从小生活在农场,对农场一往情深。他始终把农场发展、解决人们出行的事放在心上。他积极向县市级政府领导反映情况,多方联系。经过不懈努力,由市政协形成议案,市交通委等多个部门协调,确定铺设一条从同安到农场全长10公里的硬质路。不久,施工紧锣密鼓地进行,水泥路竣工了,农场从此告别了二三十年来出行只有一条土路的艰难时代。公交车开通营运时,锣鼓喧天,张灯结彩,人们高兴、激动,奔走相告,像过节一样喜庆。这是场员们多少年的渴望,多少年的期待啊!

       在党和政府“要致富先修路”及新农村建设的大政策推动下,现如今,农场的路旧貌换新颜。农场有多条通往城区平坦舒适的柏油马路,通往各村的路一样都铺设了水泥路,绕场一周还铺了一条5.5公里的标准自行车道。同安区共青团与农场及多个部门还在此举行过马拉松赛呢!通往各村的桥也是名副其实的桥了,就是刮风下雨人从桥上过,水在桥下流,也不用再担心溪水成河而受阻隔。站在桥上,望着桥下那奔涌而过的河水,昔日的桥和那一幕幕难以忘怀的往事,便会浮现在眼前。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2019年国庆节,原竹坝中学八三届毕业生在农场别墅区的餐厅聚会时,一位旅居海外的同学还谈及想再去看看农场刘厝桥,想拍几张照片,可惜那时是晚上,未能如愿。可以想象人们对家园的路与桥有多么深刻的情愫,又留下多少难忘的故事。

       道路畅通吸引了外资企业在农场办厂。农场先后有了体育器具厂、小五金厂、油漆厂、树脂工艺品厂,台湾引种的芭乐园、杨桃园,百利园果蔬基地,厦门市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基地。随着外来务工人员增加,第三产业发展起来了,农场与外界联系逐渐广泛,农场子弟走出农场,可选择的就业门路变多了,拓宽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及居住环境。如今农场的归侨职工们住上了新建的侨居房,有条件的还自建了一幢幢的小洋房。在小区的主干道旁建起了啤酒屋、南洋书苑、游客集散中心等。除了有适合闽南口味的饭店,还有印尼、越南特色的美食店,特色服装商品店,还有快递驿站……年轻人开着小车20分钟便可抵达城区。厦门同安城里的年轻人周末约上三五好友或携家带口到农场品尝美食,购物,体验乡村娱乐。节假日旅游团的大巴车满载游客到农场游玩,各地社团,香港、澳门的亲友们也组团与农场归侨联谊,举办庆祝回国五十周年联欢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家载歌载舞,欢聚一堂,热闹非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兴起,农场的归侨员工们也纷纷参加各种旅游。大巴车开到农场接送参加出游的人们到省内外或乘坐游轮观光游玩。定居美国、加拿大、瑞典等国家的亲友们也常常回到农场寻亲访友度假。

       农场发展了,人们出行方便了,路带给场员们满满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人们每每谈论回忆起曾经的路,无不感慨万千,更多肺腑之言是:感谢共产党的英明伟大,感谢祖国母亲的恩慈,感谢政府各级领导为民办实事的辛劳付出,为我们铺就了一条幸福之路,让我们筑梦未来,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迈步在这康庄大道上。


下载鹭风报1472期07版 副刊
相关新闻

要闻| 侨乡动态| 专题| 海外侨讯| 人物| 副刊| 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