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新闻详情 < 返回
香港、芬兰与上海学童:我们的四年级

发布时间:2019/03/29作者:米粒来源:点击量:7513鹭风报1407期05版 专题

    如何才能花费最少的时间 ,让学生的幸福感最强?

    这几年,世界各地的教育学者都想知道一个答案,为何芬兰、香港及上海的学生,在国际评估能力测试中,总是遥遥领先?

    纪录片《走进东西教室之上学为什么?》揭开了这一秘密。

    这部由香港now新闻台拍给香港人自己看的一部纪录片,旨在探究芬兰、上海两地的教育经验对香港的启示。

    纪录片的一开始,就分别展现了来自香港、芬兰、上海三个地方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分别过着怎样不同的学习生活。


上海小学生的一天


    10岁的上海小四学生思毅,她的一天从吃完早餐,妈妈送她到学校开始。

    这一天的第一节课,是8:40的英文课。09:30是体育课。上午几节课之后,12:30是午饭时间。午饭过后休息一会儿,思毅又要开始上课,这一课有三十五分钟做功课,还要即时交给老师批改。

    16:30是思毅的放学时间,外祖母来接她回家。思毅到家是16:51,第一件事便是写作业。她今天的作业:语文复习第三课、背三个小节、预习古诗;数学有第四册八九页。一个小时结束功课后,思毅顾不上休息,又开始练钢琴。

    晚上八点,下班回家的妈妈,开始检查思毅的功课,向女儿指出功课的不足之处。到了晚上21点,思毅完成预习,准备洗澡睡觉。

▲思毅这一天的第一节课,是8:40的英文课

▲思毅顾不上休息,又开始练钢琴

▲思毅放学时间,外祖母来接她回家

香港小学生的一天


    9岁香港小学四年级学生俊浩的一天,是从6点半起床开始。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快速地洗漱,之后由妈妈陪同去坐校车到学校。

    在学校上完一天的课程,16:30放学后的行程是到补习社做功课。完成数学功课,做英文功课,再做中文功课。被问到平时什么时候离开?俊浩的答复是,19点到20点,有时更晚。

    而被问到平时的功课是否比今天多?俊浩的答复是,平时有七至十多份,今天四份。

    从补习社回到家中,妈妈与他有协议,在补习社完成做功课和温习后,他可以在家里想做什么都可以。到家的俊浩是一天中难得的放松时间,看电视时,妈妈会给他端来一碗好吃的。

    记录片中妈妈略有无奈和不满地说:“他早上7点出门,晚上19点才回到家,足足12个小时,太长了。功课少一点都可以,同一条方程式做十条,其实都一样,你一看就知道他晓不晓得,不用重复。”

    而俊浩在被问到,“如果让你自由选择,你明天想做什么?”时,俊浩开心地说,“坐在这里,然后打游戏”。

    纪录片显示,香港学生的PISA成绩一向名列前茅,但代价是功课多。

    国际调查发现香港小四学生每天做功课的时间,在全球四十多个受访地区中排第二高。

9岁香港小学四年级学生俊浩.jpg

▲9岁香港小学四年级学生俊浩

芬兰小学生的一天


    地球的另一半,11岁的芬兰小四学生Kaius的一天又是怎样度过的呢?

    早上,他和父母一起吃早餐。他对采访者说,一年级就开始自己上学,上学有时很开心,有些课堂很有趣,因为学习的方法很有趣。

    到学校后,09:30是小息时间,即使芬兰这天气温只有零下三度, kaius也可以尽情玩他喜欢的运动。芬兰人认为,只有足够休息,自由活动,才能好好吸收知识。

    到了10:00数学课,孩子们才纷纷回到教室。课堂形式也是相当轻松活泼,孩子四面相对而坐,有的孩子甚至坐在瑜伽球上上课。

    11:30,午饭时间到了。和国内学校食堂不一样的是,芬兰小学生是自主打餐。当被问到,“你们喜欢学校食堂的餐吗?”孩子几乎异口同声地答复说“喜欢”。

    12:30, Kaius上芬兰文课,他要设计一个报纸专栏。到了14:30就放学了。回到家后的Kaius,第一时间跟同学打游戏机,足足两个钟头,然后再去学吉他。

    到了18:45,Kaius在晚饭前的半小时做功课。做完功课吃晚饭,19:45又到游戏时间。Kaius的父母表示,在Kaius出生之前,家里并没有这么多游戏,因为kaius很喜欢玩游戏,所以家里准备了很多。

    Kaius的父母一致认为:功课不应该太多,玩游戏也不光是玩,他同时可以学到数算和数学,也可以学习胜利和失败。“我觉得很好,我们人生中都会遇到挫折,我觉得Kaius现在不论赢输也能好好应对,玩游戏是有帮助。”

    差不多到了晚上八点半,Kaius就要准备睡觉了。这就是Kaius一天的学习生活。让人感叹,相对于国内的小学生,芬兰的小学生简直太轻松了。

    芬兰学校功课少、无考试。芬兰老师甚至认为,测试和考试只会给小朋友压力,妨碍学习。

芬兰全国总人口500万.jpg

▲芬兰全国总人口500万

▲芬兰学生Kaius从一年级就开始自己上学

▲回到家后的Kaius间跟同学打游戏机

▲Kaius在晚饭前的半小时做功课

▲Kaius的父母与孩子们一起玩游戏

互换功课


    纪录片中,有一个环节:香港教育学院的老师把芬兰小四的数学功课翻译成中文,然后把翻译好的芬兰数学、英文功课,分别让香港学生俊浩和上海学生思毅来计时做题。

    香港学生俊浩在妈妈的陪同下,不到半小时便做完。而上海学生思毅,英文大约10分钟就做完。芬兰数学,她在做到图形题时遇到一点困难,最后用了23分钟也做完了。

    之后换过来,分别让香港学生俊浩和芬兰学生Kaius来做上海的数学功课。

    俊浩一开始在做上海数学功课时做得很顺利,但越到后面越难。做到最后,开始变得烦躁,坦言说,“上海数学根本就未学,十分难。”

而芬兰学生Kaius却要比俊浩更抓狂,在做上海数学功课时,Kaius一直写写擦擦,开始变得烦躁,不停地表示,“我完全不明白”。最后用了50分钟终于做完。

    之后是让芬兰学生Kaius和上海学生思毅分别做香港数学和英文功课。

    Kaius在做了一个半小时后开始有点不耐烦,“我不明白,这个练习很长,我要在这里写些什么?”面对儿子的沮丧和烦躁,爸爸也开始抓耳挠腮的烦躁不安起来。

    而回到上海,思毅做香港的数学功课,大约15分钟就做好了。她表示,香港的这份数学作业,在这里只相当于是三年级的题目。但相对于数学,香港英文功课就要难得多了。思毅最后用了接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都做不完。


三地对比


    整部纪录片不偏不倚,没有批判,却在客观的三地对比中有着深深的反思。作为闻名全世界的芬兰教育,97%的学生均入读公立学校,学校之间差异很少,没有名校的观念,不会分精英班,也不会排名次,没有升中压力。他们不鼓励竞争,认为学校的责任是帮学生发掘自己的专长和兴趣。

    老师最大的希望就是让学生的学习充满趣味,让孩子一起参与课题设计,想要知道他们喜欢做什么。纪录片中的公立学校的校长也表示,“我们的想法是,学生主导自己的学习,我们给予支持。”

    “弹性,让精力用在最需要的学生,不对学生施加过多压力去评估他们,重要的是去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路,从事自己喜爱的职业。我们会有小测验,但只是想更多了解他们学习进度,而不是为了全国的公开试。”

    2000年第一次评估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芬兰打败众多西方经济大国,名列前茅。三年后更脱颖而出,夺取了科学、阅读的第一。但是芬兰的教育者却不在乎排名,他们认为,教育不是在于PISA成绩,而是有没有热爱。

    芬兰教育法规定,授课时数每星期,不能超过35小时。对比香港中小学生平均每周学习超过62小时,几乎是芬兰的一倍。

    也就是说,芬兰学生素质(数学、科学、阅读)位于全世界第一梯队,做到这一点,他们却花费了最少的时间 ,学生的幸福感更强。

香港小学生功课特别多.jpg

▲香港小学生功课特别多

    纪录片中一位来芬兰当交换生的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在参观了一家公立小学后,总结说:“香港人崇尚越多越好,我们要小朋友学十八般武艺,读很多很多书,背诵很多很难的生字,因为我们觉得越多越好。但这里的老师跟我说,数量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活学活用。”

    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芬兰和香港小学生的区别:“你觉得他们(香港学生)是赢在起跑线,但其实输掉了学习兴趣。”这句带有批判式的总结,虽然真实表露了对香港教育疲惫状态的不满。

    但另一方面,闻名于全世界教育的芬兰,全国总人口500万,只相当于是北京一个朝阳区的人数。有限的人口基数和发达的经济基础,当然可以允许他们的教育发挥个人最大潜能,实现教育的人人平等,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国民教育水平。

    可是,对于人口基数大,教育资源有限、竞争淘汰制的国家来说,芬兰式的“快乐教育”,实现起来很难。

    就像纪录片中,面对“各自有什么梦想?”这个问题时,三个在不同教育体制长大的孩子各自有不同的回答一样:

    芬兰的Kaius说:做作家应该蛮有趣,因为我看很多书,所以我想写自己的书。

    而香港学生俊浩说的则是:希望升读大学。

    思毅的回答是:好好读书,长大之后才会有出息。

    正如纪录片结尾所说的那样:“现在中国用的是淘汰体系,我的孩子不能被淘汰,如果我的孩子不做作业,如果我的孩子不上补习班,不做考试题,那他一定会被淘汰。”(选自《华人周刊》)


下载鹭风报1407期05版 专题
相关新闻

要闻|专题|侨乡动态|海外侨讯|人物|副刊|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