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新闻详情 < 返回
传承嘉庚精神 一生爱国爱乡 李尚大诞辰100周年

发布时间:2021/04/16作者:陈连利 任静波来源:集美大学、《影居》点击量:8235鹭风报1508期07版 专题

        “在集美大学发展的各个阶段,李尚大先生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李尚大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集美大学原校长辜建德动情地说。

        2021年4月14日,是李尚大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了缅怀李尚大,更为了激励广大师生弘扬嘉庚精神和尚大情怀,集美大学召开李尚大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会议由集美大学副校长曹敏杰主持。座谈会上,辜建德回忆与李尚大生前接触的许多往事:“他不只一次告诉我,‘陈嘉庚’三个字就是办好集美大学的无价之宝。嘉庚先生倾资办学,这给一代又一代集大人以深深的教育。”

       李尚大是著名印尼闽籍企业家、侨领、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曾任集美大学校董会副主席、厦门大学及泉州华侨大学校董事会董事、世界安溪联谊大会董事长、泉州黎明大学校董会董事长等职务。2004年4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曾授予李尚大先生“华侨捐赠公益事业突出贡献奖”。

       李尚大把自己所做的一切归功于嘉庚精神的影响,作为嘉庚精神的实践者和继承者,他的一生同样爱国爱乡,为教育作出许多贡献。

07-2.jpg李尚大(右)与陈村牧在一起


集美学校的孩子

       李尚大生于福建安溪。抗日战争时期,就读于集美中学高中13组,学校内迁安溪时,逢周末,他常常带着一大班同学回家吃饭,改善伙食。到村口就开始喊“妈,来客人啦!”

       他敬重师长,喜欢打抱不平,有侠胆义气。黄永玉先生曾在采访中讲了他给老师“出气”的往事:学校一个老师去看戏,被警察局的人打得鼻青脸肿,说他侮辱了坐在旁边的警察局局长太太。老师被人家打了,全校都轰动了,李尚大带着高中一帮人来警察局,局长见势头不对,带人躲了。大伙顺势把警察局砸了个稀巴烂。

       因为李尚大打抱不平引起的这场风波,很快演变成一场波及全省的学潮。最后,安溪县警察局局长被革职,而学校也不得不开除李尚大等三名带头的学生。离开集美学校的李尚大很顺利地进入了培元中学。多年之后,他才知道,培元这所名校之所以收留他这个被开除的学生,是因为陈村牧老师的暗中相助。

       上世纪八十年代,离开祖国三十多年的李尚大先生回到了家乡,他首先去看望的就是当年集美中学的校长陈村牧。2000年11月12日,尚大先生在集美大学村牧楼的剪彩仪式上动情地说:“我们的母校,尤其是我建设这座大楼,是奉献给我的老师陈村牧先生。我本人对陈村牧先生非常尊敬。”

07-4.jpg尚大楼


爱国爱乡的赤子

        1949年初,李尚大只身去了香港,之后又漂泊到南洋。事业有成后,李尚大先生捐资在印尼西加里曼丹首府坤甸创办西加里曼丹大学。

       1985年,他第一次回到阔别几十年的故乡。他带着妻子、女儿、媳妇和4个孙子第一次回国。虽然他不想惊动地方官员,但是获得信息的胡平省长和厦门市政府的领导,都提前到机场欢迎他们。他们在厦门华侨大厦住了20天,每天都有百多人去看他。有坐专车来访的,也有穿着破衣短裤的,他都一视同仁,热情接待。集美大学任静波和几位老校友去拜访他,也得到他热情接见。

       他回到安溪,看到家乡还是那样贫穷,伤心地流下眼泪。一位在政府做事的老朋友问他回乡观感,他说:“家乡是有进步,有不少好的变化。可是太慢了,太少、太可怜了!人家是坐飞机,我们还是骑自行车,不要说与先进的国家相比,就是与东南亚几个还处在开发中的国家相比,也是差了一大截,最少有20年的距离。”他一向坦诚,有话直截了当。

       他看到问题,往往不是说说而已,而是会主动想着怎么解决,甚至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他看到家乡还很落后,回到印尼,便把生意的事托付给两个儿子,跟家人说好自己以后每年要回国一二次。他说:“安溪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要回去作奉献!”

       那时候,许多海外侨亲回来探路投资,当地政府官员都特别欢迎,许诺种种优惠条件,因此也盼望着他能驻足投资,但他都婉言拒绝。他明确表示自己是回来找些“头疼”的事情做的,是来回报家乡而不是来做生意的。

       他认为家乡“治贫要先治愚”。于是,他与胞弟一起在安溪县湖头镇创办了慈山学园。征地建校舍,他不占用农田,宁可多花钱平整土地,也要用山地。

       他学习集美学村的模式,慈山学园含有小学、初中的九年制学校,农业职业学校,还有以后由他胞弟负责的财经中专。安溪县受他资助的中、小学有20多所。他设立的“慈山建委会”,人手精干、协调有力、管理到位,就像一个小教育局。他重视教育。常常提及是因为母亲坚持要他上学,才有他的今天,是教育救了他。其实,这也是他曾经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深切认识和情怀。

       他竭力推动县、镇发展农业、改善交通状况和环境卫生。他还抢救了县高甲戏剧团。为了争取安溪县享有茶业出口权,他夤夜伏案,写了一份长达20多页的《为我安溪人请命》的信,呈送给中央和省、市有关部门。10年间,他给中央和省、市主要领导人发了38封求救信,还多次上门造访。1997年,他终于如愿以偿,为安溪县争取到茶叶出口权。2007年,全县茶叶总收入达57亿元,比以前最好年景的年收入5000多万元,增加了一百多倍。

       自1985年他第一次回国到2008年离开我们,23年间,他几乎每年都要回来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他把很多的精力和财力都放在祖国特别是家乡、母校的事业发展上,光书信就写了1200多封。这一封封老人家亲笔手写的书信,无不凝聚着先生深厚的爱国爱家的赤子情怀。

       “我办教育是跟着陈嘉庚校主的足迹走的。”这是他经常说的一句话。

       他在北京、福州、厦门、泉州、安溪等地办学或捐助学校的经费超亿元。他办学不求名不求利,由他捐建的校舍及其他建筑大都用他小学、中学、大学老师的名字命名。他经常对学校的校长、老师说:“我们学校培养人的目标,不单是要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做人;学生的品德比什么都重要”。 

07-3.jpg

       李尚大于1993年4月13日分别写给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陈光毅、时任福建省省长贾庆林的信,呼吁组建集美大学


谦恭朴实的集大校董

       李尚大先生深受陈嘉庚先生爱国爱乡、倾资兴学精神的熏陶和影响。他一生忠贞爱国、爱乡,热爱集美母校、热爱集美大学。他为家乡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为集美大学的发展作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

        1993年,为了推动集美大学的合并组建而特地拜会省领导,李尚大在厦门宾馆彻夜守候;为了实现集美大学实质性合并,提高办学水平,先生在各种场合为学校大声呼吁并带头捐资,他为工商管理学院捐开办费100万港币,为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建设捐400万港币,为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又捐出百万巨款以改善办学条件;当得知集美大学要建设新校区、迎接90周年校庆时,他又牵头为新校区建设捐出1600万元人民币;他率先出资筹办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亲自为学院挂牌,并且担任诚毅学院监事长。

        李尚大先生亲自担任学校校董会副主席,以他那宽广的胸怀和卓识远见指导学校建设,为学校发展凝聚力量,帮助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难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李尚大先生,就没有集美大学的今天!他自己却曾谦虚地说:“我学习校主的精神,为集美大学做一些事,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是我对校主的回报,也是我应尽的义务。”

07-1.jpg集美学校校友黄克立、李尚大等海外嘉宾出席集美大学校牌揭幕仪式


大爱无疆的同胞

       李尚大先生对同胞给予极尽所能的关切和爱护,做的好事更是不胜枚举,最为突出的是他竭力使30多万侨亲结束了“圈地为牢”的悲惨生活。

       在印尼,有一大批已放弃印尼国籍而没有返归祖国的华侨,被印尼政府“圈地为牢”,生产经营受到种种限制,大多数人生活十分困苦。对此,李尚大深感不安。他挺身而出,不顾重重困难,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历时五载,四处求援,多方交涉。

       1994年,江泽民主席在印尼访问时特地接见了他与家人,对他说:“你在印尼做了许多好事,我代表国家感谢你;你在中国做了许多好事,我个人感谢你。”李尚大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1996年,旅居印尼的30多万华侨终于重新获得了印尼国籍。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贾庆林获悉后,致信李尚大赞扬道:“尚大先生能拯救30多万华人,难能可贵,功德无量。”

       作为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杰出的学生,李尚大一生都在追随嘉庚先生的足迹,承续了嘉庚先生教育兴国的伟大实践,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川羽、龙羽等李先生后人依然秉承了先生遗志,不遗余力地为祖国和家乡的教育事业做贡献,不遗余力地支持集美大学的建设和发展。2018年集美大学百年校庆,他们又慨然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支持学校一流大学建设。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我们怀念李尚大先生,不仅仅因为他为集美大学的组建和办学奔走努力,也不仅仅因为他自己生活俭朴却为集美大学的发展慷慨捐资,更重要的,是他把嘉庚精神发扬光大,他的精神已经在集美大学深入人心,成为我们克服困难、不断进取的不竭动力。“嘉庚精神,尚大情怀”成为集美大学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如今,集大的校园里,李尚大捐建的“村牧楼”“尚大楼”和“灿英楼”等,连同先生的丰功伟绩,永远矗立在集美的大地上,永远铭刻在每一位集大人的心中。这些宏伟的建筑将向后人述说着集美大学的发展历史,诉说着集美大学全体师生对尚大先生深深的怀念。巍然矗立在校园里的李尚大先生铜像,也一如既往地关注着集美大学的每一点进步,一如既往地激励着集美大学更好更快地发展。



下载鹭风报1508期07版 专题
相关新闻

要闻|专题|侨乡动态|海外侨讯|人物|副刊|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