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海外侨讯 / 新闻详情 < 返回
峇峇娘惹的闽南文化渊源

发布时间:2022/10/14作者:黄坚定来源:点击量:5746鹭风报1582期07版 文化

       多年前,新加坡电视剧《小娘惹》在央视播出,开始引起中国民众对峇峇娘惹这个族群的好奇与关注。

       360百科词条显示:峇峇娘惹,是十五世纪初期定居在马来亚的满剌伽(今马来西亚马六甲)、满者伯夷国(印度尼西亚)和室利佛逝国(新加坡)一带的华人后裔,是古代中国移民和东南亚土著马来人结婚后所生的后代,男性称为Baba “峇峇”,女性称为Nyonya“娘惹”。大部分族群的原籍是福建闽南或广东潮汕地区,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槟城和新加坡比较多。这个称呼,从明代直至今天还在使用,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了。他们虽然远离中国本土,但是继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注重孝道、讲究长幼有序,在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方面十分“中国化”。他们把马来人的语言、服饰和饮食习惯融入了自己的日常生活。

       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黄婉彬在《峇峇娘惹文化的福建原乡元素》中说,这个名称来源有两种说法——

       一种认为:峇峇是孟加拉的土话,原本用于对欧洲籍儿童的称呼,在印度人向马来亚地区(即现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移民后,该称呼被用作称呼华人儿童,渐渐演变成对华人男性的统称;另一种认为,峇峇的名称起源于马来语,为马来人对华人的尊称。娘惹这一称呼也是起源于马来语,代表了小姐、夫人此类女性。

       笔者认为,这一名称有如南洋骑楼被称为“五骹起(ggoo6ka1gi5,厦门音)”一样,带有浓郁的闽南风情印记。“五骹起”的“五”(ggoo6),发音是闽南语,“骹起”(ka1gi5)则为马来语音译,意思是英国的计量单位尺。

       简简单单的一词,竟然带有三国的味道。

       为什么这么叫呢?

07-1.jpg马来西亚“鸡场街”中国年的装饰

       古时候南洋大多为英国殖民地。这里常年闷热多雨,于是,英政府强令沿街商户搭建5英尺(约1.5米多)的廊道,以便过往客人避雨、乘凉。由此形成美丽而又实用的南洋一景。后来被华侨引用到闽南建筑,又成为闽南一大特色。

       我们再看下峇峇(巴巴)、娘惹。两者不管是发音还是意思,马来语和闽南语基本一致。

       在闽南文化区域,有一句几乎要被当代人所遗忘的俗话叫做“三代成峇”,这个“峇”字,此处意指“番仔囝”,即外国或境外人的孩子。“三代成峇”的意思是说,一个家族到了国外或境外,经过几代人之后,很快就会变成另外一番模样;再往外延伸另一层,寓意人或事经过时间的积累,往往会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马来语系的峇峇(巴巴)娘惹,除了和闽南语读音一致、表意相近之外,词源也有很大关联。一些学者觉得该词由福建话“娘娘”发展而来;笔者觉得这个说法值得商榷,因为,“娘娘”一词早已成为后妃的专称,常人岂敢造次用之?

       在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国华侨华人口中的福建话,其实大多指的是闽南话。笔者推测,峇峇(巴巴)娘惹称呼与闽南语词源关联有三:

       其一,闽南人尊称妻子文读音为“娘囝”(lniu2gnia3),称未婚女生文读音为“小娘囝”(xio3lniu2gnia3)。

       其二,闽南人,或者应该说古代中原地区为女孩取名常用“娘”“妞”,比如,辜鸿铭曾祖母名字中就有“娘”字。他的曾祖父,泉州府同安县辜厝村(今厦门市翔安区古宅)人、马来亚首任华人首领甲必丹辜礼欢有2位妻子,名字都有一个“娘”字,在吉打的妻子叫颜梅娘,在槟城的妻子叫苏忆娘。

       其三,不管是峇峇还是巴巴,都是一个读音ba,这个词,不仅和代表男性的爸爸在闽南语中同音;而且和男性生殖器“卵脬”(lan5pa1)谐音。在闽南语中,与婴幼儿有关的词汇,经常有意模仿小孩讹变声和叠音,“生卵脬”和“生papa”音近义同,就是专指生男孩。或是因此而成为男生称呼。

       随着时间的推移,闽南文化与马来文化交融碰撞,逐渐衍生出独具特色的“峇峇娘惹文化”,涵盖民俗信仰、服饰、美食等方面,尤其以“娘惹菜”更为世人所熟知。它是中国菜系和马来菜系融合而成的南洋美食,是闽南人喜爱的甜酸、辛香、微辣等风味。娘惹菜的核心要素在于酱料,要由十种以上产自中国、东南亚的香料调配而成。除了马六甲地区以外,娘惹菜早已传到马来西亚全境,以及中国、新加坡、印尼、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作为南洋客主要祖籍地和出发地的厦、漳、泉和潮汕地区,更是早就娘惹飘香,风靡至今。

       作为中马人民友好往来、文化交流和互鉴的产物,峇峇娘惹文化以其多元融合的色彩,在南洋世界绽放出独具特色的光芒,对当今世界各国、各文明之间的交流交往也有借鉴作用。

       和为贵,和字NO.1。

       (作者系厦门市集美区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图片来源于网络)



下载鹭风报1582期07版 文化
相关新闻

要闻|专题|侨乡动态|海外侨讯|人物|副刊|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