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海外侨讯 / 新闻详情 < 返回
美国产业政策能让制造业回归吗?

发布时间:2022/12/02作者:陈伊凡 顾翎羽 尹路来源:《财经》杂志点击量:3667鹭风报1589期06版 财经


       在奉行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政府极少通过直接补贴的方式干预一个发展成熟的产业。但现在美国政府对产业的干预越来越深。

       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提出对美国本土芯片制造和研发进行直接补贴,以及相应的税收抵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李巍评价,过去美国政府一直号称自己没有产业政策,但这部法案则是非常典型的产业政策。一周后,8月16日,拜登正式签署《2022削减通胀法案》,这份法案中关于新能源汽车补贴的规定是一份更加纯粹的产业政策。这一规定与2015年-2019年中国实施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即“动力电池白名单”颇为相似,因此也被称为美国版动力电池白名单政策。

       今年9月,在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举办的“美国《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专家解读研讨会”上,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贸易与投资安全研究所所长程慧表示,从冷战时期到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对华的出口管制,实际上是美国的议会、政府和产业界共同拉锯的过程,受到了国内政治环境、中美关系,以及包括国内的经济诉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美国产业政策呈现如今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美国这样的产业政策能否如愿以偿?美国政府在其产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隐形之手”逐渐显形

       如果将产业政策广义化,可以定义为包括在特定产业产生影响的经济政策。这么理解的话,美国政府历年来多次实施产业政策,这些产业政策主要是一种功能性、服务性特征,用以支持基础技术、通用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美国的产业政策是一种“隐形的产业政策”。例如,美国在互联网、GPS全球定位系统、无人机隐形技术、微电子机械系统等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均来自于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早期培育。更典型的是,苹果智能手机中所使用的许多通用技术的基础研究,都受到过DARPA的资助。DARPA是美国国防部下属的行政机构,用以研发军事用途的高新技术。

       联邦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更多是一种间接的协助者。但近期发布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和新能源汽车补贴的规定,政府的角色更为强势。原本隐形的产业政策变得更为明显,以产业发展为目标,对市场进行干预。

       以《芯片与科学法案》为例,《芯片与科学法案》一共分为三部分:A部分为“2022年芯片法案”;B部分是“研发、竞争与创新法”;C部分为“2022年最高法院安全资金法案”。

       《芯片与科学法案》提出,将为芯片行业提供527亿美元的补充资金,以及用于芯片制造和芯片制造设备的25%投资税收抵扣,其对于芯片制造的支持,主要集中在发展先进工艺的生产上。

       另外,在25%的投资税收抵免中,有一条款指出,如果接受方在中国或其他相关外国进行涉及半导体制造能力实质性扩张的重大交易,将导致该接受方丧失抵免额。该政策将于2022年12月21日生效。

       这次的美国动力电池白名单政策之所以备受争议,主要原因就是美国产地优先条款和敏感实体排除条款。不仅通过补贴支持本土产业,还通过排他条款将竞争对手拦在市场之外。

       变化背后的底层逻辑是全球化过程中原有利益格局被打破,全球化的利益格局和竞争规则出现新的变化,引发了各国之间的竞争策略的调整。


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

       “芯片法案是一世代才有一次的机会。”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的签署仪式上说,“这项法案将协助美国赢得21世纪的经济竞争。”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评价,芯片法案可能是二战以来,美国出台的最重要的产业政策,旨在扭转美国在全球芯片制造业中所占份额下降的趋势——该份额从1990年的38%下降至现在的10%。

       “这是事实,我们需要承认它的存在并且接受它。”一位跨国企业高管表示。这项政策在他们看来并不突然,一些迹象之前已在发生。例如他们交给美国政府的审查资料越来越详细;他们在中国的投资愈发谨慎,到后来,公司法务部门更加频繁地提示他们在中国进行投资的风险。

       尽管中国是不可忽视的市场,甚至是最大的市场,但跨国企业不可能对美国的管制视而不见。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只要美国政府愿意,当然能够在本土重振芯片制造业,但需要时间。

       现在想要将新能源车产业链回归美国,阻力要比芯片更大。芯片产业政策之所以有更多人看好,是因为芯片只需要制造这一个环节回流。而且即便在制造环节上,美国也并未完全丢失自己的位置,并非难以解决。

       但动力电池则完全不同,这一产业链当中,美国企业已经完全没有存在感,中国企业占据了全球动力电池市场55%的份额,在上游产业链各个环节中所占份额绝大部分超过70%,少部分甚至超过90%。

       面对中企的绝对优势,美国想要让动力电池产业链回归,付出的时间和资金成本是难以承受的。依靠补贴让劣势企业短期内拥有比优势企业更强的竞争力,这在政府主导的经济体尚有一丝成功的可能,但在市场充分自由竞争,且部分企业优势明显的环境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下载鹭风报1589期06版 财经
相关新闻

要闻|专题|侨乡动态|海外侨讯|人物|副刊|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