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新闻详情 < 返回
思明区厦港街道:侨味依旧在 不改“闽南红”

发布时间:2019/03/22作者:来源:点击量:9385鹭风报1406期04版 专题

厦门市侨乡侨文化系列宣传报道四十四

思明区厦港街道


    厦港街道地处厦门岛西南部,下辖七个社区,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老城区。辖区面积1.76平方公里,总人口近4.9万人。街道有归侨146人,侨眷247人,海外侨胞211人,港澳台同胞127人。

    “厦港”一名,为厦门港的简称。郑成功曾在此建演武亭练兵,训练水师。数百年来,这里民居错落、小巷纵横,“闽南红”砖墙与琉璃瓦屋檐随处可见,南洋与西洋影响下的华侨文化在此流淌。


华侨博物院:中国第一家


    五老峰万年挺拔,鹭江水不朽奔流。风景如画的鹭岛厦门,是历史上华侨出入国门的重要口岸。华侨博物院就坐落在五老峰下,毗邻厦门大学和南普陀寺。

  华侨博物院是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56年倡办,1959年落成开放的,是中国第一座由华侨集资兴建的文博机构,是中国第一家全面、系统展示华侨华人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

    馆舍是一座富有浓郁中国民族风格的重檐式宫殿建筑,楼身由洁白花岗岩砌成,屋檐以翠绿琉璃瓦铺饰,斗拱玲珑,飞檐凌空,古色古香,雄伟壮观。

    全院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110平方米;馆藏文物近7000件,包括历代青铜器、陶瓷器、古钱币、古字画、古代雕刻工艺品、外国陶瓷玻璃器皿,以及一批珍贵的侨史文物和鸟类、兽类、鱼类、矿物标本等,其中有多件国家一级文物。从2005年起推出的《华侨华人》、《陈嘉庚珍藏文物展》、《自然馆》三个基本陈列常年对外展出。

华侨博物院.jpg▲华侨博物院

    《华侨华人》以院藏侨史文物资料和侨史研究新成果为基础,借助新的展示手段,形象、系统地向人们展示了华侨华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足迹;再现了他们在居住国的生存状态和杰出表现;展示了华侨对祖国的拳拳赤子心和殷殷报国情。

    《陈嘉庚珍藏文物展》展示了陈嘉庚先生于耄耋之年亲往北京等地征集的文物中选取的部分青铜器、陶瓷器、字画等。通过参观这些先民智慧和心血结晶的艺术珍品,令观众感受悠久灿烂的中华历史文化,感受创办这座文化殿堂的嘉庚先生的博大的胸襟和伟大教育思想。

    《自然馆》设置了模拟自然生态环境,150多件鸟类、兽类等自然标本散落于此,形象生动、呼之欲出。

    回顾历史瞬间,1956年9月20日嘉庚先生亲自撰写《倡办华侨博物院缘起》;1959年5月14日华博揭幕,嘉庚先生亲自剪彩、致词,并陪同与会者参观。同年嘉庚先生设立华侨博物院行政委员会,亲任主任,聘请尤扬祖、肖枫、张楚琨、颜西岳为副主任。

    经过十几年闭馆,1981年华博重新开放;1982年改建沿街围墙和大门,时任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题写院名。1982年9月,著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来院参观,认为这是世界上唯一展出华侨历史的博物院,它使人们了解什么是华侨。

    1984年10月,在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华博协同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福建省政协联合出版大型画册《陈嘉庚》,邓小平为画册题写书名……  

    2008年6月18日,华侨博物院举行隆重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揭牌仪式。

    60年来,华侨博物院接待了海内外观众180多万人次,在传播历史和科学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进中外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现为全国、省、市和全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陈嘉庚长孙陈立人对华侨博物院感情深厚,数十年来,陈立人已向华侨博物院捐献了几百件艺术品和华人生活用品。“可能因为爷爷跟厦门华侨博物院的渊源,而且我本身也是学室内设计的,所以我一直以来都特别关注厦门华侨博物院。”陈立人曾这样形容自己在华侨博物院推介土生华人文化的努力:“这里等于是我的第二个家。”


厦门华侨中学:学而有所成


    1957年,众多厦门归侨和侨属子女面临无学可上的状况。时任厦门市侨联主席的颜西岳先生提出了创办华侨补习班的建议,他号召心系厦门的侨领们出资创办了一所补习学校。他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华侨子女能够在厦门读书,报效祖国建设。

    1957年9月,在颜西岳等多方努力下,厦门华侨补习班借青年会教室正式开学。1958年3月经厦门市人民政府批准,华侨补习班更名为厦门华侨中学,并扩大招收非华侨子女入学。

厦门华侨中学.jpg▲厦门华侨中学

    学校创办初期,颜西岳先生及市侨联诸领导以陈嘉庚精神为指导,颜先生带头捐献款物,侨界的一批知名人士纷纷捐资办学。在颜老先生及其他同志的努力下,华侨中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在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得到了长足发展。周恩来、邓小平等先后接见了学校创始人颜西岳先生,给侨中人以极大的鼓舞。

    “文革”期间侨中历尽坎坷,先后易名前线中学、第七中学总校、第三中学。1983年9月厦门市人民政府决定复名为华侨中学。学校也由初中校发展为完全中学,再发展为初中、普高、职高齐全的中学,定位为普通高中。

厦门侨中复名.jpg

▲厦门侨中复名

    厦门华侨中学建校61年,为社会培养了数万名学子,一大批校友成长为国内外各行各业的精英,更有在各条战线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无名英雄。。校友郑兰荪(1973届高中毕业生)、田中群(1974届高中毕业生)已成为新一代中科院院士。

    今天的华侨中学,地处闽南古刹普陀寺西侧,虎溪岩东山坡上,占地面积27274平方米,建筑面积17775平方米,校内绿树成荫,依山临海,景色秀丽,学校设施齐全,有较完善的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劳技制作室等一系列现代化教学设备。图书馆藏书7.8万册,并有教师及学生阅览室。

    2005年,学校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省二级达标校。2000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航天(航空)模型活动重点校”称号。

    学校的校风良好,朝着“厚德、求是”的方向迈进。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侨中考生多次夺得高考厦门市“状元”和福建省、厦门市单科第一名,在全国、省、市举办的学科及科技竞赛中,多次取得较好的成绩。


南华路华侨新村:侨味依旧在

 

    厦门思明南路支路的南华路上,沿着蜿蜒山坡,因势择地错落着三十多幢别墅,这就是厦门华侨新村。华侨新村片区历史文化积淀丰厚,背靠五老峰,毗邻厦门大学,对面就是厦门理工学院,旁边就是南普陀、华侨博物馆,熏染着珍贵的人文气息。

    作为二十世纪五5、60年代建设的华侨别墅,华侨新村不像鼓浪屿上各种年代西洋别墅的千姿百态,也不像现代别墅所流露出的张扬身姿;它们远离喧嚣的城市,隐藏在闹市周边,有着质朴无华的“闽南红”砖瓦围墙,大多数为2至3层的花园式独立庭院,环境幽雅,建筑风格中西兼容,早期爱国华侨的家就安在这里,一生的荣辱也循形于其中。

    据厦门文史专家洪卜仁先生研究,二十世纪30年代前后,厦门迎来大建设时代。这个时期,华侨竞相汇款回国,在厦门形成历史上首个房地产投资的热潮。麒麟山、大南新村(南华路原来所在区域)等好些地方,华侨买了地皮,修建了地基,但随后因为战争而地价暴跌,建了房子也不能出手,导致房子都没有建成。 

    时光飞逝,1950年代,厦门市政府为解决华侨落叶归根的问题,由厦门市侨联组建了华侨新村筹建会,帮助华侨汇款在国内建房。市政府专门划出地盘,新村别墅按华侨的意愿进行设计、建筑。

  厦门市华侨新村筹建会于1956年成立,经市政府批准,划定公园西路、华新路、赤领、白鹤路、南华路一带为新村的用地,经征用、拆迁平整,至1957年,华侨新村在4万多平方米的地面上大兴土木。

    至1961年底,共建设大小楼房37幢,建筑面积1.331万多平方米,共使用建筑侨汇154.97万元,这些别墅群初具规模。至1966年初,共吸收侨汇500多万元,为华侨兴建了100余幢别墅及公寓,华新路、南华路二处华侨新村基本建成,成为厦门侨乡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为华侨新村的主人,许多旅居海外的华侨对家乡和亲人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他们带头回乡投资兴业,发展家乡经济;每逢一些老华侨生日做寿,或是逢遇喜事,他们都千里迢迢回乡在华侨新村开办宴席,邀请侨属侨眷们共同欢庆。他们还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多次捐款支持学校、医院等建设。

    现如今,这些老别墅有的是归侨自己居住,也有的已经出租、出售予他人。近年来,根据现代化生活需要,南华路华侨新村的别墅大都重新进行装饰,一些别墅前还挂着公司的招牌,装饰一新的别墅成为了幼儿园、国际青年旅舍或咖啡馆,给华侨的家业再添新意。(综合自《厦门晚报》、《东南早报》、华侨博物院与厦门华侨中学官方资料)

▲华侨新村翻新建筑

▲南华路华侨新村

下载鹭风报1406期04版 专题
相关新闻

要闻|专题|侨乡动态|海外侨讯|人物|副刊|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