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副刊 / 新闻详情 < 返回
黄丹季与陈嘉庚的交往情谊

发布时间:2021/04/23作者:陈克振 王朝晖来源:点击量:7653鹭风报1509期08版 副刊

       著名华侨社会活动家、旅居印尼的安溪华侨黄丹季,早年就读于陈嘉庚创办的厦门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避难印尼,黄丹季凭着自己的报国之心和对校主的敬仰之情,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冒死将他接到玛琅加以保护。黄丹季亲身感受了校主崇高的人格魅力,聆听了他的谆谆教诲,两人由此成为莫逆之交。正是黄丹季舍生忘死同敌人斗争和周旋,使陈嘉庚在险象环生的环境中得以避开敌人的多次搜捕而安然无恙,为后来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黄丹季与陈嘉庚在玛琅这段鲜为人知的经历及后来交往中的许多感人故事及其高尚情怀,使之成为一个传奇式人物而博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赞赏和敬仰。

08-1.jpg

舍生忘死 保护校主平安周全

       黄丹季1900年生于安溪县参内乡镇东村,中学毕业后曾在家乡小学任教。1924年就读于厦门大学。1927年加入北伐军,曾任国民党安溪县党部筹备委员,后在泉州监察署负责农会工作。大革命失败后被国民党反动当局通缉,他迫于无奈,于1928年流亡海外。1930年辗转印尼玛琅,涉足工商、教育和银行各界,曾任华校校长及银行经理。他为人正直仗义,深受华侨爱戴,曾荣任印尼中华总会理事、玛琅和泗水中华总会领导人及生活促进社主席,成为一位爱国华侨名人。

       抗战初期,陈嘉庚在新加坡发起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并出任主席,领导南洋华侨的抗日救亡活动。为此,日寇对其恨之入骨。1942年日军占领新加坡时曾悬赏100万元捉拿陈嘉庚。新加坡沦陷前夕,陈嘉庚前往印尼避难,于1942年5月抵达梭罗。时在玛琅的黄丹季得悉后,就考虑将他接往玛琅。因未找到合适的住所,遂到梭罗谒见陈老,与其他校友一起同陈老商议,先让校主安顿下来,由丹季及其他校友负责保护。时梭罗天气炎热,陈老多次牙痛,在征得校主同意后,黄丹季毅然将他接到玛琅。

       为确保陈嘉庚的安全,黄丹季有意将陈老化名填上早年的户口和税单,把校主变成玛琅的“老居民”。尽管如此,黄丹季仍放心不下,惟恐哪里出了纰漏而发生意外。那时,玛琅各地不时出现各种传言,警探和汉奸也故意造谣蛊惑人心,说:“陈嘉庚被捕了!”这些传言使厦大和集美校友们忧心忡忡,心急如焚。黄丹季知道自己所承担的风险。他想:万一校主出了问题,不仅枉费了自己的一片苦心,还将辜负校友们的嘱托,自己将愧对校主。他暗暗下了决心,就是死也要保证校主的安全!自此,他便尽心尽力护陈嘉庚周全。 

       1944年2月,日军在陈嘉庚住处隔邻办了个疗养所,给陈老的起居造成诸多不便。为安全起见,黄丹季和陈老转移到郊外的巽勿佐村。因那里地处偏僻,四周宁静,空气清新,很适宜陈老著书写作。由于玛琅气候适宜,又得到黄丹季等人的细心照料,陈嘉庚在玛琅食宿舒适,用他自己的话说,“胜过新加坡之生活”。尽管期间也出现过几次波折,但总算有惊无险。

       在玛琅避难期间,陈嘉庚仍不断关注时局的变化,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国内、东南亚及世界各地的情况,并利用这段时间撰写《南侨回忆录》。1945年5月,日军征召万名劳工来巴都开挖战壕,军队日夜操练。黄丹季恐战事将起,想将陈嘉康再转移到海口地区。当他向陈老提出自己的想法时,他胸有成竹地说:“不必搬了!你看东南亚海域这么辽阔,岛屿多,要一岛一岛打下去,打几年才能结束?联军不会采取攻打岛屿的战略。美国在珍珠港吃了大亏,必定会大造飞机军舰,用飞机日夜轰炸日本本土,使日本交通断绝,工业停滞,粮食恐慌,不投降死路一条。东南亚只待接收而已!”后来战事的发展果然如此,足见陈嘉庚慧眼独具,料事如神。


婉拒答谢 一片丹心别无所求

       抗战胜利后,陈嘉庚安全返回新加坡。他在致集美学校董事长陈村牧的信中说:“余民三十一年避难住爪哇,蒙校友黄丹季君诚恳招待三年余,衣食宿均他供给,深情厚意,终生难忘。”在玛琅,为保护陈嘉庚的安全,黄丹季不顾个人安危,将生死置之度外,在1100多个日子里,日夜守护在校主的身旁,甚至关闭了自己的企业,随时准备为校主作出牺牲。黄丹季是个读书出身的人,平时胆量并不大,但为保校主,他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同日寇周旋和斗争,充分体现了他的大智和大勇,堪称天下一奇。

       陈嘉庚返回新加坡后,获悉黄丹季在安溪的家眷经济拮据,曾委托陈村牧给予经济上的支持,连续拨付了五个月的生活费。之后,陈嘉庚欲将海外大片橡胶园赠给黄丹季,以报答他三年多来的悉心照顾和保护,却被黄丹季婉言谢绝了。

       抗战胜利后,黄丹季积极参与创办玛琅中华中学,恢复玛琅中华总商会,重组玛琅中华总会,同时发起组织玛琅生活促进社并亲任主席,通过该社开办“国语讲习班”。1947年7月,荷兰殖民军重占玛琅后,企图利用华侨充当他们的殖民工具,挑起华侨与印尼人的矛盾。黄丹季看出了他们的险恶用心,坚决予以抵制并因此被拘捕关禁一年多。之后,为保护华侨权益他又两度被捕入集中营。

       建国后,陈嘉庚回国参政,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和全国侨联主席。他深知黄丹季在国外处境艰难,曾多次劝他回国。他在1953年7月22日的信写道:“自去年初闻被当地拘禁,无由通信……迨至年终,有鼓浪屿苏君来访并告知先生已获自由,我托其函告先生回国,约有数端:多年来屡遭不测之苦,应当厌意者一;别离妻子太久,应聚天伦之乐者二;祖国百政维新,当归观光者三……若生活服务,此间自有位置,鄙意劝先生回来在此理由……元月赴京晤蔡先生,谈及先生事再三嘱托,希勿再恋为荷。”

       印尼侨亲李先生得知后,也动员黄丹季回国,他说,陈老在国内有很高的地位与影响力,你曾有功于他,现在处境又不好,只要回国找陈老,他一定很高兴,也一定会全力帮助你找一个很合适的位置。对此,黄丹季很平静地回答:“做为校主的学生,保护校主是天经地义的事,不需要什么报答。”“如果回国投靠校主,让他来照顾我,我的生活一定比现在好。但这样做势必给校主带来许多麻烦,而且还会让人以为我过去为校主服务是有目的、是有所求的,我不愿这么做。”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始终没有接受陈老的邀请。


受邀回国 爱国事迹广为传扬

       黄丹季冒死保护爱国侨领陈嘉庚,使他在动荡的年月里安然无恙,在以后的有生之年奉献祖国。对此,陈嘉庚一直铭记在心。多年来,他一直惦念着这位倔强的挚友,希望他能回国相聚,却不料丹季执意不从而未能如愿。中侨委领导何香凝、庄希泉等人得悉此事后深受感动,遂于1956年以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的名义邀请黄丹季回国观光。

       1956年5月,黄丹季接到中国驻印尼大使馆的通知,亲朋好友的鼓励和劝说,终于触动了他那颗压抑已久的心,7月,他由泗水乘船启程回国。客轮途经棉兰海口时,黄丹季接到陈嘉庚的电报,要他入境后直上北京,他心情异常激动。轮船抵达香港后,由罗湖入境,回到了阔别28年的祖国。他在广州稍作停留,便于翌晨乘机飞往北京。由于天气候原因,客机于是日中午11点才徐徐降落在北京机场。

       飞机着陆后,黄丹季从窗口向外眺望,见陈嘉庚等快步向停机坪走来,他心里一惊:“怎么陈老还亲自来接我?”他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站在座位旁发呆,直到其他乘客都下了飞机,他才独自缓缓地向舱门走去。就在他走出舱门,沿舷梯走下飞机时,令人激动的一幕出现了:陈老和张楚琨、蔡仲长等十位好友,正朝着他一拥而来。故友重逢,倍感亲切。在舷梯旁,陈嘉庚与黄丹季百感交集,热泪盈眶,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后来张楚琨在陈老的住所对他说:“今天飞机晚点,陈老与我们在机场足足等候了两个多小时。”听了这话,黄丹季更是激动不已。

       黄丹季到北京之后,陈嘉庚亲自带他游览了故宫、颐和园等名胜古迹。周恩来总理获悉黄丹季先生回国后,特地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接见了他。抵达北京的第四天,在陈嘉庚的陪同下,黄丹季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晋见了周恩来总理。“你是印尼回来的吧!欢迎!欢迎!”周总理的问候,像一股暖流流遍他的全身,他连忙说:“总理出席亚非会议时,我是玛琅华侨总会代表,曾到椰城(雅加达)欢迎过您。另一次是总理在中国驻印尼大使馆接见印尼各地的代表。”周恩来总理亲切地说:“希望你这次回来,多到各地去看看。”之后还详细询问了丹季本人及旅印华侨的一些具体情况。约过了十多分钟,陈嘉庚和黄丹季才从周总理的办公室辞出。归途中,陈老对丹季说:“总理大公无私,每日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全心全意把自己献给国家。他是国家的柱石,德高望重,前无古人。”言语中无不表露出陈老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意。

       中侨委主任何香凝对黄丹季的仗义之举和爱国之情十分赞赏,对他在抗战时期冒死保护陈嘉庚的果敢行为和精神给予高度评价,并特地画了一幅立轴牡丹赠给黄丹季,上题“丹季先生爱国纪念。”

       8月下旬,黄丹季随陈老回福建参观,看到集美和厦大建设工地,他更加崇敬陈嘉庚倾资兴学的爱国精神。9月初,黄丹季回到安溪老家探亲,与妻儿团聚,共叙天伦之乐。至月底前才往集美与陈老一同返北京参加国庆典礼。28日,丹季出席了国务院招待宴会,29日上午在怀仁堂后院,与参加观礼的其他华侨代表一起,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这是黄丹季一生难忘的时刻。

       10月1日上午8时,黄丹季登上天安门城楼右侧第二观礼台,与首都人民共度国庆佳节。望着眼前庆典的壮观景象,他老泪纵横,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回想28年前自己孤身一人亡命海外,客居他乡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境遇和波折,他不由地感叹世事的沧桑。面对着广场上欢乐的人群,他倍感祖国大家庭的亲切和温暖并由衷地为年轻的人民共和国祝福,同时萌发了去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强烈愿望,启程前陈嘉庚特来为他践行。此后,直到1961年8月陈嘉庚在北京逝世,两人就再也没有见面。1992年,黄丹季在追忆这段往事时,仍不胜感激,言语间不乏懊悔与内疚之意:“陈老语重心长,爱护之心,溢于言表,谁知此别,竟成永诀。         

       1995年5月25日,著名华侨教育家、华侨社会活动家、爱国华侨黄丹季先生在印尼玛琅辞世,享年95岁。

       爱国华侨黄丹季,这位传奇式人物,虽然已经离开了人世,但他的爱国情怀和感人事迹,至今仍在海内外广为传扬。

08-2.jpg陈嘉庚(左一)到首都机场迎接黄丹季(右一)


下载鹭风报1509期08版 副刊
相关新闻

要闻|专题|侨乡动态|海外侨讯|人物|副刊|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